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11輯邏輯大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68772
- 條形碼:9787100068772 ; 978-7-100-06877-2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11輯邏輯大全 內容簡介
奧卡姆著的《邏輯大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是一部邏輯學巨著。本書主要包含詞項理論和命題理論兩方面內容。具體一些說,在詞項部分,奧卡姆探討了范疇詞與助范疇詞,探討了屬、種、種差等謂詞,還探討了指代理論。在命題部分,奧卡姆探討了模態命題和非模態命題。這兩部分內容很好重要。除了它們本身的重要性以外,它們還構成中世紀其他邏輯理論,比如三段論、模態理論、推論、不可解命題等等理論的基礎。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11輯邏輯大全 目錄
1.論一般詞項
2.論詞項的三種含義
3.論聲音表達的詞項和思想中的詞項的相應性
4.論范疇詞和助范疇詞
5.論不是同義詞的具體的名和抽象的名
6.論是同義詞的具體的名和抽象的名
7.對抽象的名和具體的名的正確說明
8.論具體的名和抽象的名的第三種方式
9.論具體的名和抽象的名的第四種方式
10.論含蓄的名和絕對的名
11.論**指定的名和第二指定的名
12.論**意向的名和第二意向的名
13.論一義詞項和多義詞項
14.論普遍的東西
15.普遍的東西不是心外的東西
16.駁斥司各托對普遍的東西的說明
17.回答反對意見
18.論一般的五種普遍的東西
19.論個體
20.論屬
21.論種
22.論種和屬的比較
23.論種差
24.論固有屬性
25.論偶性
26.論定義
27.論描述
28.論描述定義
29.論被定義項
30.論主項
31.論謂項
32.論固有和在之中
33.論意義
34.論劃分
35.論整體
36.論對立
37.論感受
38.論是
39.論
40.論范疇
41.論范疇的區別
42.論實體
43.論實體的特性
44.針對現代人的觀點論量
45.回答反對意見
46.論量這個范疇中的東西
47.論量的特性
48.論符合一般意見的量
49.論符合亞里士多德觀點的關系
50.代表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的論證
51.回答反對意見
52.論關系范疇中的東西
53.論關系詞的特性
54.論符合其他人意見的關系
55.論質這個范疇
56.論根據其他人意見的質
57.論活動
58.論遭受
59.論何時
60.論何處
61.論狀態
62.論具有
63.論指代
64.論指代的劃分
65.論必須如何區別詞項的指代
66.回答反對意見
67.論實質指代
68.論簡單指代
69.論人稱指代
70.論人稱指代的劃分
71.論確切指代的規則
72.回答反對意見
73.論僅僅模糊的指代
74.論模糊和周延的指代
75.帶有“開始”和“兩度”這樣的表達式的問題
76.論關系詞的指代
77.論不恰當的指代
下篇 命題
1.論命題的一般分類
2.單稱非模態命題的真所要求的條件
3.不定命題和特稱命題的真所要求的條件
4.論全稱命題
5.論符號只涵蓋兩個事物的全稱命題
6.論符號涵蓋了整體部分(即帶有“整個”這個符號)的全稱命題
7.論過去時和將來時命題
8.如何發現一個其端項之一處于間接格的命題何時為真何時為假
9.模態命題的真所要求的條件
10.論沒有格式的模態命題
11.論形式是直言的而等價于假言的命題
12.論含有否定、缺失和不定詞項的命題
13.論含有與不定詞項不等價的缺失詞項出現的肯定命題
14.論設定了現實中沒有東西與之相應的虛構事物的命題
15.論含有“who”這個代詞的直言命題
16.論重疊命題
17.論排他命題
18.論例外命題
19.論含有動詞“開始”和“停止”的命題
20.論含有動詞“成為”的命題
21.論現在時非模態命題的換位
22.論過去時和將來時非模態命題的換位
23.論不是簡單直言的命題的換位,即排他命題、重疊命題、例外命題等等的換位
24.論必然命題的換位
25.論可能命題的換位
26.論不可能命題的換位
27.論或然命題的換位
28.論或然命題通過對立的質的換位
29.論并非被每個人都承認是模態的模態命題的換位
30.論假言命題及其性質
31.論條件命題
32.論合取命題
33.論析取命題
34.論原因命題
35.論時間命題
36.論地點命題
37.論聯結詞或副詞置于兩個詞項之間的命題
出版后記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11輯邏輯大全 節選
《邏輯大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普遍的東西并不是一種存在于特殊的東兩之中但不同于特殊的東西的心外的實體,這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顯然的。盡管如此,仍然有人要說,普遍的東西以某種方式在心靈之外并且在特殊的東西之中;而且,一方面他們不想說普遍的東西確實與特殊的東西不同,另一方面他們說普遍的東西與特殊的東西是形式不同的。這樣,他們說在蘇格拉底中有人的性質,這種人的性質由于一種個體差異而縮略為蘇格拉底,但是這種個體差異與人的性質不是現實上不同的,而只是形式上不同。這樣,盡管不是有兩種東西,一種東西在形式上卻不是另一種東西。 我看不出這種觀點是站得住腳的。 首先,在創造物中,絕不能有任何心外的區別,除非有不同東西;因此,如果性質和差異之間有任何區別,它們就必然確實是不同的東西。我以下面的三段論證明我的前提:性質不是與自身形式E不同的;這種個體差異與這種性質是形式上不同的;所以,這種個體差異不是這種性質。 而且,同一個實體不是既普通又專門的,但是在他們看來,個體差異足專門的,普遍的東西是普通的;所以,任何普遍的東西都不等同于個體差異。 而且,對立的東兩不能歸為同一個創造出來的東西,但是普通的和專門的是對立的東西;所以,同一個東西不是既普通又專門的。盡管如此,如果個體差異和普通性質是相同的東西,仍然會得出那個結論。 而且,如果普通性質是與個體差異相同的東西,那么有多少個體差異,就會有多少普通性質;結果,這些性質都不會是普通的,但是各種性質都會專門屬于它與之等同的差異。 而且,每當一個東西不同于另一個東西時,它要么憑借自身,要么憑借自身固有的某種東兩與那個東西相區別。現在,蘇格拉底的人性是與柏拉圖的人性不同的東西;所以,它們是憑借自身相區別,而不是憑借加給它們的差異相區別。 而且,根據里里士多德的觀點,不同種的東西也不同數,但是人的性質和驢的性質憑借自身是不同種的;所以,它們憑借自身是不同數的;所以,它們各自憑借自身都是數量為一的。 而且,不能屬于多的就不能謂述多;但是這樣一種性質如果確實是與個體差異相同的東西,那么就不能屬于多,因為它不能屬于任何其他特殊的東西。這樣,它不能謂述多;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它就不能是普遍的東西。 ……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推拿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