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精)朱孝遠文集:學史之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20518
- 條形碼:9787559820518 ; 978-7-5598-2051-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朱孝遠文集:學史之道 本書特色
★32開精裝,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走近北大歷史系課堂,朱孝遠教授教你如何學習研究世界史
★朱孝遠,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歐洲中世紀史專業方向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歐洲文化史、德國史、史學理論研究
★本書可幫助普通讀者掌握閱讀世界史書籍的方法,對于史學專業的學生和研究者來說也是尤其實用的方法論書籍
本書是一部介紹世界史研究的學術著作,旨在使讀者產生對世界史的好奇心,對世界史的閱讀與學習達到一種心靈、思想和情感上的理解。
本書內容分為學習者經驗研究、學科概念與分支、世界史研究方法論、歷史感研究、史學作品風格研究、史學作品感染力研究、史學作品分析七個章節。前六章講述史學研究方法,第七章則實踐所述研究方法分析小約翰·威爾斯“1688年”、彼得·布瑞克“1525年”、約翰·巴克勒等著名史學作品,撰寫評論。
書中既有世界史學習者的經驗研究,也有世界史學科介紹和方法論講述,更有對歷史感研究、史學作品風格研究、史學作品感染力研究的分析,等等。作者治學嚴謹,對于相關問題的研究論據充分、論證精妙;對史料的分析邏輯清晰、觀點獨到;對于史學作品的評價公正合理、恰如其分。
本書提到閱讀史學作品、撰寫史學文章,就是要做到承、懂、思、新、專、通六個字。作者還在附錄部分書寫了作者的求學歷程,回憶了其與程應镠、徐孝通、吳于廑等國內史學大家,還有彼得·布瑞克(Peter Blickle)、約翰·弗里德(John Freed)、托馬斯·布雷迪(Thomas A. Brady, Jr.)、卡爾·塞申斯(Kyle C. Sessions)、歌德·福格勒(Gueter Vogler)、希林(Heinz Schilling)等國外史學大家的交往經歷。
本書可幫助普通讀者掌握閱讀世界史書籍的方法,對于史學專業的學生和研究者來說也是尤其實用的方法論書籍。
本書屬《朱孝遠文集》之一種。《朱孝遠文集》包括《宗教改革與德國近代化道路》《學史之道》《意大利文藝復興研究》《近代歐洲的興起》《歐洲史研究》《文化興國的歐洲經驗》《德國農民戰爭的政治目標》《藝術論》《鮑斯曼命題》,涵蓋作者學術生涯各個時期的優秀思想作品,是其學術成果的總結,用一個東方學者觀察西方的視角,客觀理性地解讀歐洲歷史,并梳理出研究歷史的方法,有助于國人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推動相關學科的研究。
(精)朱孝遠文集:學史之道 內容簡介
如何閱讀世界史書籍?如何找到世界史研究命題?如何開展世界史研究工作?走近北大歷史課堂,聽朱孝遠教授講述學史之道。本書既有世界史學習者的經驗研究,也有世界史學科介紹和方法論講述,更有對歷史感研究、史學作品風格研究、史學作品感染力研究的分析,等等。前六章講述史學研究方法,第七章則實踐所述研究方法分析小約翰·威爾斯“1688年”、彼得·布瑞克“1525年”、約翰·巴克勒等著名史學作品,撰寫評論。作者治學嚴謹,對于相關問題的研究論據充分、論證精妙;對史料的分析邏輯清晰、觀點獨到;對于史學作品的評價公正合理、恰如其分。本書可幫助普通讀者掌握閱讀世界史書籍的方法,對于史學專業的學生和研究者來說也是尤其實用的方法論書籍。
(精)朱孝遠文集:學史之道 目錄
**節 略說入學
第二節 略說讀書
第三節 略說歷史
第四節 略說世界
第五節 略說世界史
第六節 略說教材
第七節 略說動態
第八節 略說習題
第九節 略說學習興趣
第二章 學科的概念與分支
**節 關于史料
第二節 關于時間
第三節 關于理論
第四節 關于比較
第五節 關于數字
第六節 關于政治史
第七節 關于社會史
第八節 關于心理史
第九節 關于新史學
第十節 關于全球文化
第三章 創作的一般性質
**節 優秀學位論文的要求
第二節 研究的步驟
第三節 關于立論
第四節 關于課題設計
第五節 關于歷史分析
第六節 關于歷史綜合
第七節 關于原因分析
第八節 關于歷史邏輯
第四章 關于歷史感
**節 歷史感與克服偏見
第二節 歷史感與秩序
第三節 歷史感與整體的把握
第四節 歷史感與空間
第五節 歷史感與文明
第五章 史學作品的風格
**節 希臘人的詩
第二節 中世紀的神
第三節 馬基雅維里的求善
第四節 蘭克的求真
第五節 庫恩的科學結構革命說
第六章 史學作品的感染力
**節 心靈激動、碰撞的原因
第二節 主題的感染力
第三節 材料提煉與感染力
第四節 感染力與風格
第七章 史學作品的分析
**節 小約翰·威爾斯的“1688年”
第二節 布瑞克教授的“1525年”
第三節 約翰·巴克勒的《西方社會史》
第四節 袁禾的舞蹈史
第五節 埃里克·吉爾伯特的《非洲史》
第六節 謝里爾·E. 馬丁的《拉丁美洲史》
第七節 閱讀霍布斯鮑姆:一個世紀的透視
附錄:學史之道——兼論史家的“蕭散簡遠,妙在筆畫之外”
(精)朱孝遠文集:學史之道 節選
(精)朱孝遠文集:學史之道 作者簡介
朱孝遠,1954年生,浙江海寧人,留美歷史學博士。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歐洲中世紀史專業方向博士生導師,*“跨世紀人文社會科學優秀人才”。長期從事歐洲文化史、德國史、史學理論研究,出版作品29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新華文摘》、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等中外專業雜志上發表論文220余篇。獲“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第七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希臘文化研究杰出貢獻獎”“俄勒岡大學榮譽教授”等獎項30余項。
- 主題:評書的內容
《學史之道》強調閱讀史學作品、撰寫史學文章要做到“承、懂、思、新、專、通”六個字,這不僅是對史學研究方法的精煉概括,也是對學者治學態度的嚴格要求。書中還引用了大量國內外史學大家的觀點和著作,展現了作者廣泛的閱讀視野和深厚的學術積累。作者在書中回憶了自己的求學歷程,讓讀者感受到了那一代學者對史學的熱愛和執著。
- 主題:
感謝中圖網王蓉老師一如既往的好包裝,硬紙箱把書保護的完美!書全新、正版、精裝、原塑封,物超所值,值得購買收藏;每次來購書都很滿意,中圖網值得信賴,五星好評。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