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世紀文學的文化鏡像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20555
- 條形碼:9787305220555 ; 978-7-305-2205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世紀文學的文化鏡像 內容簡介
本書從新世紀文學的文化轉型、理論范式的建構、青春文化及敘事倫理的新變、整體寫作的發展趨向、典型作家的個案剖析等入手, 以文本細讀的方法來建構一種具有現實針對性和當下穿透力的批評話語系統, 用以理解和闡釋當下文學, 從而把握新世紀文學發展方向。
新世紀文學的文化鏡像 目錄
**章 新世紀文學研究的范式建構
**節 “審惡”:當下文學研究的一種新范式
一、文學敘述“惡”之研究現狀與反思
二、“惡”的闡釋與作為研究范式的“審惡”
三、從“審丑”到“審惡”的學術史價值
第二節 新世紀文學研究范式的反思和建構——以中國后殖民主義研究范式為例
一、范式的問題系統及其知識資源
二、范式的方法系統與價值指向
三、研究范式顯現的問題及其反思
第三節 文學史敘述與文學話語的錯位和重構——以“人的文學”觀為例
一、現代文學史著中的敘述狀況
二、錯位與調試中的“常”與“變”
三、觀念“破碎”形態與話語錯位
第四節 文本細讀的理論建構與批評方法
一、消費文化中的文學教育與文學經典
二、文學經典文本細讀的內涵與意義
三、經典文本細讀的方法及其批評實踐
第二章 新世紀審美文化及其敘事倫理
**節 當下文藝創作與社會生活的關系
一、當下文藝中社會生活的表象化
二、當下文藝中社會生活的經驗化
三、當下文藝中社會生活的形式化
四、當下文藝創作的審美走向與路徑
第二節 “專屬定制”的青春文化及其倫理建構——以電影《匆匆那年》為核心考察
一、標簽式的青春與成長體驗
二、青春代際及其“專屬定制
三、追悔抑或不悔的倫理悖論
第三節 啟蒙之“光”與“合家歡”式的懷舊——動漫電影《瘋狂原始人》的敘事張力
一、“原始”的舊酒裝入“摩登”的新瓶
二、“成長”與后啟蒙時代的啟蒙之“光”
三、療救“焦慮”:“合家歡”式的懷舊
第三章 新世紀文學創作的整體考察
**節 當代中國文學觀察的四個視點
一、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
二、兩次創作高潮與“十年”創作
三、網絡文學的別樣綻放
四、海外華文文學的興盛與歸來
第二節 新世紀小說的文化觀念探究
一、貞節觀的譜系及泛化趨向
二、敘事困境及深度的可能性
三、羞恥淪落及其合法化確證
第三節 新世紀長篇小說創作的掃描
一、新世紀文學創作的文體反思
二、現實觀照:生存冒險與時代叩問
三、歷史想象:鄉土南方與鄉紳歷史形象
四、心靈勘探:直抵生命深處的外轉力量
第四節 新世紀官場小說的多維探索
一、官場小說的“場域”考察
二、詮釋生命如何成“冊
三、探尋隱秘的現實世界
第五節 新世紀詩歌創作的詩學重構
一、流動的地圖與漂泊詩學
二、從一條古道深描的文化地圖
三、發掘“生命”的“色彩”
第四章 新世紀中短篇小說創作反思
**節 “中國故事”的講述方式與人性立場——2016年短篇小說創作觀察
一、歷史與現實的交匯與互映
二、“城鄉中國”的構筑與開掘
三、底層關懷與人性價值立場
第二節 新世紀中篇小說創作的觀察與反思
一、新世紀名家的審美風景
二、“80后”寫作的人心探尋
三、“70后”作家的生命關懷
四、喧囂中的“靜默”寫作
第三節 經典化進程中的抉擇與突圍——2017年短篇小說集出版盤
一、市場化與經典化的抉擇
二、樹立選優拔萃的風向標
三、新生代寫作能力的認可
第四節 穿越“迷霧”的底層關懷一一以朱斌峰短篇小說《玻璃房》為例
第五章 作家觀察:流動時代的文學想象
**節 宗璞:“藏”不住的精神“潔癖”
一、“苦澀”敘述:找尋生活實感中的知識分子
二、有限度的“立”:知識分子的塑造與被拆解
三、思想的缺席:現代知識分子的自縛
第二節 莫言:“審惡”視域中的“殺千刀”
第三節 王松:重構推理式“敘事圈套
一、故事與問題的講述:借“推理”置“謎”
二、追憶與寫實變奏:推理式敘事的表現維度
三、有意蘊的“重構”:推理式敘事的生成方式
第四節 吳昕孺:日常生活敘事中的人心勘探
第五節 修白:直抵人心文化深層結構
第六節 謝端平:自將“庸常”作“智慧”
第七節 魏劍美:“我時代”之下的外諷與內省
后記
**節 “審惡”:當下文學研究的一種新范式
一、文學敘述“惡”之研究現狀與反思
二、“惡”的闡釋與作為研究范式的“審惡”
三、從“審丑”到“審惡”的學術史價值
第二節 新世紀文學研究范式的反思和建構——以中國后殖民主義研究范式為例
一、范式的問題系統及其知識資源
二、范式的方法系統與價值指向
三、研究范式顯現的問題及其反思
第三節 文學史敘述與文學話語的錯位和重構——以“人的文學”觀為例
一、現代文學史著中的敘述狀況
二、錯位與調試中的“常”與“變”
三、觀念“破碎”形態與話語錯位
第四節 文本細讀的理論建構與批評方法
一、消費文化中的文學教育與文學經典
二、文學經典文本細讀的內涵與意義
三、經典文本細讀的方法及其批評實踐
第二章 新世紀審美文化及其敘事倫理
**節 當下文藝創作與社會生活的關系
一、當下文藝中社會生活的表象化
二、當下文藝中社會生活的經驗化
三、當下文藝中社會生活的形式化
四、當下文藝創作的審美走向與路徑
第二節 “專屬定制”的青春文化及其倫理建構——以電影《匆匆那年》為核心考察
一、標簽式的青春與成長體驗
二、青春代際及其“專屬定制
三、追悔抑或不悔的倫理悖論
第三節 啟蒙之“光”與“合家歡”式的懷舊——動漫電影《瘋狂原始人》的敘事張力
一、“原始”的舊酒裝入“摩登”的新瓶
二、“成長”與后啟蒙時代的啟蒙之“光”
三、療救“焦慮”:“合家歡”式的懷舊
第三章 新世紀文學創作的整體考察
**節 當代中國文學觀察的四個視點
一、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
二、兩次創作高潮與“十年”創作
三、網絡文學的別樣綻放
四、海外華文文學的興盛與歸來
第二節 新世紀小說的文化觀念探究
一、貞節觀的譜系及泛化趨向
二、敘事困境及深度的可能性
三、羞恥淪落及其合法化確證
第三節 新世紀長篇小說創作的掃描
一、新世紀文學創作的文體反思
二、現實觀照:生存冒險與時代叩問
三、歷史想象:鄉土南方與鄉紳歷史形象
四、心靈勘探:直抵生命深處的外轉力量
第四節 新世紀官場小說的多維探索
一、官場小說的“場域”考察
二、詮釋生命如何成“冊
三、探尋隱秘的現實世界
第五節 新世紀詩歌創作的詩學重構
一、流動的地圖與漂泊詩學
二、從一條古道深描的文化地圖
三、發掘“生命”的“色彩”
第四章 新世紀中短篇小說創作反思
**節 “中國故事”的講述方式與人性立場——2016年短篇小說創作觀察
一、歷史與現實的交匯與互映
二、“城鄉中國”的構筑與開掘
三、底層關懷與人性價值立場
第二節 新世紀中篇小說創作的觀察與反思
一、新世紀名家的審美風景
二、“80后”寫作的人心探尋
三、“70后”作家的生命關懷
四、喧囂中的“靜默”寫作
第三節 經典化進程中的抉擇與突圍——2017年短篇小說集出版盤
一、市場化與經典化的抉擇
二、樹立選優拔萃的風向標
三、新生代寫作能力的認可
第四節 穿越“迷霧”的底層關懷一一以朱斌峰短篇小說《玻璃房》為例
第五章 作家觀察:流動時代的文學想象
**節 宗璞:“藏”不住的精神“潔癖”
一、“苦澀”敘述:找尋生活實感中的知識分子
二、有限度的“立”:知識分子的塑造與被拆解
三、思想的缺席:現代知識分子的自縛
第二節 莫言:“審惡”視域中的“殺千刀”
第三節 王松:重構推理式“敘事圈套
一、故事與問題的講述:借“推理”置“謎”
二、追憶與寫實變奏:推理式敘事的表現維度
三、有意蘊的“重構”:推理式敘事的生成方式
第四節 吳昕孺:日常生活敘事中的人心勘探
第五節 修白:直抵人心文化深層結構
第六節 謝端平:自將“庸常”作“智慧”
第七節 魏劍美:“我時代”之下的外諷與內省
后記
展開全部
新世紀文學的文化鏡像 作者簡介
陳進武,湖南沅江人,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文學院副教授,南京大學文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18年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CSSCI來源期刊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0余篇,在《文藝報》《文學報》《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報紙發表文學評論30余篇。主持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1項,獲得湖南省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優秀成果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優秀論文獎等。
書友推薦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