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唯識學叢書(第二輯)呂澂唯識論著集/唯識學叢書(第2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356156
- 條形碼:9787540356156 ; 978-7-5403-5615-6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唯識學叢書(第二輯)呂澂唯識論著集/唯識學叢書(第2輯) 本書特色
本文集主要選編呂澂先生唯識學方面的文章,茲作簡要說明: 一、內編:直接討論唯識學的相關經論,共9篇文章。第1篇,刊定《瑜伽師地論》文引《雜阿含經本母》,闡明了大乘瑜伽學與小乘佛學之間的淵源;第2篇,理清唯識學所依經《楞伽經》中的“如來藏”義;第3—7篇,分別解讀唯識學根本論典《辯中邊論》《顯揚圣教論》《莊嚴經論》《二十唯識論》《三十唯識論》;第8、9兩篇,分別講解大乘瑜伽行派的戒律學和定學。 二、外編:主要從唯識學的視角來研究整體佛學問題,共10篇文章。第1—8篇,討論的都是佛學中極根本性的問題;*后兩篇,乃對“內那內學院”及其本人佛學研究的總結,極具史料價值,建議讀者諸君先讀這兩篇文章。
唯識學叢書(第二輯)呂澂唯識論著集/唯識學叢書(第2輯) 內容簡介
(一)內編:直接討論唯識學的相關經論,共9篇文章。篇,刊定《瑜伽師地論》文引《雜阿含經本母》,闡明了大乘瑜伽學與小乘佛學之間的淵源;第2篇,理清唯識學所依經《楞伽經》中的“如來藏”義;第3—7篇,分別解讀唯識學根本論典《辯中邊論》《顯揚圣教論》《莊嚴經論》《二十唯識論》《三十唯識論》;第8、9兩篇,分別講解大乘瑜伽行派的戒律學和定學。 (二)外編:主要從唯識學的視角來研究整體佛學問題,共10篇文章!8篇,討論的都是佛學中極根本性的問題;很后兩篇,乃對“內那內學院”及其本人佛學研究的總結,極具史料價值。
唯識學叢書(第二輯)呂澂唯識論著集/唯識學叢書(第2輯) 目錄
唯識學叢書(第二輯)呂澂唯識論著集/唯識學叢書(第2輯) 作者簡介
呂澂(1896—1989):字秋逸,江蘇丹陽人;1918年,應歐陽竟無之邀到金陵刻經處,協助籌備“支那內學院”,從此專攻佛學;1943年,歐陽大師逝世后,被推舉為繼任院長;1961年,受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托,在開辦了一個為期5年的佛學研究班,講授“印度佛學”和“中國佛學”。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