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增編清朝官方史學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807073
- 條形碼:9787552807073 ; 978-7-5528-0707-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增編清朝官方史學之研究 內容簡介
《增編清朝官方史學之研究/廊師研究文庫·歷史卷(**輯)》主要觀點: 1.具有相當水平的文字和歷法;2.重大事件的激發作用,促使有人產生將之記述的意念;3.在人們試圖記述往事之際,形成獲得較為普遍認同的記史求真理念。按此條件,不是每個民族和地區都會原發地產生歷史學,實際上大多數民族的歷史學都是次生的,是從別國傳入建立的。只有上古的中國和西方的古希臘、古羅馬各自產生原發性史學,并且持續發展至今。中國上古,史學產生于官方體制化、按時間順序的連續記史,時間應在西周共和行政之年。中國上古歷法很不完善,缺乏好的紀年方法,只有按時間順序連續記史才能彌補這項缺陷,而準確的紀年始于共和元年(前841),說明是共和行政時期,官方開始以編年體形式記錄史事,歷史學由此而誕生。
增編清朝官方史學之研究增編清朝官方史學之研究 前言
我之研討清朝的官方史學,開始于三十多年前,1986年底決定在職攻讀史學史專業博士學位,即以此作為博士論文選題。這項研究在當時屬于既大也難,前人研究成果稀少,必須利用的史料甚難搜集和梳理,經幾年的努力,我完成學業并且陸續發表了幾篇有影響的論文,隨后在臺北文津出版社印行了《清朝官方史學研究》一書。我在后記中寫下了這樣的話:
選題雖定,起步維艱,有關資料多卻隱匿分散,前人研究成果少而仍存偏頗之見。……于是從頭做起,廣閱舊籍文獻、爬羅歷朝實錄、搜剔清代的檔案、剖析各種官書,積累盈篋資料,隨之逐一研討,由點成線,貫通一體、條列綱目。前后三易寒暑,始得要領,意欲撰就一系統完整之"清朝官方之史學",且已寫出部分草稿,然而迫于畢業期限,乃擇其中若干較大專題先行探討,撰成這冊《清朝官方史學研究》。至于系統之著,只好留待來日。
此后記撰于1993年,轉眼二十五年過去,原來設想的系統性撰著仍未著手,甚至已經淡出意念,如今提起,五味雜陳,一股悵然之感涌上心頭。《清朝官方史學研究》書稿交付出版后的二十五年間,時光并沒有完全虛度。我探討了中國歷代史學發展中的關鍵問題,進行了中國與日本史學的比較研究,作出不少□□□□的史學考證與論述;除論文之外,還寫成一部獨具特色的《中國史學史》,也從事頗有價值的史學資料整理和編輯工作。同時發表了多篇繼續研究清朝官方史學的論文,在字數上顯著超過《清朝官方史學研究》的分量,更完成"清代官方史學與私家史學相互關系研究"的課題,其成果出版了專書。現在,總合凡我所發表研討清朝官方史學內容的論文,取舊增新,組成文集,定名為《增編清朝官方史學之研究》,匯集諸文于一函,希望大體可以反映清朝官方史學建置、史學活動及官方史學理念的輪廓。
在博士學業的基礎上,我的史學研究沒有止步,學術探討進展明顯,提出一些比較系統和獨得的創新見解。這些新見解,大多與研究清朝官方史學得出的感悟息息相關,但并未都寫入探討清朝官方史學的論述之內。這就是說,本文集尚不能表達我對中國傳統官方史學的全部理解,因此有必要將主要觀點作以下的簡略條列:一、在世界各個民族各個地區產生原發性史學并且發展,需要三個基本條件:1.具有相當水平的文字和歷法;2.重大事件的激發作用,促使有人產生將之記述的意念;3.在人們試圖記述往事之際,形成獲得較為普遍認同的記史求真理念。按此條件,不是每個民族和地區都會原發地產生歷史學,實際上大多數民族的歷史學都是次生的,是從別國傳入建立的。只有上古的中國和西方的古希臘、古羅馬各自產生原發性史學,并且持續發展至今。中國上古,史學產生于官方體制化、按時間順序的連續記史,時間應在西周共和行政之年。中國上古歷法很不完善,缺乏好的紀年方法,只有按時間順序連續記史才能彌補這項缺陷,而準確的紀年始于共和元年(前841),說明是共和行政時期,官方開始以編年體形式記錄史事,歷史學由此而誕生。
增編清朝官方史學之研究 目錄
清入關前的滿文檔冊及其史學意義
清太宗朝漢文檔案文獻考析
清太祖和清太宗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與應用
《滿文老檔》編繕問題補正
清太祖朝實錄的纂修與重修
清朝官方修史活動述論
清朝的修史制度及其特點
清代國史館考述
略論清朝官方史學中的少數民族因素及其啟示
略論順治朝的官方史學
《清世祖實錄》的纂修及康熙初期的政治斗爭
論清順治朝與康熙朝初期對《明史》的纂修
——兼與香港大學何冠彪博士商榷
清圣祖的治史思想
說《康熙起居注》
《大清一統志》的初修與方志學的興起
清雍正朝對政治歷史觀的整飭
《明史》的纂修與清朝官方的明史學
乾隆皇帝的史地考據學成就
《御批通鑒輯覽》考析
論清高宗的詠史《全韻詩》
乾隆朝官修《西域圖志》考析
《四庫全書總目》清代官修史書提要訂誤
乾隆皇帝傳的世紀末審視
——兼及傳記史學的方法問題
《四庫全書》本《明史》發覆
清朝《四庫全書》館隱沒圖書的另類手段
——以三種史籍的遭際為例
清代歷史地理學的一次科學性跨越
——乾隆帝《題毛晃(禹貢指南)六韻》的學術意義
論清高宗的史學思想
清高宗與章學誠史學思想的比較研究
——透視清朝“盛世”史學的價值取向
清乾嘉時期的官方史學與私家史學
論清乾隆年間重理本朝開國史
清代官修史書與《大清會典事例》
清道光朝之后若干官修史籍論略
論清朝官方史學的研究及其學術拓展
增編清朝官方史學之研究 節選
《增編清朝官方史學之研究/廊師研究文庫·歷史卷(**輯)》: 二、對歷史知識的實際應用 清入關前官方對歷史知識的習聞和翻譯工作不很廣博,也未精深,但卻能根據有限的了解和理解將之相當出色地應用于軍政活動之中。清太祖和清太宗都不是思想家、史學家,對學習歷史、運用歷史之道沒有從理論上予以闡發,他們的歷史觀念及對歷史的認識程度,主要是在實際應用中體現出來。概括而言,清太祖、清太宗對歷史知識的實際應用,主要表現于以下幾個方面: **,宣揚改朝換代的歷史事例,用以鼓舞士氣,瓦解敵方。例如后金政權占領遼東地區之后,面對當地漢人對滿洲貴族的反抗,清太祖發出告諭指出:遼東的人們不要幻想明朝統治長久、我方只是一時,從古至今興亡之例甚多。于是引述商湯滅夏桀、周武王伐紂、秦朝二世而國亡、阿骨打滅遼興金等等多項歷史事實,說明改朝換代的合理性及后金將要取代明朝統治地位的趨勢。①今北京圖書館藏有清太祖時期刊印的原始漢字文獻,與上述文獻館發現的無圈點滿文上諭內容一致、結構相同。其中總結的歷代興亡十九事例,亦用以鼓吹得天眷佑的政權即可由弱變強、*后取得統治地位,強調歷史不斷變動、朝代歷有代興,提出“自古以來,豈有一姓中常為帝王、一君之身壽延萬千”的論斷,借以闡明后金將興、明朝將亡,鼓舞本國士氣,瓦解敵方的意志。對于占據皮島的明將毛文龍,清太祖兩次寫信誘降,不僅引述歷代興亡史事,還敘述了諸如韓信背棄霸王投奔漢王、尉遲敬德投奔唐太宗、劉整背宋而降元等史實,認為此乃識時務之舉,無人責其不忠,反而留好名于后世。②這些歷史知識的運用,十分得體而有力。 清太宗在歷史知識的應用上,一仍清太祖開辟的思路,大談國興國亡乃嬗代之常。既對漢人以及朝鮮國宣傳①,也對本國官員進行宣講②。前者是要說明明朝歷數將近,以瓦解其勢力,后者是要鼓舞本國戰勝明朝的斗志。 第二,將歷史知識用于對外交涉。清太祖時期的后金政權,處于相當復雜的軍事政治態勢之中,在統一女真各部之后,仍西有蒙古各部、東有朝鮮、南有明朝,蒙古各部與后金和戰不一,朝鮮則完全追隨明朝對抗后金。在這種情況下,后金政權除了以軍事行動擴展勢力外,還需要配合一定的外交活動,而歷史知識的運用乃是對外交涉中所必不可少的。對于蒙古各部,清太祖每述及元朝被明朝所滅的歷史③,試圖挑動蒙古人對明朝的仇視,在與蒙古部落結盟時,也往往以“我二國素與明國為仇”相標榜④。對于朝鮮,清太祖竭力欲爭取其中立,天命四年至六年,曾三次致書朝鮮,引述金朝時朝鮮大臣趙世寵欲以四十城之地降金,被金世宗拒絕的史事,說明金與朝鮮從前為友好之國,希望朝鮮采取過去金宋之戰時“不助宋亦不助金”的中立態度。⑤(按:朝鮮趙世寵事載于《金史》卷一三五《外國下》,《金世宗本紀》與《交聘表》亦有簡略記述。)清太祖為爭取朝鮮中立而引述此事,確為抓住了兩國關系史上的一個要點,表現出較高的運用歷史知識的才干。 清太宗時期.后金與明朝進行過一系列的議和活動,后金提出的議和條件中有明朝需向后金贈送一定數量的財物一條,被明朝寧遠守將袁崇煥拒絕,認為無此先例,反而要求歸還后金攻占的遼東之地。清太宗在答復中說:“我稽之史籍,遼金于宋取予,俱有可考,即蒙古之取于明者,亦有定規。” ……
增編清朝官方史學之研究 作者簡介
喬治忠,天津市人,1949年生。歷史學博士,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史學史的研究和教學,致力于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的學科建設工作。退休后,受聘為廊坊師范學院特聘教授。曾三次到日本早稻田大學、立教大學做交換研究員,進行專題研究。撰有《清朝官方史學研究》、《中國官方史學與私家史學》、《中國史學史》、《增訂中國史學史資料編年》(合作)、《清代官方史學與私家史學相互關系研究》等著述十余部,發表學術論文170多篇,在本學科研究中取得顯著成果。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