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日本社會史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32809
- 條形碼:9787214232809 ; 978-7-214-23280-9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日本社會史論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從社會史的視野探討日本社會的發展歷程及其特征,著重闡述日本與中國不同的社會結構及倫理觀念,在此基礎上分析日本軍國主義的社會基礎及日本的國民性。
日本社會史論 內容簡介
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是國內高校規模*、研究水平較高的專門日本研究機構,特別是在日本史的研究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和國際知名的水平。本文庫*輯出版19種,各冊作者全部是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的教授,內容包括日本的政治史、經濟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各個領域,是一套系統研究日本歷史問題的專門叢書。本文庫既是百年來南開大學日本研究成果的集體展示,也彰顯了南開大學日本研究的深厚底蘊。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研究日本“所抱之志愿”也在于“知中國、服務中國”。本文庫的出版,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提供了生動注解,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本書考察了日本文化的風土——作為文化承載者的人群狀況,分析了日本歷史上社會結構的變化及社會關系、社會群體和社會生活。
日本社會史論 目錄
**章 日本古代社會結構
一 日本古代社會發展歷程——社會史視野的考察
二 日本古代貴族勢力的成長及其影響
三 日本古代貴族制社會結構
四 略論家族主義的幕府政治
五 江戶時代天下太平的政治保證——德川幕府的大名統治政策
六 近世日本商人的生活哲學
第二章 近代日本社會生活的變化
一 明治時代天皇權威的重建
二 明治時代武士的*后結局
三 近代“豚尾”形象的日中轉換
四 日本歷法的“脫亞入歐”與“時間”的近代化
五 近代日本的人口狀況與人口政策
六 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發展原因探析
第三章 家制度與家的傳統
一 從“家”到“家庭”:跨越三個時代的艱難歷程 ——日本家庭關系的演變
二 日本傳統家庭的傳統
三 日本傳統社會人倫關系中的“非禮”因素
四 婦產科醫生世家賀川家的家系繼承——關于日本家族制度的一個實證考察
五 日本的家訓及其基本特征
六 戰后日本家族制度的改革
第四章 家倫理在近代的活用與惡用
一 家族制度與日本的近代化
二 從繼承制度看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企業“家運”不衰的奧秘
三 近代日本企業家族主義經營的形成
四 日本企業的社是、社訓與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五 家族國家觀——近代日本政治的誤區
六 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與“一億總動員”
第五章 日本國民性研究
一 論日本的孝道與忠孝倫理
二 從家訓看日本人的節儉傳統
三 日本國民性的幾點特征
四 日本社會秩序穩定的歷史文化因素——兼談日本的國民性
五 日本人的雙重性格從哪里來?
第六章 中日傳統社會比較
一 生命的傳承與家業的傳承
二 財產繼承制度與中日兩國的社會發展
三 從姓名看中日家族的血緣性與社會性
四 中國的賢妻良母觀及其與日本良妻賢母觀的比較
五 中日兩國女子教育:差距及其原因分析
六 從生活方式的變革看近代中日關系的逆轉
后記
日本社會史論 作者簡介
李卓,遼寧阜新人。1982年畢業于南開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專業,歷史學博士。現任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日本史學會副會長,曾任日本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主要從事日本社會史研究與教學,已出版《家族制度與日本的近代化》《中日家族制度比較研究》《日本家訓研究》《日本近現代社會史研究》《儒教國家日本的實像——社會史視野的文化考察》《日本近世史》等著作,發表論文百余篇。專著《儒教國家日本的實像——社會史視野的文化考察》入選2012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文庫,并獲天津市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