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文絜箋注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220112485
- 條形碼:9787220112485 ; 978-7-220-11248-5
- 裝幀:75g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六朝文絜箋注 本書特色
《六朝文絜》是廣受歡迎的駢文選本,后有黎經(jīng)誥為之箋注。本書收錄自晉至隋36位作者的72篇駢文作品,選文清新雋永,注釋審慎細密,亦能補充《文選》之不足。
六朝文絜箋注 內(nèi)容簡介
◎駢文合集,選注精良
六朝是駢文發(fā)展的鼎盛時期。駢文深刻影響了后世的文學(xué)走向,并于乾嘉時代再次達到興盛。順應(yīng)乾嘉時代的駢文復(fù)興潮流,許梿編選了《六朝文絜》,選取72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含《昭明文選》未選篇目。清末黎經(jīng)誥為此書作注,是為《六朝文絜箋注》。其注釋精審,為人稱道。
◎增補序言,修正錯誤
《六朝文絜箋注》首次以繁體橫排的面貌問世,保留原書眉批,并增補黎經(jīng)誥序,修正過往版本的點校錯誤。在適應(yīng)現(xiàn)代排版的基礎(chǔ)上,盡可能地保留原刻本風(fēng)貌。
◎胸有丘壑,傲骨嶙峋
護封以陶淵明輪廓的山林剪影為主要設(shè)計元素,陶淵明是魏晉風(fēng)骨的代表人物,亦與書中的《陶征士誄》遙相呼應(yīng)。檜柏風(fēng)姿,山林氣象,躍然紙上。
六朝文絜箋注 目錄
六朝文絜原序
六朝文絜箋注序
張澈序
黎經(jīng)誥序
六朝文絜箋注卷一
賦
蕪城賦 鮑照 六
月賦 謝莊 一二
采蓮賦 梁元帝 一九
蕩婦秋思賦 梁元帝 二一
恨賦 江淹 二三
別賦 江淹 二九
麗人賦 沈約 三八
小園賦 庾信 四一
春賦 庾信 五八
鏡賦 庾信 六四
鐙賦 庾信 六八
對燭賦 庾信 七一
六朝文絜箋注卷二
詔
敕條制禁奢靡詔 南齊武帝 七四
舉賢詔 北魏孝文帝 七六
與太子論彭城王詔 北魏孝文帝 七八
禁浮華詔 北齊文宣帝 八〇
敕
與臧燾敕 宋武帝 八二
爲(wèi)武帝與謝朏敕 沈約 八四
六朝文絜箋注卷三
令
與湘東王論王規(guī)令 梁簡文帝 八七
答羣下勸進初令 梁元帝 八九
敎
建平王聘隱逸敎 江淹 九二
永嘉郡敎 丘遲 九五
六朝文絜箋注卷四
策問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 王融 九七
天監(jiān)三年策秀才文 任昉 一〇〇
六朝文絜箋注卷五
表
爲(wèi)宋公至洛陽謁五陵表 傅亮 一〇三
爲(wèi)蕭拜太尉揚州牧表 江淹 一〇五
爲(wèi)蕭驃騎謝被侍中慰勞表 江淹 一〇七
經(jīng)通天臺奏漢武帝表 沈炯 一〇九
爲(wèi)陳六宮謝表 江總 一一三
疏
與趙王倫薦戴淵疏 陸機 一一五
六朝文絜箋注卷六
啓
爲(wèi)卞彬謝修卞忠貞墓啓 任昉 一一七
送橘啓 劉孝標(biāo) 一一九
謝始興王賜花紈簟啓 劉孝儀 一二一
謝東宮賚內(nèi)人春衣啓 庾肩吾 一二二
謝明皇帝賜絲布等啓 庾信 一二三
謝趙王賚絲布啓 庾信 一二六
謝趙王賚白羅袍袴啓 庾信 一二八
謝滕王賚馬啓 庾信 一三〇
牋
辭隨王子隆牋 謝朓 一三一
六朝文絜箋注卷七
書
登大雷岸與妹書 鮑照 一三五
答新渝侯和詩書 梁簡文帝 一四三
與蕭臨川書 梁簡文帝 一四五
與劉孝綽書 梁簡文帝 一四八
追答劉秣陵沼書 劉孝標(biāo) 一五〇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一五二
爲(wèi)衡山侯與婦書 何遜 一五四
北使還與永豐侯書 劉孝儀 一五六
與宋元思書 吳均 一五八
與顧章書 吳均 一六〇
與詹事江總書 陳後主 一六二
爲(wèi)王寬與婦義安主書 伏知道 一六五
復(fù)王少保書 周弘讓 一六八
與陽休之書 祖鴻勳 一七三
與周弘讓書 王裒 一七九
爲(wèi)梁上黃侯世子與婦書 庾信 一八二
召王貞書 楊暕 一八五
六朝文絜箋注卷八
移文
北山移文 孔穉珪 一八九
序
玉臺新詠序 徐陵 一九五
六朝文絜箋注卷九
論
鄭衆(zhòng)論 梁元帝 二〇七
六朝文絜箋注卷十
銘
石帆銘 鮑照 二〇九
飛白書勢銘 鮑照 二一三
藥奩銘 鮑照 二一五
團扇銘 庾肩吾 二一七
後堂望美人山銘 庾信 二一八
至仁山銘 庾信 二二〇
梁東宮行雨山銘 庾信 二二一
六朝文絜箋注卷十一
碑
相官寺碑 梁簡文帝 二二三
六朝文絜箋注卷十二
誄
陶徵士誄並序 顏延之 二二九
宋孝武宣貴妃誄並序 謝莊 二三八
祭文
祭屈原文 顏延之 二四五
祭顏光祿文 王僧達 二四八
祭夫徐敬業(yè)文 劉令嫺 二五一
後記
跋
展開全部
六朝文絜箋注 作者簡介
許梿(1787—1862),初名映漣,字叔夏,號珊林,浙江海寧人。清道光十三年進士。著有《讀說文記》《古均閣寶刻錄》《刑部比照加減成案》《洗冤錄詳義》等。
黎經(jīng)誥,字覺人。清末民初人。著有《許學(xué)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