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稻鱉綠色種養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003871
- 條形碼:9787521003871 ; 978-7-5210-038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稻鱉綠色種養技術 本書特色
該專著以理論為基礎,和生產實踐緊密結合,注重技術方法的介紹和模式分析,是一部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參考書,適合于從事農田生產和水產養殖的實際工作者和管理人員學習與參考,亦可供有關農業與水產學科專業的科技工作者和教師與學生的學習、參考。
稻鱉綠色種養技術 內容簡介
稻田養鱉是我國近年大力倡導的綠色種養模式。稻鱉綜合種養是在稻田中開展產業化生產的水產養殖方式。稻鱉共生,以“鱉促稻,溫良增效”為指導原則,是一種具有穩糧、促鱉、增收、提質、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等多種生態系統功能的稻、鱉結合的種養模式。 《稻鱉綠色種養技術》以理論為基礎,和生產實踐緊密結合,注重技術方法的介紹和模式分析,是一部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參考書,適合于從事農田生產和水產養殖的實際工作者和管理人員學習與參考,亦可供有關農業與水產學科專業的科技工作者和教師與學生的學習、參考。
稻鱉綠色種養技術 目錄
**章 概述
**節 稻鱉綜合種養的發展背景
第二節 稻鱉綜合種養的內涵與趨勢特征
第三節 稻鱉綜合種養的發展意義
第四節 稻鱉綜合種養的發展歷程及現狀
一、發展歷程
二、發展現狀
第二章 資源條件
**節 稻田資源
一、我國稻作區劃
二、我國主要稻作區域
第二節 品種資源
一、水稻品種
二、中華鱉品種
第三節 發展潛力分析
一、稻鱉綜合種養可作為產業化發展的主導模式之一
二、稻鱉綜合種養適應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勢下家庭農場的發展
三、加強稻鱉綜合種養綜合效益評價
第三章 稻鱉綜合種養技術
**節 環境條件
一、稻田選擇
二、田問工程
第二節 水稻種植
一、稻種選擇
二、育秧管理
三、栽前準備
四、秧苗移栽
五、水稻管理
六、水稻收獲
第三節 幼鱉暫養與培育
一、幼鱉池塘暫養
二、幼鱉的溫室培育
三、幼鱉的稻田培育
四、幼鱉起捕
第四節 水稻中華鱉種養管理
一、稻田準備
二、幼鱉入田
三、水位、水質調節
四、投飼管理
五、田間管理
六、收獲上市
第五節 常見病害防治
一、水稻病害及防治
二、中華鱉病害及防治
第四章 模式分析與典型案例
**節 沿淮稻鱉綜合種養技術
一、模式特點
二、典型案例
第二節 沿江稻鱉綜合種養技術
一、模式特點
二、典型案例
第三節 環巢湖稻鱉綜合種養技術
一、模式特點
二、典型案例
第四節 山區稻鱉綜合種養技術
一、模式特點
二、典型案例
三、經濟效益分析
第五節 其他省份稻鱉綜合種養技術
一、案例一:四川省德陽稻鱉魚菜共生案例
二、案例二:余姚市稻鱉新型養殖模式與技術
三、案例三:海寧市稻鱉共生模式與技術
四、案例四:桐廬稻鱉共生案例
五、案例五:象山稻一鱉一蝦綜合養殖案例
六、案例六:紹興市稻、鱉、蝦共生模式
第六節 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
二、生態效益
三、社會效益
附錄一 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
附錄二 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標準
附錄三 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
參考文獻
稻鱉綠色種養技術 作者簡介
蔣業林,安徽農科院水產所研究員,現為國際AOSCE會員,國際TSA成員,法國FFEPT成員,國際IDECC成員,中國水產學會淡水漁業分會委員,安徽省鱉類工程中心主任、首席專家,中國工程院林浩然院士安徽省工作站站長。發表論文70余篇,出版著作9部,主持國家和省級項目40余項,獲授權專利26項,獲得科研成果獎勵29項,制訂省級地方標準9項。研發的“中華鱉生態養殖技術集成與應用”成果,總體成果達國內領先水平,三項核心技術達****水平。2012-2013年赴美國學習深造,歷任12次科技出國訪問團團長,2014年6月3日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國家主席接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