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和氏璧解謎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24016
- 條形碼:9787122324016 ; 978-7-122-3240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和氏璧解謎 本書特色
本書通過具體分析中國古代歷史上已有的關于和氏璧的文獻史料,對當時社會政治、經濟、外交、重大歷史事件及人物的綜合研究分析,結合玉璧的類型和特征、功用和寓意、形制演變、紋飾及含義、材質和產地等綜合考證,推論和氏璧的材質以及歸落何處。
和氏璧解謎 內容簡介
荊山抱玉的凄苦、和璧問世的輝煌、價值連城的顯赫、完璧歸趙的驚險,關于和氏璧的種種紛爭、故事和傳說,留下了中國歷史上有關和氏璧的一個不解之謎。
和氏璧是什么玉制成的?
和氏璧被改制成了傳國玉璽嗎?
和氏璧失蹤了還是去了哪里?
和氏璧解謎 目錄
第二章 驚心動魄的記載和撲朔迷離的傳說 / 5
第三章 璧 的結構和幾何尺寸特征 / 11
一、什么是璧? / 11
二、璧的形狀特征/ 12
三、璧的尺寸范圍 / 12
四、與璧有關聯的古代玉器 / 13
1. 圭璧 / 13
2. 璧琮 / 15
3. 玉琮 / 15
4. 玉圭 / 16
5. 玉環 / 18
6. 玉瑗 / 19
7. 玉璜 / 19
第四章 玉璧的類型 / 21
一、按玉璧的功能和用途分類 / 21
1. 禮儀用璧(禮器、禮玉) / 21
2. 裝飾用璧(佩玉、系璧) / 22
3. 陪葬用璧(葬器) / 23
二、按表面特征及制作工藝分類 / 23
1. 素面璧 / 23
2. 飾紋璧/ 25
3. 鏤雕璧 / 28
三、按璧的幾何形狀特征分類 / 28
1. 常規圓形玉璧 / 28
2. 特形玉璧 / 28
第五章 古代璧的功用和寓意 / 31
一、璧是禮器 / 31
二、璧是禮品、禮物 / 33
三、璧是佩飾 / 34
四、璧是重要的葬器 / 34
五、璧是財富的象征 / 36
六、璧的其他功能和寓意 / 37
第六章 璧的形制演變 / 38
一、新石器時期玉璧形制及其特征 / 40
1. 良渚文化玉璧形制特征/ 41
2. 紅山文化玉璧形制特征 / 42
3. 卑南文化玉璧形制特征 / 43
二、夏、商、周時期玉璧形制及其特征 / 44
三、春秋早期玉璧形制及其特征 / 48
四、春秋后期和戰國時期玉璧形制及特征 / 50
五、秦、漢時期玉璧的形制及其特征 / 54
1. 秦代玉璧概述 / 54
2. 漢代玉璧概述 / 55
六、魏晉南北朝時期玉璧的形制及特征 / 59
七、隋唐五代時期玉璧的形制及特征 / 60
1. 隋代玉器及玉璧 / 60
2. 唐代玉器及玉璧 / 61
3. 五代玉器及玉璧 / 62
八、宋、元時期玉璧的形制及特征 / 62
1. 宋代玉璧 / 63
2. 元代玉器及玉璧 / 65
九、明、清時期玉璧的形制及特征 / 68
1. 明代玉器及玉璧 / 68
2. 清代玉器及玉璧 / 71
十、近代玉璧及與玉璧相似的玉器 / 76
十一、發揚光大的當代玉璧 / 77
1. 珠寶業的作用 / 78
2. 珠寶業的發展概況 / 78
3. 珠寶玉石產業的內涵 / 79
4. 珠寶玉石的角色轉變 / 79
5. 珠寶產業基地 / 80
6. 不斷涌現出國寶級玉雕作品/ 81
7. 北京奧運會獎牌(玉璧),使玉文化發揚光大/ 83
8. 大型翡翠雕件“九龍拱璧”問世 / 87
第七章 玉璧上紋飾的含義 / 88
一、谷紋 / 89
二、乳丁紋 / 90
三、蒲紋 / 90
四、云紋 / 91
五、雷紋 / 91
六、繩紋 / 91
七、獸紋 / 92
八、龍紋 / 92
九、螭龍紋 / 93
十、夔龍紋 / 94
十一、鳳鳥紋 / 94
十二、龍鳳紋 / 95
十三、鳥紋 / 95
十四、魚紋 / 96
十五、蝌蚪紋 / 96
十六、渦紋 / 96
第八章 和氏璧玉料的材質、產地 / 97
一、關于變彩、變色等特殊現象 / 97
二、具有玉璞且有變彩效應的寶玉石 / 99
1. 具有玉璞的寶玉石 / 99
2. 具有變彩效應的寶玉石 / 100
三、和氏璧用什么玉料制成? / 101
1. 充分考慮和氏璧的寶石學、工藝學特征 / 101
2. 了解玉文化發展史上的重大變遷 / 102
3.充分考慮卞和所處時代的玉觀念 / 105
4. 充分了解卞和所處時代的用玉規定、用玉習慣 / 106
5.充分考慮楚國宮廷玉工的相玉水平 / 107
6. 對和氏璧是何種玉料的技術分析 / 108
7. 對和氏璧的綜合分析結果 / 113
四、“荊山抱玉”的荊山在何地? / 114
1. 湖北省荊山 / 115
2. 陜西省荊山 / 115
3. 河南省荊山 / 115
4. 安徽省荊山 / 115
五、關于和氏璧的價值評估 / 116
第九章 和氏璧不可能改制成秦璽——傳國玉璽 / 119
一、璧的結構和尺寸不可能改制成璽 / 119
二、秦璽的尺寸與形狀 / 123
三、詐術、迷術及概念模糊等原因造就了千古迷陣 / 124
四、歷代封建統治者散布歷史迷霧的用心所在 / 128
五、國之重寶——玉璽 / 129
1. 璽印的概念及歷史沿革 / 129
2. 各個時期璽印概況 / 130
3. 玉璽的功用及象征意義 / 131
4. 寶、璽、印、章的區分 / 132
5. 歷史上著名的璽印 / 134
六、制作秦璽——傳國玉璽的材料 / 139
第十章 和氏璧歸落何處 / 140
一、推理依據 / 140
二、推論 / 143
三、結論 / 143
四、建議 / 143
后記/ 146
參考文獻 / 149
和氏璧解謎 作者簡介
戴鑄明,云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教授級高工,珠寶翡翠專家,玉文化學者。云南省珠寶玉石飾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創始人之一,《中國寶玉石》雜志社編委,云南省地質學會寶石專業委員會委員,亞洲珠寶聯合會副會長。多年來,一直堅持珠寶科研、科普和教學工作,堅持科研和市場需求相結合,在普及珠寶科技與文化知識方面貢獻卓著。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