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孝悌力行---孝悌讀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853214
- 條形碼:9787561853214 ; 978-7-5618-532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孝悌力行---孝悌讀本》 內容簡介
孝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儒家積極推崇的一個重要的道德規范,是中華民族所遵奉的做人的基本原則。自古以來,孝悌在中國就被奉為“仁義之本”“百善之首”。 孝,指對父母的孝敬;悌,指對兄弟姊妹的友愛,也包括朋友之間的友愛。朱熹曾說:“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所以,孝悌就是孝敬父母,敬愛兄長。
《孝悌力行---孝悌讀本》 目錄
**節 孝悌的起源
一、孝悌觀念的產生
二、孝悌觀念產生的根源
第二節 孝悌的內涵
一、孝的內涵
二、悌的內涵
三、孝與悌的關系
第三節 孝悌的發展演變
一、先秦——儒家孝道的確立
二、兩漢——孝道與政治統治的初結合
三、魏晉隋唐——傳統孝道的變異
四、宋元明清——傳統孝道的極端化
五、近代——傳統孝道的沒落
思考與練習
第二章 孝悌文化的當代價值
**節 孝悌文化的歷史評價
一、孝悌文化的歷史貢獻
二、孝悌文化的歷史局限性
第二節 孝悌文化的現代意義
一、孝悌是個體道德素質提升的起點
二、孝悌是現代家庭美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孝悌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強烈要求
四、孝悌是傳承傳統文化的應有之意
第三節 孝悌文化的現代重構
一、孝悌文化面臨的新時代背景
二、新時代背景下傳承孝悌文化的困境
三、傳統孝悌文化的重構
思考與練習
第三章 傳承美德,孝行天下
**節 小孝——愛父母敬長輩
一、家庭孝愛,齊家之本
二、尊敬長輩,天下齊孝
第二節 中孝——愛崗敬業
一、讓愛崗敬業成為一種習慣
二、把工作當事業來做
三、懷著感恩的心情工作
第三節 大孝——立志報國
一、捍衛國家主權
二、維護祖國統
三、增強民族團結
四、建設美好家園
思考與練習
……
第四章 孝是當代大學生立身之本
第五章 當代大學生的孝德建設
參考文獻
后記
《孝悌力行---孝悌讀本》 節選
《孝悌力行:孝悌讀本》: (一)愛崗敬業的內涵 不同的人對愛崗敬業有不同的理解。孔子把對待工作的態度叫“執事敬”。宋朝朱熹對“敬業”的解釋是“專心致志,以事其業”。有人認為,愛崗敬業是指認真對待自己的崗位,對自己的崗位職責負責到底,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尊重自己的崗位職責,對自己的崗位勤奮有加。也有人認為愛崗敬業就是具有不悔追求的信念、態度、決心和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尊重和珍惜自己的選擇,熱愛自己的事業和崗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盡自己所能,扎實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精益求精,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拼搏貢獻,建功立業,從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動和活力,體驗到人生的快樂與幸福,捕捉到生活的絢麗與精彩,讓生命因為自己的努力奮斗而更加精彩,讓生活因為我們的創造而更加美好。 社會主義條件下愛崗敬業的內涵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努力培養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幸福感、榮譽感。所謂敬業,就是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專心致志,以事其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忠于職守,盡職盡責。 愛崗和敬業既相互聯系,又互有區別。從二者的聯系來看,愛崗是敬業的前提,敬業是愛崗的體現。只有愛崗敬業,才會一絲不茍,精益求精。這樣才有可能為社會、為國家做出崇高而偉大的貢獻。 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中國**代石油工人,以“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慶油田”的英雄氣概,土法上馬,人拉肩扛,把60多噸重的設備提前運到現場,奮戰1個月,突破進尺10萬米大關,創造了當時世界上鉆井進尺史上的*高紀錄。而王進喜卻積勞成疾,病逝時年僅47歲。 1988年,黨的優秀干部孔繁森告別年近九旬的老母,安頓好體弱多病的妻子和3個尚未成年的孩子,第二次來到西藏,連續工作了6年,不幸以身殉職。在這期間,他生活極其儉樸,每次下鄉總是自費購買一大堆藥品送給藏民。他還收養了3個藏族孤兒,為救助、維持他們的生活,隱瞞身份賣了3次血,被人們稱為“90年代的焦裕祿”“領導干部的楷模”“新時代的雷鋒”。 黑龍江造林工人、中國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孫俊福,20年來走過了40萬公里的路程,累計植樹48萬株,植樹面積達1480畝,為國家創造了1600多萬元的經濟價值。而他的承諾是:“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這些時代的英雄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了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之中。他們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愛崗敬業,誠實勞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學習榜樣。 王進喜、孔繁森、孫俊福等一大批黨和人民的好干部都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嘔心瀝血,勤政為民,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新時期對愛崗敬業有了新的要求。提倡愛崗敬業、熱愛本職工作,并不是要求人們終身只能干一行,愛一行,也不排斥人的全面發展。它要求工作者通過本職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圍內做到全面發展,不斷積累知識,增長才干,努力成為多面手。我們不能把忠于職守、愛崗敬業片面地理解為絕對地、終身地只能從事某個職業,而是選定一行就應愛一行。合理的人才流動、雙向選擇可以增強人們優勝劣汰的人才競爭意識,促使大多數人更加自覺地忠于職守、愛崗敬業。實行雙向選擇,推動人才的合理流動,使用人單位有用人的自主權,擇優錄用,可以實現勞動力、生產資源的*佳配置,勞動者又可以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個人的專業、特長、興趣和愛好選擇職業,真正做到人盡其才,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這與我們所強調的愛崗敬業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那么,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企業改革的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利益格局的調整,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生存競爭的加劇,多元文化的交融,職工群眾的價值取向、精神面貌、思想觀念、心理需求和生活追求已發生了重大的改變,我們必須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培育愛崗敬業精神,珍惜自己的崗位,做企業的主人,更新思想觀念,煥發工作激情,積極面對困難,勇敢迎接挑戰,腳踏實地地做好本職工作,保質保量地完成生產經營任務。 ……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