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漢文學史小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64013
- 條形碼:9787542664013 ; 978-7-5426-640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文學史小講 本書特色
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梁實秋他身體瘦弱,但是我知道瘦弱的身體內,曾經有如何熾熱的光,照亮了蒼白年代里多少幽閉孤憤的心靈。——龍應臺
漢文學史小講 內容簡介
我國廣大眾民,歷目前許多民族都有過輝煌燦爛的文學創作,但比較而言,漢民族語言文學的創作不僅成就突出,而且一直處于發展壯大之中,這在世界文明史中也是個奇跡。漢語言文學從殷周以來成為大江南北、黃河兩岸各邦國使用的語言文字,而且至此之后每一時代民族都擁有輝煌的文學創作。其原因是相當復雜的,自是得益于漢民族的不斷壯大,或者說,得益于歷目前蠻族的不斷歸化。這種歸化的文學影響,至少產生三個方面的結果:首先是增加了漢文學的作者;其次是豐富了漢文學的創作;再次是或多或少改變著漢民族的一些精神。本書的作者主要就這三個方面的內容展開了具體詳細的闡述。并更一步指出,雖然傳統漢文學缺少西方意義上的崇高和悲劇,但是漢民族傳統文化有西洋所罕見的高雅的風格。
漢文學史小講 目錄
**節 漢文學的壯大
第二節 漢文學的追求
第二講 諸神之興亡
**節 諸神的產生
第二節 諸神的故事
第三節 諸神的廢替
第四節 諸神的精神
第三講 六經與諸子
**節 六經的地位
第二節 六經的文采
一 《周易》
二 《尚書》
三 《詩經》
四 《春秋》
第三節 漢文學之父
第四節 諸子文源流
第五節 孔孟荀之文
第六節 老莊韓之文
第四講 屈原與辭賦
**節 辭賦的源流
第二節 屈原的自救
一 屈原的生平
二 屈原的理想
三 屈原的創作
第五講 史遷與史傳
**節 史傳的源流
第二節 史遷的愛奇
一 史遷的生平
二 史遷的文采
第六講 陶潛與隱逸
**節 隱逸的源流
第二節 陶潛的風流
一 陶潛的生平
二 陶潛的創作
第七講 庾信與駢文
**節 駢文的源流
第二節 庾信的鄉關
第八講 李杜與詩歌
**節 文人詩源流
一 唐以前的詩
二 唐王朝的詩
三 唐以后的詩
第二節 李白與杜甫
一 李白為誰雄
二 杜甫老更狂
第九講 韓愈與古文
**節 古文的源流
第二節 韓愈的新變
……
第十講 蘇東坡與詞
第十一講 關漢卿與戲曲
第十二講 曹雪芹與小說
漢文學史小講 節選
《漢文學史小講》: 這種人格顯然是很不容易達到的,所以直到現在,也常受到一些人的推崇。不過,既然是在“天尊地卑”下強調“與天地合其德”,也就很難在思想方法上逃出尊卑等級意識的桎梏。這也是《周易》思想上的局限,乃是無法諱言的! 《渡袝贰 渡袝肥俏覈荨⑾摹⑸、周四代記言散文的選編,包括《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部分。其中《虞書》《夏書》近于傳說,《商書》《周書》更近于信史。這四種文獻本來各自單行,大概西周末已有所匯編。據說孔子為方便教學,曾從中挑選了一百篇編成了《書》經。因為所記多“上古帝王之事”,故而漢人又稱其為《尚書》。 始皇焚書時,其博士山東人伏勝將《尚書》藏之于壁。及漢興,壁中《尚書》卻只剩二十八篇,伏勝遂以之教授門徒。文帝亦令太常掌故晁錯前往就學,得《虞書》兩篇,《夏書》兩篇,《商書》五篇,《周書》十九篇,分典、謨、訓、誥、誓、命六種文體,因用漢代通行的隸書寫定,故而世稱《今文尚書》。宣帝時,有河內女子毀老屋,又發現一篇《泰誓》,為朝廷采信,增人《今文尚書》。又,景帝時,魯恭王欲毀孔子故居以擴展其宅院,不意在毀壞的墻壁中發現一批先秦古籍,世稱“孔壁中書”。其中亦有《尚書》,較伏勝所傳多十六篇,因用先秦籀文寫成,習稱《古文尚書》。可惜,此書雖經孔安國整理,卻未能由朝廷設立博士官加以傳授。西晉末年,更因戰亂丟失。東晉初,豫章內史梅賾獻《古文尚書》五十八篇,其中三十三篇的內容為今古文所共有。此書有孔安國序及注,然宋以來就有人懷疑此書非安國整理之本。不過,即使屬于偽造,此書也頗有思想史及語言訓詁方面的價值,不可輕廢! 渡袝吩谒枷肷系淖非,主要就是《堯典》贊美堯的四個字:“協和萬邦”,而其方法主要是敬天保民。在周公之前,比較側重敬天;在周公之后,則比較側重保民。如《西伯戡黎》載:“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王曰:‘嗚呼!我生不有命在天?’”而周公則不然,《君奭》載周公向召公自明心跡,乃謂:“天不可信!睋盾髯印と逍А份d,武王進軍牧野時,至汜而水泛,至懷而城塌,到共頭而山巖崩落,霍叔十分恐懼,對伐紂一事,發出“無乃不可乎”的疑問,而周公則反駁說:“(殷王紂)刳比干而囚箕子,飛廉、惡來知政,夫又惡有不可焉!” 《尚書》的文辭,代表了早期散文的書寫風格。由于書寫材料笨重不便,我國散文大概從一開始就與口語拉開距離,形成了精粹簡練的文言。由于是從口語提煉而來的,而且年代久遠,《尚書》的語言就難免與后人有些隔膜;而伏勝傳書時,年過九旬,口齒不清,又由其女轉述給晁錯,晁錯與伏勝父女鄉音不同,所以錄寫之時更不能不有訛誤,職此之故,《尚書》便很難讀。韓愈說“周誥殷盤,佶屈聱牙”,確是實情。但后世有不少人模擬《尚書》的語言,一味追求古奧莊嚴的格調,卻是不對的。因為《尚書》中也有一些較為平易的文辭,如《盤庚》所謂“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所謂“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所謂“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至今也還是生動的語言。可見,古奧原不是《尚書》時代的人所有意造成的,后世文人因為以文名世,有時好以艱澀之文自抬身價,那實在與《尚書》時代的圣賢們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 【臀膶W描寫來說,一般認為《尚書》的成績是不大的。其中較受推重的是《盤庚》《無逸》《秦誓》三篇,一般認為它們分別代表了商、西周和春秋時期記言散文的發展成就!侗P庚》是盤庚遷都前對族眾、大臣和國人的動員辭,結構比較完整,議論也很有力!稛o逸》是周公訓誡成王要力行勤儉之辭,已開始注意議論的層次!肚厥摹肥轻胖畱鹗『螅啬鹿臋z討辭,文章圍繞用人的原則反復陳說,已能將議論和情感深入結合在一起,是《尚書》中*動人的篇章。 ……
漢文學史小講 作者簡介
王志,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人。1993年至2000年在吉林大學中文系學習,獲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并留古代文學教研室任教。2002年至2006年,在吉林大學古籍所學習并獲歷史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先秦兩漢文學與史學的研究,曾在北大《國學研究》、香港《九州學林》、臺北《鵝湖》等刊物上發表《孔子先世流亡事跡考》等論文多篇。著有《周代詩歌制度與文化研究》、《(東周列國志)注》、《百年屈學問題疏證》、《屈賦論箋》、《楚辭評注》等書籍。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和國家杜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各1項。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