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詩學之現代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92210
- 條形碼:9787532592210 ; 978-7-5325-922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詩學之現代觀 本書特色
本書是用現代人的眼光對傳統詩學進行的一番審視與解讀。從特定范疇與命題切入,通過追源溯流式的考察,弄清其本來涵義及演化脈絡,再逐步提升到古今會通的理論觀照點上來。這些專題雖遠不足以包羅中國詩學的全部精粹,但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將方方面面的問題帶動起來,且互相關聯。編排上,大致分為三個層面“情志”、“境象”、“言辭體式”三個層面,大體與中國詩歌藝術的“意—象—言”系統相應。各個專題之上有一篇總論性的導言,對中國詩學的精神特質作一鳥瞰式提挈,結語部分側重在詩學傳統推陳出新的估量,也是就傳統與現代化關系的一點分疏。
全稿思路清晰,邏輯縝密,立論新穎,論證有力,是一部高質量的詩學理論著作。
中國詩學之現代觀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用現代人的眼光對傳統詩學進行的一番審視與解讀。從特定范疇與命題切入,通過追源溯流式的考察,弄清其本來涵義及演化脈絡,再逐步提升到古今會通的理論觀照點上來。這些專題雖遠不足以包羅中國詩學的全部精粹,但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將方方面面的問題帶動起來,且互相關聯。編排上,大致分為三個層面“情志”、“境象”、“言辭體式”三個層面,大體與中國詩歌藝術的“意―象―言”系統相應。各個專題之上有一篇總論性的導言,對中國詩學的精神特質作一鳥瞰式提挈,結語部分側重在詩學傳統推陳出新的估量,也是就傳統與現代化關系的一點分疏。全稿思路清晰,邏輯縝密,立論新穎,論證有力,是一部高質量的詩學理論著作。
中國詩學之現代觀 目錄
總論一個生命論詩學范例的解讀
——中國詩學精神探源1
上編情志篇: 中國詩學的人學本原觀
釋“詩言志”
——兼論中國詩學的“開山的綱領”21
釋“緣情綺靡”
——兼及傳統雜文學體制中的“文學性”標志40
釋“情志”
——論詩性生命的本根59
中編境象篇: 中國詩學的審美體性觀
釋“感興”
——論詩性生命的發動81
釋“詩可以興”
——論詩性生命的感通作用105
釋“意象”
——論詩性生命的審美顯現123
釋“意境”
——論詩性生命的精神境界143
“氣”與“韻”
——兼探詩性生命的人格范型170
“味”與“趣”
——試析詩性生命的審美質性190
釋“妙悟”
——論詩性生命的超越性領悟211
下編言辭體式篇: 中國詩學的文學形體觀
“言”與“意”
——詩性生命的語言功能論235
“文”與“質”
——詩性生命的文辭體性論258
“聲”與“律”
——詩性生命的音聲節律論278
“體”與“式”
——詩性生命的形體組合論298
釋“詩體正變”
結語“生命之樹常青”
——論中國詩學精神之返本與開新348
附錄
生命體驗的審美超越
——《人間詞話》“出入”說索解359
對話·交流·會通
——兼論中國詩學的現代詮釋377
“變則通,通則久”
——論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轉換387
從古代文論到中國文論
.——21世紀古文論研究的斷想397
參考引用書目402
后記415
新版后記419
中國詩學之現代觀 作者簡介
陳伯海,原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上海師大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與文論研究。有著作及編撰20余種,論文100多篇,專著《唐詩學引論》得韓國學界譯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