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跨文化研究”叢書信仰故事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205313
- 條形碼:9787520205313 ; 978-7-5202-0531-3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跨文化研究”叢書信仰故事學 本書特色
傳統民俗學追尋故事的*初原型和地理歷史分布;當代民俗學發生了轉型,主要是將“民俗”重新概念化,著重探索民俗在當代社會文化建設中的價值。本書在這一方向上,創造性地建立了“信仰故事學”的研究分支。作者指出,信仰故事是歷史上存續至今的民俗現象,它始終活躍,但也未曾獨立;它始終與口頭、文獻在對話的關系中共存,但還需要從多學科、多角度加以闡釋。作者從理論、學術史和個案三方面構建研究框架,揭示這類民俗現象怎樣通過社會實踐、風俗信仰、藝術交流、民眾敘事和其他多元表現形式;怎樣經過無休止的、不停歇的變異,反復的創造與再創造,又怎樣經過群體打磨與共享,形成大眾文化產品,成為當代社會文化的成分。在全球化和網絡信息化時代,信仰故事學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民俗怎樣既遵循傳統體裁模式,又參與現實社會文化活動,呈現出新精神文化建設的巨大空間。
“跨文化研究”叢書信仰故事學 內容簡介
傳統民俗學追尋故事的很初原型和地理歷史分布;當代民俗學發生了轉型,主要是將“民俗”重新概念化,著重探索民俗在當代社會文化建設中的價值。本書在這一方向上,創造性地建立了“信仰故事學”的研究分支。作者指出,信仰故事是歷目前存續至今的民俗現象,它始終活躍,但也未曾獨立;它始終與口頭、文獻在對話的關系存,但還需要從多學科、多角度加以闡釋。作者從理論、學術史和個案三方面構建研究框架,揭示這類民俗現象怎樣通過社會實踐、風俗信仰、藝術交流、民眾敘事和其他多元表現形式;怎樣經過無休止的、不停歇的變異,反復的創造與再創造,又怎樣經過群體打磨與共享,形成大眾文化產品,成為當代社會文化的成分。在優選化和網絡信息化時代,信仰故事學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民俗怎樣既遵循傳統體裁模式,又參與現實社會文化活動,呈現出新精神文化建設的巨大空間。??
“跨文化研究”叢書信仰故事學 目錄
“跨文化研究”叢書信仰故事學 作者簡介
[愛沙尼亞]于魯•瓦爾克 (Ülo Valk),民俗學博士,愛沙尼亞塔爾圖大學愛沙尼亞語與比較民俗學系教授,國際敘事學會原副主席,芬蘭科學院專家,兼任《印度民俗學》雜志編委等多種職務。曾在印度阿薩姆邦長期從事田野作業。主要研究領域為民間宗教與民俗體裁理論、文化與社會、對話理論等,代表作有《黑衣紳士:愛沙尼亞民間宗教中的現象》等 董曉萍,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北京師范大學跨文化研究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民間文化研究所所長、北京師范大學數字民俗學實驗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務院學位辦學科評議組第六屆、第七屆社會學組成員兼召集人。國際民俗學會會員。在跨文化學研究方面已出版主要著作有:《全球化與民俗化》《鐘敬文與中國民俗學派》《跨文化民間文藝學》《跨文化民俗學》《跨文化民俗志》和《跨文化民俗體裁學》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