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金融學原理(第6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230255
- 條形碼:9787543230255 ; 978-7-5432-302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金融學原理(第6版) 本書特色
本書自2003年初版以來,已歷經五次修訂。掐指算來,本書初版的讀者已屆而立之年,中國金融體系也從初版之時的探索逐漸走向了成熟,一個現代化的金融體系架構業已成形。尤其是,自第五版以來的六年左右時間里,中國金融體系經歷了較明顯的變革,中國不僅已成為了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利率市場化已初步完成,人民幣匯率機制也今非昔比,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更加明顯,貨幣政策工具不斷得到創新、豐富和發展,外匯儲備規模下降直接左右了貨幣政策工具體系的應用,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成為了宏觀經濟政策蕞重要的內容之一,金融開放向縱深推進,是故,金融監管體系也得到了重塑,宏觀審慎理念和實踐在深入發展,穿透式監管和功能監管在紛繁的金融創新中得到確立。凡此種種新變化和新發展,都在第六版的修訂中的相應章節得到了反映。
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金融學原理(第6版) 內容簡介
本書自2003年初版以來,已歷經五次修訂。掐指算來,本書初版的讀者已屆而立之年,中國金融體系也從初版之時的探索逐漸走向了成熟,一個現代化的金融體系架構業已成形。尤其是,自第五版以來的六年左右時間里,中國金融體系經歷了較明顯的變革,中國不僅已成為了優選第三大債券市場,利率市場化已初步完成,人民幣匯率機制也今非昔比,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更加明顯,貨幣政策工具不斷得到創新、豐富和發展,外匯儲備規模下降直接左右了貨幣政策工具體系的應用,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成為了宏觀經濟政策很重要的內容之一,金融開放向縱深推進,是故,金融監管體系也得到了重塑,宏觀審慎理念和實踐在深入發展,穿透式監管和功能監管在紛繁的金融創新中得到確立。凡此種種新變化和新發展,都在第六版的修訂中的相應章節得到了反映。
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金融學原理(第6版) 目錄
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金融學原理(第6版) 作者簡介
彭興韻,金融學博士,現為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貨幣理論與政策、金融改革與發展、金融市場等。出版專著《金融發展的路徑依賴與金融自由化》(獨著)、《金融學原理》(獨著,英文版由World Century Publishing Corporation出版)、《轉折與變局》等;譯著《貨幣理論與政策》(卡爾·瓦什著,第四版)、《資本全球化》;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財經》等學術期刊和媒體發表學術論文、財經評論和研究報告近300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