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天府文化研究(樂觀包容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024388
- 條形碼:9787569024388 ; 978-7-5690-243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府文化研究(樂觀包容卷) 內容簡介
本書為《天府文化研究》系列論文集的第三卷, 旨在對天府文化“樂觀包容”的內涵、歷史源流、脈絡發展、現代影響做出精準的論述與闡釋。論文集分五個主題展開論述, 分別為樂觀包容的氣質養成, 樂觀包容的魅力呈現, 樂觀包容與城市建設, 樂觀包容與社會文化, 樂觀包容的現代傳播。
天府文化研究(樂觀包容卷) 目錄
天府文化的包容精神探源
天府農耕文明“優越秀冠”的內涵
天府蜀學三大寶,創新包容千古垂
文化巨人蘇東坡與天府文化的包容性
天府歷史名人的“樂觀包容”精神初探
天府文化“樂觀包容”文化特質形成與發展研究——基于地緣文化學的視角
樂觀包容的魅力呈現
從早期佛像傳播說天府文化的樂觀包容
淺論佛教樂觀與包容精神的具體體現
樂觀包容的天府文化和道家美學
清狂野逸之樂觀人生——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組詩釋義
杜甫對天府文化精神的建設——以杜甫天府時期的詩歌創作為考察對象
成都對杜甫的接納與成都對杜甫的改變
樂觀包容與城市建設
“樂觀包容”的天府文化與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論水與成都先秦文明的關系
都江堰與明朝首富
隋、唐、宋三朝治蜀方略與樂觀包容理念
論天府文化“樂觀包容”的特質及文化地理成因
樂觀包容與社會文化
歷史時期成都移民與社會風尚的變遷
兼收并融:客家山歌在天府文化的土壤中絢麗綻放
成都歷史鄉賢與天府文化
《華陽國志》的歷史定位與文化價值
雨打風吹去風流依舊在——宋代官修會要述略
關于花蕊夫人與天府文化及其結局之疑
樂觀包容的現代傳播
以孔經規劃全球——廖平的大統世界
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在蜀中的一次對話——記廖平與劉師培在四川國學院的歲月
新城老生活——蓉城與府城的城市風情
天府文化散論
天府文化樂觀包容的實質內涵、當代表達與創新發展
后記
天府文化研究(樂觀包容卷) 節選
《天府文化研究(樂觀包容卷)》: 重視探索和分析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系,在中國古老的史學中由來已久。早在西漢時期,司馬遷就提出史學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但受古代早期星相學和風水學影響,我國古代史學重在從五行生克、星象禍福、風水吉兇等角度為歷史中的事件和人物探尋自然屬性,而分析歷史進程中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尤其是與文化形態的相互作用則較少。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就闡述了關于社會制度、國家法律、民族精神“系于氣候的本性”“土地的本性”。自然地理條件對于一個民族的道德、風尚、法律性質和政體構建起著決定性作用。黑格爾則認為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自然因素和社會制度、宗教信仰、民俗習慣等人文因素的合力是人類文化產生、發展和演變的根本原因,因而歷史的地理基礎與民族文化的產生之間有著密切聯系。他在其著作《歷史哲學》中還談道:“地方的自然類型和生長在這土地上的人民的類型和性格有著密切的聯系。”20世紀80年代興起了新文化地理學,該學派認為文化是在特定的社會情景或社會關系之下由社會群體自下而上地建構或生產的。各種地理學要素如自然景觀、地域空間等對于“文化”而言,不僅僅是被動的表達方式或承載器皿,而是具有建構意義與系統價值的關鍵維度。受新文化地理學觀點影響,英國學者邁克·克朗(MikeGrang)提出了“地緣文化”的概念,研究以處在同一地域的地緣關系為紐帶結成的族群,及該特定的地域自然地理環境、人文地理環境等諸多因素對生成區域社會文化和保存、鞏固當地獨特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和作用,以及這種文化所天然蘊含的獨特品質。“地緣文化”理論旨在探求不同自然地理環境的獨特性滲透、投射于地域歷史文化資源所生成的具有當代意義的地緣文化符號。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是對盆地四塞地形導致古蜀交通困難的感嘆,封閉地形對以農業文明為主的天府文化勢必會產生影響,但閉塞的環境卻又激勵著古蜀先民走出盆地桎梏,勇于開拓,敢于改善生存環境。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天災、戰禍數次降臨成都平原,但蜀先民都以“樂觀包容”坦然應對,千年古城巍然屹立,持續繁榮幾千年。特定的地理環境與族群意識形態相互交融,造就了古蜀文明封閉中有開放、開放中有封閉的歷史個性,在歷經多次移民浪潮后,古蜀文明融貫各方文化,孕育出兼容開放的天府文化。因此作為成都平原地緣文化的天府文化具有頑強的穩定性和延續力,在歷史的長河里日益積淀,成為蜀人的集體潛意識,逐漸形成了由自信而熱愛,由熱愛而堅韌,由堅韌而豁達,由豁達而接納的對于自然、社會乃至人生“樂觀包容”這一向上而達觀、開放而兼容的文化特質。具體而言,從地緣文化的角度分析,天府文化形成“樂觀包容”文化特質大致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
天府文化研究(樂觀包容卷) 作者簡介
天府文化研究院,是專門從事天府文化研究的學術機構,以“傳承巴蜀文明,發展天府文化”為宗旨,薈萃國內外一流專家學者,整合社科機構、高校、文物文博文保單位等各方力量,全面深入研究天府文化特質和精神內核,為成都發展天府文化、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獻計獻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