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黃庭堅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53473
- 條形碼:9787519453473 ; 978-7-5194-534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庭堅研究 本書特色
黃庭堅是宋代文化史上的通才大家,在哲學、史學、文學、藝術諸領域均有卓越建樹。但對其文化創造實踐和文化理論建樹,宋代以來即毀譽參半。本書不囿成見,將黃庭堅作為剖析宋代文化的典型,并著眼于人才成長、文化建設和規律探索,從家學、生平、交游、思想、創作、影響等方面,系統考察和深入分析黃庭堅的文化實績和創造歷程。作者詳細梳理和全面考察相關文獻資料,厘正了黃庭堅的家族世系,糾正了自宋代以來就存在的多種訛誤;從文學史、文化史角度深入考察黃庭堅“點鐵成金”“奪胎換骨”淵源流變與深廣影響,提出其核心宗旨是強調以繼承為基礎的文化創新;詳細考察黃庭堅家學淵源及其對黃庭堅的影響,尤其是父親黃庶的詩歌創作風格及其對黃庭堅的直接影響;專門梳理和系統考察黃庭堅與蘇軾的友誼交往史實以及對推動宋代文化發展產生的巨大影響;詳細梳理和系統考察黃庭堅的散文創作與人文內涵;等等。其他如深入考察和細致分析黃庭堅詩歌創作的章法、句法和字法,立體式、多側面地系統考察黃庭堅詞的創作風貌及其藝術貢獻,深入考察分析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中陳與義、陳師道的詩歌創作與藝術貢獻等等
黃庭堅研究 內容簡介
《黃庭堅研究/博士生導師學術文庫》是研究宋代學者黃庭堅的學術專著。《黃庭堅研究/博士生導師學術文庫》將黃庭堅作為剖析宋代文化的典型,并著眼于人才成長、文化建設和規律探索,從家學、生平、交游、思想、創作、影響等方面,系統考察和深入分析黃庭堅的文化實績和創造歷程,厘正了黃庭堅的家族世系,從文學史、文化史角度深入考察黃庭堅“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等文學理論淵源流變與深廣影響,提出其核心宗旨是強調以繼承為基礎的文化創新;考察了黃庭堅家學淵源及其對黃庭堅的影響,黃庭堅與蘇軾的友誼交往史實以及對推動宋代文化發展產生的巨大影響;詳細了黃庭堅的散文創作與人文內涵,黃庭堅詩歌創作的章法、句法和字法,立體式,分析了黃庭堅詞的創作風貌及其藝術貢獻、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中陳與義、陳師道的詩歌創作與藝術貢獻。
黃庭堅研究 目錄
**節黃庭堅家族世系新考
第二節黃庭堅家學淵源繹論
第三節黃庭堅之父黃庶及其影響 第二章黃庭堅早慧習詩與仕途沉顯
**節少而敏悟與游學淮南
第二節首舉不第與逸居鄉里
第三節金榜題名與赴任葉縣
第四節蹭蹬仕途與病逝戍樓 第三章黃庭堅與蘇軾的友誼及其對宋代文化發展的影響(上)
**節黃庭堅與蘇軾友誼的序曲:品文識友與推揚汲引
第二節黃庭堅與蘇軾友誼的確立:投書贈詩與作答次韻
第三節黃庭堅與蘇軾友誼的發展:詩文唱和與翰墨往還
第四節黃庭堅與蘇軾友誼的鼎盛:京師初晤與翱翔館閣
第五節黃庭堅與蘇軾友誼的深化:彭蠡訣別與挽歌湖海 第四章黃庭堅與蘇軾的友誼及其對宋代文化發展的影響(下)
**節黃庭堅與蘇軾友誼的軸心:歷史意識與群體意識
第二節一代詩風的樹立:變唐為宋與陽春白雪
第三節詞體疆域的拓展:舉首高歌與逸懷浩氣
第四節宋代書道的振起:冠亞書林與書藝理論
第五節風操雅韻的高揚:愛人以德與相勉于道 第五章黃庭堅的詩歌創作與藝術創新
**節黃庭堅的詩歌創作
第二節黃庭堅的詩歌理論
第三節黃庭堅詩歌的藝術獨創
第四節黃庭堅詩的藝術形象
第五節黃庭堅詩的章法、句法和字法 第六章黃庭堅詩歌家法與江西詩派
**節陳師道的創作風格
第二節陳與義的詩歌藝術
第三節北宋江西派其他詩人 第七章黃庭堅“點鐵成金”“奪胎換骨”淵流考
**節先秦兩漢時期的作品沿襲與理論濫觴
第二節魏晉六朝時期的創作因革與理論發展
第三節隋唐時期詩文的熔鑄與理論系統化
第四節宋代前期的創作與黃說的問世
第五節黃庭堅之后的創作實踐與理論演化
第六節元明清戲劇小說創作的印證 第八章黃庭堅詞“不妨隨俗”與“紅紫事退”
**節不妨隨俗暫嬋娟——黃庭堅的俚詞
第二節“紅紫事退獨參天”——黃庭堅雅詞
第三節黃庭堅詞的藝術境界與影響 第九章黃庭堅的散文及其人文精神
**節現存黃庭堅散文的數量統計
第二節前人視野中的黃庭堅散文
第三節黃庭堅散文的分類考察
第四節黃庭堅散文的藝術特征及其人文精神
第五節黃庭堅《宜州乙酉家乘》 附錄一黃山谷的文藝思想和詩歌藝術
附錄二黃庭堅詩歌的藝術追求與創變
附錄三黃庭堅詩作品鑒及其他 參考文獻后記修訂后記
黃庭堅研究 作者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人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先后就讀于曲阜師范大學、山東大學、復旦大學。1993年師從王水照先生,1996年獲文學博士學位,就職中宣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曾受聘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刊物發表論文百余篇。出版專著《宋代散文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國文化論稿》、《社會科學論稿》等12部,合作專著《宋代文學史》等10多部。《宋代散文研究》獲國家教育部第七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晁氏琴趣外篇晁叔用詞校注》(與劉乃昌師合著)獲山東省第七次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國夢”的文化“根”與民族“魂”》獲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規劃評審專家,《光明日報出版社•文學遺產》、《上海交通大學學報》編委,《文化中華》總編。上海交大“凱原十佳”教師、獲“最受歡迎教師”獎。上海交大學位委員會委員,人文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