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廣州好教育叢書•好教師系列英語索途:一位英語教師的求索之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35469
- 條形碼:9787303235469 ; 978-7-303-2354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進廣州好教育叢書•好教師系列英語索途:一位英語教師的求索之路 本書特色
在廣東省“建設全國南方教育高地”全面提速的形勢下,廣州基礎教育涌現出一批成長迅速、聲譽卓著的優秀學校和特色學校,以及許多師德表率。這些學校和教師在基礎教育領域內創造了具有廣州特色的先進教育經驗!逗媒逃盗袇矔饭30本,擬從廣州基礎教育學校、一線中小學教師、校長中各遴選出10位,及時總結、提煉與升華已形成的經驗、做法和思路,對當前的教育改革與實踐具有重大的宣傳、引領和導向作用。
走進廣州好教育叢書•好教師系列英語索途:一位英語教師的求索之路 內容簡介
在廣東省“建設全國南方教育高地”全面提速的形勢下,廣州基礎教育涌現出一批成長迅速、聲譽卓著的很好學校和特色學校,以及許多師德表率。這些學校和教師在基礎教育領域內創造了具有廣州特色的優選教育經驗!逗媒逃盗袇矔饭30本,擬從廣州基礎教育學校、一線中小學教師、校長中各遴選出10位,及時總結、提煉與升華已形成的經驗、做法和思路,對當前的教育改革與實踐具有重大的宣傳、引領和導向作用。
走進廣州好教育叢書•好教師系列英語索途:一位英語教師的求索之路 目錄
引言
**章 投石問路
一、教學在生情研判中另辟蹊徑
(一)對比高低忐忑不安
(二)另辟蹊徑從“零”抓起
二、讀音在知識錘煉中夯筑
(一)母語造就聽說領先
(二)磨耳練口錘煉拼讀
(三)音頻磨耳操練讀音
(四)反饋補救課標領航
三、拼讀在形音關聯中融會
(一)在拼讀中喚醒語音意識
(二)在字母中融會“形變”
(三)在音標中熟識“音變”
(四)在劃分中領悟音節
(五)在拓展中增進技能
(六)在園地中爭芳斗艷
四、效果在研教促學中顯現
(一)貼近環境構思設計
(二)設計表達收獲好評
(三)反思教學撰發論文
第二章 重構課堂
一、課程改革在課堂展評中實施
(一)課堂模式:“兩展兩評”
(二)課堂模式的內涵
二、教學理念在展評模式中構建
(一)教學理念:促思融會
(二)學習范式:獨立學習、小組學習、全員學習
(三)教學策略:創設語境、激發思維、引領拓展
三、展評模式在反思實踐中拓展
(一)課程改革模式的反思
(二)課程改革模式的拓展
四、優秀案例在學習范式評議中生成
(一)目標在備考構思中定位
(二)“家庭價值觀”在導學課堂中評議
(三)教學效果在過程描述中反思
第三章 教法新生
一、文本練讀法在導學演示中鑄就
(一)意群錘煉法概述
(二)文本練讀法導讀
二、文本練讀法在案例實施中詮釋
(一)文本是語言、文化、思維的交互體
(二)文本練讀法在導學中實施
三、語言思維在知識演練中錘煉
(一)搜索與定位:錘煉“資源導向式思維”
(二)整合與關聯:錘煉“目標導向式思維”
(三)話題延伸詞句拓展
四、育人功能在文本讀寫中滲透
第四章 教研一貫
一、教研能力在課程改革中提高
(一)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
(二)教學改革成效展望
二、閱讀技能在多維評價中構建
(一)回答法
(二)正誤排除法
(三)完形填空法
(四)信息填空法
(五)列表法
(六)配對法
(七)翻譯法
(八)討論/辯論法
(九)復述法
(十)排序法
(十一)文本結構法
(十二)多項選擇法
三、語言思維在詞、句、篇表達中轉化
四、詞塊在詞句整合關聯中鞏固
(一)透視詞語領悟搭配
(二)整合詞塊透視規律
(三)文本構建活學活用
(四)理論支撐
(五)教研成果
五、雙語思維在書面表達中錘煉
(一)寫作備考模式的創建
(二)寫作備考模式案例
六、高考素養在學習探究中獲取
(一)認識高考的導向性原則
(二)了解高考的目標要求
(三)處理好高考與教學的辨證關系
(四)高考英語的內涵與外延
七、高考成效在“補齊短板”中贏取
八、育人元素在試題命制中滲透
(一)命題依據社會背景
(二)命題融人生活元素
(三)“關愛主題”貫穿命題
九、英語“易”性在探索中領悟
(一)識“易”性化難為簡
(二)化難為易突破英語語言關
十、英語技能在刻意練習中獲取
(一)語象境界刻意練習
(二)入境學語柳暗花明
(三)創意課堂激發思維
(四)外教進課堂學生體驗英語
第五章 空谷微響
一、殊榮在群英追求中獲得
(一)追昔:感慨良多
(二)撫今:重任在肩
(三)期許:馬不停蹄
二、精英評說在靜思中品味
(一)學校的評價
(二)校長眼中的我
(三)學界的贊揚
(四)學生心目中的我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走進廣州好教育叢書•好教師系列英語索途:一位英語教師的求索之路 作者簡介
馬玉湖,男,廣州市增城區荔城中學英語高級教師,著有《百思英語高中英語寫作導與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高考與英語教學的辯證關系,發表于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