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唐宋詩的古今分合——以清代唐宋詩學轉向與當代唐宋詩整體觀為視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80834
- 條形碼:9787510880834 ; 978-7-5108-808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宋詩的古今分合——以清代唐宋詩學轉向與當代唐宋詩整體觀為視點 本書特色
唐宋詩之爭是綿延千年的詩學公案。本書截取清代翁方綱 “肌理”說的內涵,并將其置于整個詩學史中考察,意在打通唐風宋韻之流衍與明清詩學之接受,并進一步探討了由清代唐宋詩學轉向到當代唐宋詩整體觀建構的詩學歷程。 該書題旨宏大,拓寬了唐宋詩研究的視野,彰顯出督導的文學眼光和學術思維。
唐宋詩的古今分合——以清代唐宋詩學轉向與當代唐宋詩整體觀為視點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截取翁方綱“肌理”說促成的清中期由宗唐變為宗宋的詩學轉向與當代基于詩體建構、詩美歷程及兩朝詩人合乎邏輯的尚奇追求演變得出的唐宋詩整體論這兩個典型截面和重要節點, 闡述唐宋詩之爭的古今分合, 以一種新的視角看待這個千年詩學公案和命題, 并以開放的姿態迎接未來的重新詮釋。
唐宋詩的古今分合——以清代唐宋詩學轉向與當代唐宋詩整體觀為視點 目錄
前言
上 編 翁方綱“肌理”說與清中期宗唐宗宋的思潮轉向
章 “肌理”說的內涵和體系
節 “肌理”說的性質
第二節 “肌理”說的內涵
第三節 “肌理”說的體系
第二章 “肌理”說產生的時代文化背景
節 崇儒思潮的價值觀
第二節 乾嘉經學的方法論
第三節 宗宋詩學的初萌
第三章“肌理”說與清中期詩學思潮轉向
節 清中期詩學轉向
第二節 翁方綱與宋詩派的興起
第三節 “肌理”說的詩學史意義
下 編 當代視野下的唐宋詩一體進程
章 唐宋時代的詩體建構
節 近體的確立與新變
第二節 古體歌行的多向發展
第三節 篇章體制的精心錘煉
第二章 唐宋詩的美學進程
節 正態美的極致
第二節 變態美的追尋
第三節 審美境界的深化
第三章 “尚奇”觀與唐宋詩史的演變
節 作為詩學概念的“奇”
第二節 唐宋詩人的“尚奇”之風
第三節 “尚奇”在唐宋詩史的演變成因
附錄一 許總《唐宋詩體派論》讀后
附錄二 王維五律的文學史意義
參考文獻
后記
上 編 翁方綱“肌理”說與清中期宗唐宗宋的思潮轉向
章 “肌理”說的內涵和體系
節 “肌理”說的性質
第二節 “肌理”說的內涵
第三節 “肌理”說的體系
第二章 “肌理”說產生的時代文化背景
節 崇儒思潮的價值觀
第二節 乾嘉經學的方法論
第三節 宗宋詩學的初萌
第三章“肌理”說與清中期詩學思潮轉向
節 清中期詩學轉向
第二節 翁方綱與宋詩派的興起
第三節 “肌理”說的詩學史意義
下 編 當代視野下的唐宋詩一體進程
章 唐宋時代的詩體建構
節 近體的確立與新變
第二節 古體歌行的多向發展
第三節 篇章體制的精心錘煉
第二章 唐宋詩的美學進程
節 正態美的極致
第二節 變態美的追尋
第三節 審美境界的深化
第三章 “尚奇”觀與唐宋詩史的演變
節 作為詩學概念的“奇”
第二節 唐宋詩人的“尚奇”之風
第三節 “尚奇”在唐宋詩史的演變成因
附錄一 許總《唐宋詩體派論》讀后
附錄二 王維五律的文學史意義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唐宋詩的古今分合——以清代唐宋詩學轉向與當代唐宋詩整體觀為視點 作者簡介
黃立一,華僑大學文學院教師,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唐宋文學、中國古代詩學。先后師從許總先生、董乃斌先生。現今研究興趣主要在中國古代詩歌及詩學的敘事傳統上。
書友推薦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