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科技特色學校建設叢書科技特色學校建設案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47552
- 條形碼:9787520147552 ; 978-7-5201-4755-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技特色學校建設叢書科技特色學校建設案例研究 本書特色
科學教育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發展科學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和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的基礎。建設科技特色學校能夠*程度的發展科學教育,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質水平。建設科技特色學校不僅需要有系統的校本課程體系,強大的師資力量,也需要充分利用本地的科技教育資源,發展豐富多樣的科技課外活動。本書將從國外理科高中、美國科技教育創新學校、北京市金鵬團科技學校、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十佳學校等四個不同方面,每個方面選取5個案例,從課程、師資、課外活動、資源利用等多個維度展示科技學校建設的具體方法和策略。供所有希望開展科技特色建設的學校參考。
科技特色學校建設叢書科技特色學校建設案例研究 內容簡介
科學教育在日趨激烈的靠前競爭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發展科學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和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的基礎。建設科技特色學校能夠優選程度的發展科學教育,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質水平。建設科技特色學校不僅需要有系統的校本課程體系,強大的師資力量,也需要充分利用本地的科技教育資源,發展豐富多樣的科技課外活動。本書將從國外理科高中、美國科技教育創新學校、北京市金鵬團科技學校、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靠前學校等四個不同方面,每個方面選取5個案例,從課程、師資、課外活動、資源利用等多個維度展示科技學校建設的具體方法和策略。供所有希望開展科技特色建設的學校參考。
科技特色學校建設叢書科技特色學校建設案例研究 目錄
**節 案例1:喬治霍爾小學/5
一 本案例的核心要點/5
二 喬治霍爾小學取得成功的經驗/6
三 走進喬治霍爾小學/7
四 改革早期遇到的挑戰/9
五 喬治霍爾小學解決問題的良策/10
六 喬治霍爾小學案例的結果和啟示/14
第二節 案例2:拜倫高中/16
一 本案例的核心要點/16
二 拜倫高中取得成功的經驗/16
三 走進拜倫高中/17
四 再發展的動機和遇到的挑戰/18
五 拜倫高中提升教學水平的良策/19
六 拜倫高中案例的結果和啟示/24
第三節 案例3:普雷斯頓中學/25
一 本案例的核心要點/26
二 普雷斯頓中學取得成功的經驗/26
三 走進普雷斯頓中學/27
四 普雷斯頓中學改革中的主要挑戰/28
五 普雷斯頓中學改進教學的良策/29
六 普雷斯頓中學案例的結果和啟示/34
第四節 案例4:MS223(金融與技術實驗室學校)/36
一 本案例的核心要點/36
二 MS223學校取得的經驗/36
三 走進MS223學校/38
四 MS223學校改革中的挑戰和愿景/39
五 MS223克服挑戰的良策/40
六 MS223學校案例的結果和啟示/48
第五節 案例5:法明頓風景小學/49
一 本案例的核心要點/49
二 法明頓風景小學取得的經驗/50
三 走進法明頓風景小學/51
四 法明頓風景小學發展中面臨的挑戰/52
五 法明頓風景小學迎接挑戰的良策/53
六 法明頓風景小學案例的結果和啟示/59
第二章 “全國十佳科技教育創新學校”案例/61
**節 案例1:福建省泉州師范學院附屬小學/61
一 卓有成效的教師團隊/62
二 豐富的課程資源/63
三 有序豐富的學生活動/64
四 泉州師范學院附屬小學案例的收獲與分析/65
第二節 案例2:上海**師范學校附屬小學/65
一 一以貫之的教育理念/66
二 多方利用學校空間/66
三 健全的教育教學資源/67
四 校內校外聯動,打造專業化教師隊伍/68
五 上海**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案例的收獲與分析/68
第三節 案例3: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學/69
一 教師團隊的發展/69
二 科技課程的實踐/70
三 學生活動的開展/72
四 福州第三中學案例的收獲與分析/73
第四節 案例4:福建省福州**中學/74
一 別具一格的教學宗旨/74
二 卓越的科技教師隊伍建設/74
三 完善的校內設施/75
四 和諧有愛的校園文化/76
五 科技課程建設/77
六 福州**中學案例的收獲與分析/78
第五節 案例5:江蘇省南京田家炳高級中學/79
一 獨到的教育理念/79
二 完善的師資框架/79
三 健全的教學資源/80
四 金字塔式的科技教育結構/80
五 南京田家炳高級中學案例的收獲與分析/81
小結/83
第三章 美國理科高中案例/85
**節 案例1:托馬斯·杰弗遜科技高中/86
一 走進托馬斯·杰弗遜科技高中/86
二 定位高遠而切合實際的教育理念/86
三 以實證研究方法為指導的校園建設發展方式/88
四 系統健全、路徑分明的課程體系建設/90
五 豐富多樣、保障有力的科技俱樂部活動/98
第二節 案例2:邁克爾·E.德貝基醫療衛生專業高中/100
一 走進邁克爾·E.德貝基醫療衛生專業高中/100
二 學校發展歷史/101
三 基于獨有資源開發的醫療衛生課程/102
第三節 案例3:緬因科學與數學高中/104
一 走進緬因科學與數學高中/105
二 學校發展規劃/106
三 學校的信息化建設/111
四 科學課程體系/112
五 課外活動組織情況/116
第四節 案例4:肯塔基州卡羅爾馬丁加頓理科高中/119
一 走進肯塔基州卡羅爾馬丁加頓理科高中/119
二 招生條件/120
三 理科課程體系/122
四 學生科研項目/124
第五節 案例5:伊利諾伊數理高中/128
一 學校歷史及定位/128
二 學校理科課程體系及其特色/129
三 學生原創研究的開展和管理/144
四 領導力相關項目的開展/146
第四章 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范學校案例/148
**節 案例1:北京大學附屬小學/148
一 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的育人理念/149
二 基于培養學生素養的學校科技教育建設/149
三 完備、系統的支持保障機制/159
四 豐厚的科技教育成果及積極的輻射帶動作用/162
第二節 案例2:清華大學附屬小學/164
一 走進清華大學附屬小學/164
二 “讓兒童站立在科技教育正中央”的育人理念/165
三 “1 X”科技課程/166
四 全員參與的科技活動/168
五 滿足個性需求的精品活動/170
六 有效的教學策略/170
七 制度與政策/173
八 科技教師團隊及專業化發展保障/173
第三節 案例3:北京市密云區大城子鎮中心小學/175
一 走進密云區大城子鎮中心小學/175
二 因地制宜的課程與活動/176
三 專門的獎勵制度與政策/180
四 師資與設施/183
第四節 案例4:北京市第八中學/186
一 走進北京市第八中學/186
二 多樣化的育人模式探索/186
三 全面的育人理念與目標/187
四 多時空、多形式課程與活動/188
第五節 案例5: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190
一 全人格教育理念/190
二 扎實根基的科技課程與科技活動/190
三 實現全人格教育理念的支撐制度與政策/195
四 師資與設施/197
小結/201
后記/202
科技特色學校建設叢書科技特色學校建設案例研究 作者簡介
李秀菊,博士,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科學教育相關研究工作,特別關注校外科學教育領域,主持中國科協調查類課題、中國科協普及部委托課題等多項課題。在青少年科學素質測評、青少年創造性想象力測評、科學競賽評估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李秀菊博士2016.12-2017.3曾在伊利諾伊理工大學數學與科學教育系做訪問學者。公開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近40篇,出版《中國科學教育發展報告2015》、《青少年創造性想象力培養理論與實踐》等多部著作。獲“第三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李秀菊,博士,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科學教育相關研究工作,特別關注校外科學教育領域,主持中國科協調查類課題、中國科協普及部委托課題等多項課題。在青少年科學素質測評、青少年創造性想象力測評、科學競賽評估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李秀菊博士2016.12-2017.3曾在伊利諾伊理工大學數學與科學教育系做訪問學者。公開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近40篇,出版《中國科學教育發展報告2015》、《青少年創造性想象力培養理論與實踐》等多部著作。獲“第三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 崔鴻,博士,華中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華中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北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中國教育學會生物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分會理事、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微格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2019年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組成員。主要從事生物學課程與教學論、科學課程與教學論、科學教育與科學傳播等領域的研究。近年來,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國家重點課題、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國家級科技思想庫(湖北)建設”等省部級及以上課題10余項;主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七、八、九年級(武漢版);出版《中學生物學教學設計》《中小學理科教材難度國際比較研究(初中科學卷)》《中學生物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與生物學家同行》等著作1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獲省部級以上獎勵7次。 趙博,教育學博士,生物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曾任中國科普研究所博士后,現于杭州師范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大獎賽、科學探究與科學本質、STEM、科學素養評測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