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華五千多年文明與民族偉大復興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442884
- 條形碼:9787560442884 ; 978-7-5604-4288-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五千多年文明與民族偉大復興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黃帝陵與中華傳統美德、弘揚黃帝文明, 實現民族復興 —— 論黃帝創立父系氏族社會文明時代的功德、中華民族的民族同根等。
中華五千多年文明與民族偉大復興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目錄
在“中華五千多年文明與民族偉大復興”學術交流會上的致詞(代序)
黃帝陵與黃帝文化
黃帝陵與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黃帝文明 實現民族復興——論黃帝創立父系氏族社會文明時代的功德
中華民族的民族同根
軒轅黃帝陵文化積淀十分深厚——關于提出“黃帝陵文化”概念的思考
龔自珍與炎黃文化
當今黃帝祭祀禮儀問題研究
從蘆山峁考古發現審視中國古代文明
考古發現與黃帝早期居邑研究
黃帝文化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黃帝世家、臣子探析
文化傳承與文明延續
孔子“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意蘊
談談我對孔子“以仁釋禮”的看法
孟子、荀子性論似異而實同探析
中華文化對21世紀人類文明的可能貢獻——環繞“存有”“場域”與“覺知”三概念的展開
秦漢時期的歷史特征與歷史地位
中國文化中的君子與理想人格
“家”與中國文化
“誠”之用:內涵的拓展與價值的提升
中華儒學話語中人的價值使命論
儒學與世界其他三大思想宗傳之關系
從“藝”與“道”的意涵探究中華文化精神
論老子的“以德報怨”
孔子“仁”的淵源
兩漢儒家思想的困境與反思——兼論東漢末年的批判思潮
論道教齋醮儀式的文化內涵
理學視域下的《呂氏鄉約》
楊岫“知本為先”思想研究
封建制度之原型與張載的構思及其理想政治
“鵝湖之會”脈絡下的“呂祖謙”問題
素位而行衛華夏——論金元時期關學三家對維系華夏文化延續的歷史作用
家學·工夫·道統——《四書大全》中新安學人義理建構之考察
“分道之體”——清中晚期理學家經世視域中的陸王心學
葉適《習學記言序目》的荀學觀述評
試論分封制與周王朝的合法性問題
作為史官與隱者的老子——老子對古代思想文化的繼承
從戰國楚簡再論《周易》經傳與老莊的關系問題——兼談戰國楚簡在經學思想史研究上的價值
韓非子“道法自然”釋義
關于華嚴宗哲學的一點思考
李心傳《道命錄》版本考
文化創新與民族復興
“知常曰明”與文化自信
儒家“務本尚德”的思想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光大中國思想史學派
中國傳統與現代化發展模式初探
中國哲學到底有沒有討論“自由”?——論荀子哲學中的意志與自由
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與保守主義傳統觀的分歧回顧
淺談關中文化遺產與中華文化自信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