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扎呼泰媽媽 本書特色
《扎呼泰媽媽/滿族口頭遺產傳統說部叢書》講述孝莊皇后為皇太極圍攻林丹汗等重大斗爭獻計獻策。皇太極駕崩后,孝莊皇后臨危不懼,左右逢源,使自己兒子福林順利登基繼承大寶,并輔佐順治、康熙兒孫兩代皇帝,力行改革,為后來的康乾盛世打下堅定基礎。感情至深,情感表達的很到位,而且比較有教育意義。讀者會很喜歡看到關于歷史方面的書籍,也能對歷史人物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和剖析。《扎呼泰媽媽/滿族口頭遺產傳統說部叢書》讓人讀來意猶未盡,讓我們一起走進古人的世界去探索遨游吧,預計會有一個很好的社會口碑。
扎呼泰媽媽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孝莊皇后為皇太極圍攻林丹汗等重大斗爭獻計獻策。皇太極駕崩后, 孝莊皇后臨危不懼, 左右逢源, 使自己兒子福林順利登基繼承大寶, 并輔佐順治、康熙兒孫兩代皇帝, 力行改革, 為后來的康乾盛世打下堅定基礎。感情至深, 情感表達的很到位, 而且比較有教育意義。讀者會很喜歡看到關于歷史方面的書籍, 也能對歷史人物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和剖析。
扎呼泰媽媽 目錄
開篇
天之驕子
智滅林丹汗
同舟共濟
母儀天下
巧斷無頭案
滿漢通婚
福臨親政
后記
扎呼泰媽媽 節選
《扎呼泰媽媽/滿族口頭遺產傳統說部叢書》: 主人每日做佛事功課與休息、安眠、用餐,等等,均與喇嘛有關,一生一世永遠與誦經拜佛的喇嘛僧人同眠共宿,意思是佛永在身邊,佛永在心間,一生吉祥,萬難全無。蒙古各個名貴望族,皆然如此。 覺識大法師就是塞桑之父莽古斯王爺舍銀收下的草原棄嬰,送入甘珠爾廟中成為佛祖收留下來的一個小喇嘛,剃度超塵,終生為佛祖勞碌獻身。六歲時甘珠爾廟大喇嘛將他賞賜給塞桑臺吉的神堂,為科爾沁草原、為博爾濟吉特氏家族終生祈福,成為住宅守院的捻香小喇嘛。莽古斯老王爺向甘珠爾廟大喇嘛跪求小喇嘛的佛號,佛祖恩賞,賜“覺識”二字的名諱。于是,小喇嘛從此有了覺識喇嘛的名諱。覺識小喇嘛一生嚴謹、勤勉、潔守、坦蕩磊落,恪守佛規,不貪不欲,不色不沾,雖年已八旬,但仍然是鶴首童顏,心智聰穎如少年,憶起昨日故事,猶在今日,歷歷在目,一覽無余。 世祖在世時,喜見太后隨行之覺識大法師,詩文禮儀句句背詠,口若懸河,萬分驚悅,特賜“崇德育文大喇嘛”封號,以彰其德智。故此,在覺識大法師之上,又加崇德育文大喇嘛佛號,傳詠至今。覺識大法師隨管事媽媽一同進宮,奉侍太宗,又隨管事媽媽一同撫育世祖,榮登大寶,又一同撫育圣祖,直至管事媽媽在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薨。管事媽媽的豐功偉績全在崇德育文大喇嘛——覺識大法師的英慧記憶之中。奉圣祖之命,思親時覺識便詠頌一事,以慰圣心。圣祖聆聽覺識大法師的頌贊,方使淚止而悄然入寢。圣祖常言,朕童齡幼小常偎祖母懷中,啼哭偎鬧而祖母不厭,親呢備至,拭淚中朕已甜睡矣。 管事媽媽生于大明萬歷四十一年春二月初八日。管事媽媽誕生之日,可是很不尋常,正是各部落征戰、明與建州女真矛盾尖銳的時刻。你聽我朱伯西慢慢道來。 咱們先說說遼東形勢,千里曠野,正逢群雄逐鹿,烽煙四起,兵戈鐵馬征殺不寧之時。逞霸一隅者,除有京師的大明王朝,第十三個皇帝朱翊鈞臨政之時,整個遼東當時雖然各個州縣皆由大明政權管轄,但是各地動亂紛爭,可以說是“達爺成千,扈倫成百”,紛紛舉旗各自稱王,其中遼東的建州*為突出。以努爾哈赤父子為首的建州部于萬歷十一年,以父祖“十三副遺甲”起兵,明廷懼怕,竭力安撫。明皇賜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封努爾哈赤為建州左衛都指揮使。不久,明廷又封努爾哈赤為建州左衛都督僉事。縱然如此,努爾哈赤仍于萬歷十九年遣兵爭奪長白山鴨綠江部,葉赫、哈達、輝發部皆受建州兵馬的大兵威脅,使明廷震懾。明廷在東北遼東廣寧(北鎮)的總兵官,也無法抵御建州兵馬,連連換將,日日惶惶不安。 明廷在無計可施之下,派人到葉赫部面見葉赫部貝勒布寨。明廷出銀兩,由他組織聯軍,與建州部努爾哈赤決一雌雄。葉赫當時也時時受到建州部的襲擾和搶掠人畜財產,也認為建州部是心頭大患,也有決心組織力量反擊建州部兵馬的猖獗之勢。于是,明廷、葉赫、哈達眾位首領都想到了要想打敗建州部的努爾哈赤,就必須聯合一致共同對付建州部。這些首領還清醒地看到,要想打敗建州部,光靠明軍、葉赫、哈達、輝發的聯合還遠遠不夠,必須把東北地方*彪悍的西部大草原的蒙古力量給說通和調動起來。 ……
扎呼泰媽媽 作者簡介
富育光,滿族,1933年5月生,黑龍江省愛輝縣人,長春師范大學薩滿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吉林省民族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員。長期致力于薩滿文化調查與研究,先后組織拍攝10余部薩滿教錄像片,積累了豐富的薩滿教田野調查資料。主持 社會科學基金課題2項。出版《薩滿教與神話》(1990)、《滿族薩滿教研究》(合著,1991)、《薩滿教女神》(含著,1995)、《薩滿論》(1999)、《富育光民俗文化論集>和《薩滿藝術論》(2009)等學術著作,發表論文90余篇。出版<薩大人傳》(上、下)、《飛嘯三巧傳奇》(上,下)、《東海沉冤錄》(上、下)、《雪妃娘娘和包魯嘎汗》、東海薩滿史詩《烏布西奔媽媽》等滿族說部11部,計600余萬字。自1993年起享受 特殊津貼。2007年,獲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文藝成就獎;2008年,獲吉林省政府第九屆長白山文藝獎成就獎。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