-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滿足說部的當代傳承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39681
- 條形碼:9787520339681 ; 978-7-5203-3968-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滿足說部的當代傳承研究 本書特色
滿族說部的傳承模式發生了重要轉變,從傳承方式、傳承人的身份,傳承語言和講述形式上,再到傳承范圍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探索滿族說部在當代的傳承方式,首先要盡量恢復滿語的講唱環境。其次,開拓滿族說部新的傳播空間。除堅持動態保護、靜態傳承,靜態與動態共同發展、共同促進的原則外,還要將滿族說部納入民俗。講唱說部時,常常選在比較隆重的場合,尤其是在祭禮、慶功、壽誕、氏族會盟等家族重要的節日中,氏族成員按輩分圍坐、聆聽。昔日講唱說部的場合,通常被稱為“民俗場”。民間口傳文學的傳承不能離開民俗場,而傳承人的培育也*好在這個場域進行。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說部早已失去了當初的講唱環境,在重要的節日講唱說部已經不太可能。可是,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一個事象,說部傳承人在重要節日,對家族中的年輕人還是會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此外,本書還探索了傳播媒介多樣化選擇的傳承方式,例如電視、電影、動漫等。
滿足說部的當代傳承研究 內容簡介
滿族說部的傳承模式發生了重要轉變,從傳承方式、傳承人的身份,傳承語言和講述形式上,再到傳承范圍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探索滿族說部在當代的傳承方式,首先要盡量恢復滿語的講唱環境。其次,開拓滿族說部新的傳播空間。除堅持動態保護、靜態傳承,靜態與動態共同發展、共同促進的原則外,還要將滿族說部納入民俗。講唱說部時,常常選在比較隆重的場合,尤其是在祭禮、慶功、壽誕、氏族會盟等家族重要的節日中,氏族成員按輩分圍坐、聆聽。昔日講唱說部的場合,通常被稱為“民俗場”。民間口傳文學的傳承不能離開民俗場,而傳承人的培育也*好在這個場域進行。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說部早已失去了當初的講唱環境,在重要的節日講唱說部已經不太可能。可是,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一個事象,說部傳承人在重要節日,對家族中的年輕人還是會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此外,本書還探索了傳播媒介多樣化選擇的傳承方式,例如電視、電影、動漫等。
滿足說部的當代傳承研究 目錄
滿足說部的當代傳承研究 作者簡介
邵麗坤,女,漢族,1979年生,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人,文學博士,副研究員。現任職于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主要從事滿族民間口傳文學與非遺研究。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吉林省社科規劃項目及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項目,參與課題多項。此外在《社會科學戰線》《古籍整理研究學刊》《滿族研究》《滿語研究》《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專業的學術雜志及報紙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滿族說部的傳承與保護研究》,參與《滿族說部概論》(第二作者)的撰寫。此外,還參與多部書稿的寫作,多篇論文獲得各級各類獎項。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