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科技期刊出版倫理規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683748
- 條形碼:9787504683748 ; 978-7-5046-8374-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技期刊出版倫理規范 本書特色
本書分別從作者、審稿人、期刊編輯從角度闡述了科技期刊各相關方在期刊出版倫理方面應當承擔的責任與義務。書中首先介紹了科技期刊出版倫理及學術誠信的重要性及管管理,繼而從科技論文寫作與投稿、同行評議、期刊編輯和出版者等三個方面分別闡釋了相關的倫理規范和職業道德,并從期刊的著作權管理、期刊對學術不端的認定和處理、應用現代技術手段防范學術不端等方面為期刊編輯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南。此外,本書還系統地介紹了主要的國際編輯出版倫理道德規范或指南,并以附錄形式匯集了國內有關學術道德建設的政策法規。為方便期刊編輯部與作者和審稿人溝通,書中還匯集了代表性的有關出版倫理和學術不端處理的信函范本和樣表。
科技期刊出版倫理規范 內容簡介
本書分別從作者、審稿人、期刊編輯從角度闡述了科技期刊各相關方在期刊出版倫理方面應當承擔的責任與義務。書中首先介紹了科技期刊出版倫理及學術誠信的重要性及管管理,繼而從科技論文寫作與投稿、同行評議、期刊編輯和出版者等三個方面分別闡釋了相關的倫理規范和職業道德,并從期刊的著作權管理、期刊對學術不端的認定和處理、應用現代技術手段防范學術不端等方面為期刊編輯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南。此外,本書還系統地介紹了主要的國際編輯出版倫理道德規范或指南,并以附錄形式匯集了國內有關學術道德建設的政策法規。為方便期刊編輯部與作者和審稿人溝通,書中還匯集了代表性的有關出版倫理和學術不端處理的信函范本和樣表。
科技期刊出版倫理規范 目錄
1.1 科技期刊出版倫理規范建議的意義和作用
1.2 科技期刊出版倫理現狀、問題、挑戰與對策
1.3 科學共同體學術交流及科技期刊出版中各方的角色與責任 2 科技論文寫作與投稿的倫理規范
2.1 關于作者署名和機構標注
2.2 剽竊、偽造與篡改
2.3 一稿多投、重復發表和拆分發表
2.4 推薦/回避審稿人
2.5 利益沖突生命
2.6 項目資助信息
2.7 保密證明
2.8 對已發表圖或表的使用許可
2.9 參考文獻
2.10 預印本
2.11 關注、更正以及撤稿聲明
2.12 臨床試驗注冊
2.13 生物醫學倫理審查
2.14 “投稿指南”樣例
2.15 科學數據共享 3 同行評議的倫理規范
3.1 同行評議的有關概念
3.2 同行評議的倫理規范
3.3 同行評議的倫理問題及防控措施 4 期刊編輯和出版者的倫理規范和職業道德
4.1 認真履行發表科研成果的責任與義務
4.2 嚴格遵循論文評審過程的客觀與公正原則
4.3 嚴格遵守編輯出版規范對文章進行編輯加工
4.4 論文出版后應遵循的倫理規范 5 期刊的著作權管理
5.1 傳統期刊的著作權管理
5.2 開放出版的著作權管理
5.3 傳統期刊著作權授權的法律風險及防控
5.4 開放出版期刊著作權授權的法律風險及防控 6 期刊對學術不端的認定和處理
6.1 期刊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認定
6.2 期刊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 7 應用現代技術手段防范學術不端
7.1 學術不端檢測技術的發展
7.2 學術不端行為的分類與技術防范
7.3 技術工具的應用模式 8 國際編輯出版倫理道德規范或指南簡介
8.1 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
8.2 國際科學編輯委員會
8.3 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
8.4 世界科研誠信大會
8.5 國際出版商
8.6 其他資源 附錄1 國內有關學術道德建設的政策法規
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
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
關于優化學術環境的指導意見
發表學術論文“五不準”
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范(試行)
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關于加強科技期刊科學道德規范營造的良好學術氛圍的聯合聲明
學術出版規范——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
關于規范學術期刊出版秩序 促進學術期刊健康發展的通知
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
關于加強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意見
關于嚴肅處理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的通知
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
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
關于科學理念的宣言
關于加強科研行為規范建設的意見
關于在學術論文署名中常見問題或錯誤的誠信提醒
中國研究生科研誠信公約 附錄2 信函范本和樣表
1 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信函范本12個
2 國際科學編輯委員會信函范本23個
科技期刊出版倫理規范 作者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簡稱”中國科協”),是中國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群眾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推動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國家科教工作領導小組、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和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成員單位。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