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世界秩序研究叢書貨幣.權力與人:全球貨幣與金融體系的民本主義政治經濟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44029
- 條形碼:9787520344029 ; 978-7-5203-440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與世界秩序研究叢書貨幣.權力與人:全球貨幣與金融體系的民本主義政治經濟學 本書特色
在民本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上,本書探討了當前全球貨幣體系的構造、特點及其缺陷,并對與之伴隨的美式全球化的興衰,提供了獨到的理論解釋。此外,本書分別從政治和人口角度探討了利率曲線的短端和遠端定價機理,并對貨幣國際化和匯率波動提出了系統的政治經濟學解釋。貨幣份額冪律、債務定價幣種、人口春秋比、匯率定價機理……書中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視角、新主張,將為讀者帶來很多啟發和思考。
中國與世界秩序研究叢書貨幣.權力與人:全球貨幣與金融體系的民本主義政治經濟學 內容簡介
在民本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上,本書探討了當前優選貨幣體系的構造、特點及其缺陷,并對與之伴隨的美式優選化的興衰,提供了獨到的理論解釋。此外,本書分別從政治和人口角度探討了利率曲線的短端和遠端定價機理,并對貨幣靠前化和匯率波動提出了系統的政治經濟學解釋。貨幣份額冪律、債務定價幣種、人口春秋比、匯率定價機理……書中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視角、新主張,將為讀者帶來很多啟發和思考。
中國與世界秩序研究叢書貨幣.權力與人:全球貨幣與金融體系的民本主義政治經濟學 目錄
**章 議題與方法——民本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與基本命題(1) **節 民本主義政治經濟學初探(1) 一 民本主義的中國傳統思想淵源(1) 二 歐洲人本主義政治經濟思想的鏡鑒(7) 三 馬克思人本主義理論和中國共產黨民本主義實踐(9) 四 本書的民本主義政治經濟學(12) 第二節 人與物的關系(16) 一 財富的源頭是人的勞動和消費(16) 二 中心掠奪外圍的是其人而非其物(22) 三 馬爾薩斯人口論的謬誤與流毒(26) 四 “資源詛咒” (30) 第三節 政府、市場與人民(34) 一 關于公私關系的流行錯覺(34) 二 民本主義視角下的政府與市場關系(39) 三 強國家的締造(45) 第四節 中心與外圍(50) 一 中心與外圍之間的差異和變遷(50)二 融資結構的中心外圍差異(54) 三 分化與演進中的中心外圍關系(58) 第五節 可貿易部門和非貿易部門(65) 一 一價定理與可貿易品(65) 二 GDP-PPP之誤與“巴庫斯—史密斯謎題” (69) 三 如何發展可貿易部門(71)
第二章 貨幣國際化與全球貨幣體系的重構(75) **節 全球貨幣體系的演進軌跡:從金銀復本位到美元霸權(75) 一 從復本位到金本位(75) 二 從金幣本位到金匯兌本位(79) 三 英美間貨幣權勢的博弈與轉移(83) 四 擺脫黃金枷鎖的美元霸權(88) 五 關于貨幣本質的爭論(93) 第二節 政治經濟學視角下的美元霸權:冪律(94) 一 貨幣國際化指數及其冪律(94) 二 美元霸權的好處(98) 三 美元“囂張特權”的條件和代價(104) 第三節 德國馬克與日元:貨幣國際化的經驗教訓(108) 一 內政與金融體制論(110) 二 實體經濟質量決定論(113) 三 國際政治決定論(116) 四 貨幣國際化的次序和時間窗口(121) 五 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啟示(124) 第四節 人民幣國際化的政治經濟學(126)一 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126) 二 圍繞人民幣國際化的爭論(130) 三 人民幣國際化的未來發展前景(133) 四 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對中國經濟的重塑(138)
第三章 美元體系的風險結構與定價(142) **節 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結構性特點與缺陷(142) 一 美元之夢取代黃金之夢(142) 二 主權貨幣作為全球儲備(147) 三 無錨貨幣與浮動匯率體系的基因缺陷(154) 四 未來的補救方案(159) 第二節 政治視角下的央行與貨幣政策(160) 一 央行及其獨立性的演變(160) 二 新自由主義與央行獨立性(163) 三 美聯儲的貨幣政治(166) 四 后危機時代的非常規貨幣政策(171) 第三節 遠端利率與人口春秋比(177) 一 究竟是什么決定遠端利率背后的資金需求: 投資還是消費? (177) 二 人口結構視角下的遠端利率(184) 三 負利率時代的出現(192)
第四章 金融權勢與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興衰(195) **節 金融利益在美國政治經濟體系中的崛起(195) 一 金融業的游說與權力俘獲(195) 二 金融去監管化(200)三 金融壓倒實業(205) 四 “大到不能倒”(toobigtofail) (210) 第二節 全球化的興衰:從新自由主義到民粹主義(215) 一 美式全球化的興起與突變(215) 二 新自由主義的流行與證偽(217) 三 貧富分化與民粹崛起(222) 第三節 全球化興衰與中國的戰略定位(228) 一 國際格局變遷與全球化興衰(228) 二 中國是美式全球化的重要參與方(234) 三 美式全球化退潮期的中國應對(238) 第四節 國際金融中心的政治經濟學(242) 一 國際金融中心的變遷(242) 二 金融中心與政治(246) 三 如何打造亞洲和中國的金融中心? (248)
第五章 匯率的政治經濟學(253) **節 匯率制度的選擇與利弊(253) 一 匯率制度的分類及其優缺點(253) 二 經濟金融學視角下的匯率制度選擇(257) 三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下的匯率制度選擇理論(261) 第二節 對匯率的民本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解(269) 一 匯率研究的路徑問題(269) 二 關于匯率的常見謬誤(273) 三 匯率波動與經濟基本面的實證關系(277) 四 匯率波動與非經濟因素關系的實證檢驗(280) 第三節 美元、人民幣與“一帶一路”貨幣匯率(286)一 美元指數(286) 二 人民幣匯率的未來趨勢(291) 三 模型建構與“一帶一路”國家匯率穩定性預測(295) 第四節 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政治經濟博弈(298) 一。玻埃埃的曛埃嘿H值、低估與固定匯率政策的再分配效應(298) 二。玻埃埃—2012年中美之間圍繞匯率升值問題的雙層博弈(303) 三 中美匯率爭論的兩個問題(309) 四 新時代的人民幣匯率(313)
第六章 債務的政治經濟學(316) **節 債務的政治經濟學(316) 一 關于債務杠桿的基本事實(316) 二 從萊因哈特到雷伊·達里奧:美國知識界的債務情結(322) 三 美國聯邦債務的政治解讀(326) 第二節 中國債務的政治經濟學(333) 一 中國債務問題的態勢(333) 二 圍繞杠桿率的探索與教訓(338) 三 如何解決民營資本融資難的問題(342) 四 中國債務的改進空間(345) 第三節 債務評級的霸權(348) 一 評級霸權何以形成? (348) 二 現有信用評級體系的治理缺陷(352) 三 全球與中國評級市場的治理與改進(358)
第七章 結論(362) 一 對流行謬見的批判(362) 二 若干觀點與猜想(365)
參考文獻(369)
后記與鳴謝(388)
展開全部
中國與世界秩序研究叢書貨幣.權力與人:全球貨幣與金融體系的民本主義政治經濟學 作者簡介
翟(dí)東升,博士,江蘇啟東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并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特聘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對外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在歐美多所大學訪學和短期任教。近年研究方向包括金融與貨幣的國際政治經濟學、民本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對外經濟關系、美國政治經濟等。著有《中國為什么有前途:對外經濟政策及其戰略潛能》《大國貨幣》(編著)等書。自1999年以來,共有中英文學術論文20余篇發表在《世界經濟與政治》、《現代國際關系》、Frontier of Economics in China等學術刊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