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現代漢語三大類實詞多功能性的多維思考(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246636
- 條形碼:9787569246636 ; 978-7-5692-4663-6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漢語三大類實詞多功能性的多維思考(精裝) 本書特色
本書采用演繹和歸納相結合的方法,從語言類型學、詞類劃分標準、范疇化和構式語法的視角,對現代漢語三大類實詞多功能性問題進行了研究。在理論上,通過環環相扣的論證,構建了漢語三大類實詞多功能性的分析模式;在實踐上,根據構建的分析模式對本書所界定的詞類多功能現象進行了解釋。
現代漢語三大類實詞多功能性的多維思考(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采用演繹和歸納相結合的方法,從語言類型學、詞類劃分標準、范疇化和構式語法的視角,對現代漢語三大類實詞多功能性問題進行了研究。在理論上,通過環環相扣的論證,構建了漢語三大類實詞多功能性的分析模式;在實踐上,根據構建的分析模式對本書所界定的詞類多功能現象進行了解釋。
現代漢語三大類實詞多功能性的多維思考(精裝) 目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標
三、研究意義
四、研究思路
五、基本結構
六、發現和解決的主要問題
7 有待深入研究的問題
7.2理論方面有待深入的問題
**章 詞類多功能性研究回顧
**節 現代漢語三大類實詞多功能性的表現
1.1 詞類活用
1.2 兼類
1.3 三大實詞多功能性的界定
第二節 對詞類多功能性的相關解釋
2.1當代語言學的三條路線
2.2 偏重結構語言學的解釋
2.3偏重功能語言學的解釋
2.4偏重認知語言學的解釋
第三節 對以往詞類多功能性研究的思考
3.1 以往研究的內容、方法及主要成果
3.2以往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 本書工作框架
第二章 基于語言類型學的思考
**節 詞類多功能性作為一種跨語言現象
第二節 詞類多功能性的本質
第三章 基于詞類劃分標準的思考
**節 語義標準及其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 分布標準及其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 語用標準及其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 綜合標準及其存在的問題
第五節 本研究所采用的綜合標準
第四章 基于范疇化研究的思考
**節 范疇化、范疇及其與概念、意義、語義的關系
第二節 從經典范疇理論到原型范疇理論
2.1 經典范疇理論
2.2家族相似性理論
2.3原型范疇理論
第三節 關于原型范疇理論的爭論
3.1 反對原型范疇理論的觀點
3.2 保留性接受原型范疇理論的觀點
3.3在質疑中發展的原型范疇理論
第四節 梯度范疇化的提出
第五節 梯度與相關概念的關系
5.1 梯度的含義
5.2 梯度與模糊(fuzziness/vagueness)
5.3 梯度與范疇化
第六節 梯度范疇化的爭論與應用
6.1 關于梯度范疇化的爭論
6.2梯度范疇化的應用
第七節 梯度范疇化的內涵和特點
7.1 梯度范疇化的內涵
7.2梯度范疇化的特點
第八節 小結
第五章 基于構式語法研究的分析模式構建
**節 構式及其相關術語的規范
1.1與構式相關的術語的規范
1.2語法槽位的地位
第二節 從言語到語言的抽象
2.1對詞語語義的抽象
2.2對詞語語法特點的抽象
2.3 對語法槽位的抽象
第三節 從語言到言語的具體化
3.1三大實詞返回言語的變異規律及其深層解釋
3.2語義、語法特點和語法槽位在言語中的互動
第四節 分析思路的進一步明確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現代漢語三大實詞多功能性的分析
**節 詞類活用
1.1 名詞的活用
1.2 形容詞的活用
1.3動詞的活用
第二節 兼類現象
2.1名動兼類
2.2形名兼類
第三節 小結
附 錄
附 錄 1
附 錄 2
附 錄 3
附 錄 4
附 錄 5
參考文獻
后 記
現代漢語三大類實詞多功能性的多維思考(精裝) 作者簡介
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大連大學副教授。主持或參與相關課題10余項,發表論文10余篇,出版或參與出版著作多部。主要代表性成果有:《ComplexWord漢譯淺析:基于術語翻譯得體性的視角》、《語言學概論(“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副主編)、《新華字典(漢英雙語版)》(第三譯者)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