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圖說老年期癡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64130
- 條形碼:9787519264130 ; 978-7-5192-641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說老年期癡呆 本書特色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老年期癡呆的患病率也明顯升高,已成為僅次于心臟病、癌癥、卒中之后,導致老人死亡的“第四大殺手”。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據推測到2040年中國的癡呆患者人數將等于世界發達國家癡呆人數的總和。一旦患上老年期癡呆,老人會慢慢失憶、無法思考并失去和他人溝通的能力,甚至無法正常吃飯、說話和行走,不能認人,生活無法自理,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很大的負擔和壓力。對于癡呆,目前仍無有效的藥物可獲得滿意的療效,臨床用藥的目的多在于延緩疾病的發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老年期癡呆患者的照護比治療更為重要。
圖說老年期癡呆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老年期癡呆的概念、危險因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防、家庭照護等相關知識。
圖說老年期癡呆 目錄
**章 癡呆概述
一、癡呆的定義
二、癡呆的流行病學及發展趨勢
三、癡呆的危險因素
(一)遺傳
(二)人口學
(三)血管危險因素
(四)合并疾病
(五)職業危險因素
(六)生活方式
(七)身體鍛煉
(八)其他因素
四、阿爾茨海默病
五、血管性癡呆
第二章 癡呆的臨床表現
一、癡呆的臨床表現
(一)認知功能減退
(二)精神行為改變
(三)局灶癥狀
(四)外貌改變
二、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表現
(一)輕度
(二)中度
(三)重度
三、血管性癡呆的分類
(一)多梗死性癡呆
(二)大面積腦梗死性癡呆
(三)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Binswanger病)
(四)特殊部位梗死所致癡呆
(五)出血性癡呆
第三章 癡呆的認知評估
一、簡易精神狀態檢查(MMsE)
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
三、Hachiski缺血量表
四、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
五、Hamilton抑郁量表(HAMD)
第四章 癡呆的檢查
一、血液和尿液檢查
二、腦脊液檢查
三、影像學檢查
(一)頭顱CT
(二)頭顱磁共振成像(MRI)
(三)功能性腦成像
四、電生理檢查
(一)腦電圖檢查
(二)誘發電位
五、基因檢測
第五章 癡呆的診斷
一、癡呆的診斷標準
二、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標準
三、血管性癡呆的診斷標準
第六章 癡呆的治療
一、癡呆的藥物治療
二、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治療
(一)膽堿酯酶抑制劑
(二)興奮性氨基酸受體拮抗劑
(三)中藥
(四)其他藥物
三、血管性癡呆的藥物治療
四、癡呆的精神行為癥狀的治療
(一)抗精神病藥
(二)抗抑郁藥
(三)抗焦慮藥
五、癡呆患者服藥注意事項
六、癡呆患者的非藥物治療
(一)食療
(二)情志治療
(三)智力訓練
(四)精神調養
(五)體育鍛煉
(六)起居飲食
第七章 老年期癡呆癥患者如何積極籌劃未來的生活
一、保持身體健康,改善生活質量
二、應對情緒波動
三、重新面對家人
四、應對生活的改變
(一)日常生活問題
(二)使用記憶輔助小貼士
五、解決工作問題
六、是否還能開車
七、處理法律和財務問題
八、制定醫療、護理計劃
第八章 癡呆患者的家庭照護
一、關注患者的需求
二、時間的合理安排
三、促進交流
四、常見癥狀的照護
(一)躁狂患者的照護
(二)幻覺、妄想患者的照護
(三)焦慮患者的照護
(四)抑郁患者的照護
(五)淡漠患者的照護
(六)失眠患者的照護
五、日常照護
(一)穿衣
(二)進食
(三)服藥
(四)大小便的管理
六、營造安全的家居環境
七、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
八、進行戶外運動及安全防范
九、患者/照護者日記
第九章 老年期癡呆的預防
一、老年期癡呆癥的自我預測
二、早期發現
三、老年期癡呆的飲食預防
四、讓大腦保持年輕
五、預防老年期癡呆癥的10條建議
第十章 癡呆照顧者的情緒管理
一、家庭照顧者常見壓力源
二、減輕照護者壓力的方法指導
圖說老年期癡呆 節選
一、 癡呆的定義 癡呆是一種以認知功能缺損為核心癥狀的獲得性智能損害綜合征,認知損害可涉及記憶、學習、定向、理解、判斷、計算、語言等功能,其智能損害的程度足以干擾日常生活能力或社會職業功能。在病程某一階段常伴有精神、行為和人格異常,通常具有慢性或進行性的特點。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障礙,*終將臥床不起,大小便失禁,完全需要依賴家人的照顧,甚至會有攻擊他人的行為,造成護理者及家人疲憊不已,苦不堪言。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老年期癡呆的患病率也隨之明顯升高,已成為僅次于心臟病、癌癥、卒中之后,導致老人死亡的“第四大殺手”。有半數以上的癡呆患者親屬認為:老年性癡呆只是自然衰老的結果,而不認為是一種疾病。特別是在發病率很高的農村,接受治療的人很少,而采取早期防治,恰恰是世界公認的延緩老年性癡呆發病的有力措施。專家提示:此病具有集身體、精神、神經和社會障礙于一身的特點,給患者及家屬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每年的9 月21 日是“世界老年癡呆日”,在這一天,全世界60 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將組織一系列活動。“世界老年癡呆日”是國際老年癡呆協會于1994 年在英國愛丁堡第十次會議上確定的。每年在全世界的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要舉辦這個宣傳日活動,使全社會都懂得老年癡呆病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章 癡呆概述 002 圖說常見疾病健康指導(管理)系列叢書圖說老年期癡呆TUSHUO LAONIANQI CHIDAI*常見的老年期癡呆是阿爾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癡呆。另外,還有額顳葉變性(額顳葉癡呆、語義性癡呆、原發性進行性失語)、帕金森病性癡呆、路易體癡呆、克 — 雅病性癡呆、亨廷頓病癡呆等等。目前,藥物治療老年期癡呆可選用多奈哌齊等藥物來改善癥狀,提高患者的認知功能和智力狀況。老年期癡呆具有不同程度的癡呆表現和明顯的生活自理能力減退,因此康復訓練非常重要,側重點應置于個人生活能力的照顧和支持,盡*大努力促進功能改善,盡可能安排患者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如必須住院者則應準備類似家庭生活的居住條件。由于大多患者存在生活自理困難,除耐心護理照顧之外,還需反復多次示范和手把手帶教,并反復訓練以養成習慣。努力培養認知功能,反復地訓練定向力、記憶力、辨認力及日常簡單事務操作力。對早期患者,可使用心理支持治療。盡量安排平靜安穩的環境,以避免患者產生緊張不安的體驗,也要注意保持親切和藹的態度以增進其安全感。盡可能安排恰如其分的作業訓練內容和項目,一般以不費體力、不計效率、沒有危險性和較易接受的簡單操作為妥。由于患者多半有注意障礙,應開展一些新奇多樣化的活動,目的在于投其所樂、吸引注意和消除憂愁與孤獨感。 社會各界應關心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為他們創造更多的交流、活動機會,讓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延緩老年期癡呆的發生。 二、 癡呆的流行病學及發展趨勢 癡呆的發生與年齡有一定相關性,小于65歲人群癡呆的患病率與大于65歲人群略有不同。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推測2040年中國的癡呆患者數將等于世界發達國家癡呆數的總和。 世界各國報道癡呆死亡率為0.8% ~ 27%,且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死亡率不同。 ≥ 65 歲癡呆患者較同齡非癡呆者死亡率高2 ~ 4 倍。
圖說老年期癡呆 作者簡介
周亞芳,女,35歲,博士,主治醫師/助理研究員,2009年7月至任今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老年神經內科醫師。本人于2000年9月進入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七年制臨床專業學習,于2006年轉博,攻讀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病學專業,2009年6月博士畢業。 在中華神經病科學年會做了"SUMO-1修飾ataxin-3蛋白對其泛素化、降解、包涵體形成、細胞凋亡等的影響"的專題發言,獲得廣泛好評;參加《神經退行性疾病新藥臨床評價研究技術平臺建設》項目會議,獲CARDS研究實施資格證;2011年、2012年均獲湘雅醫院"十佳青年"; 參加"全國癡呆新進展學習班";參加與組織第三屆湘雅神經退行性疾病臨床與基礎國際研討會;作為主要完成者參與衛生部衛生行業科研專項課題《老年人健康狀況、功能障礙及多系統功能綜合評估》;作為主要參與者及課題聯系人參與中南大學《癡呆相關疾病大數據建設》。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