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倡導青少年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故事:自由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803745
- 條形碼:9787516803745 ; 978-7-5168-037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倡導青少年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故事:自由篇 內容簡介
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主編的這本《倡導青少年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故事(自由篇)》為配合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強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歸納了理想信念、民主法治等12個方面的內容,并用一些生動的小故事,配以名言點評,形式新穎活潑,內容豐富厚實,既深刻又通俗易懂,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是宣傳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好教材、好讀本。
倡導青少年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故事:自由篇 目錄
以詩喚自由
用音樂闡釋自由
曼德拉帶領南非走向自由
林肯拯救億萬黑奴
馬赫迪為獨立自由而戰
寧可為自由而死的斯巴達克
爭取自由獨立的雄辯家
“我有一個夢想”
為自由奮斗的無產階級旗手
圣女貞德
卡斯特羅為古巴的自由而戰
自由的倡導者
啟迪民智,積極斗爭
日心說誕生的故事
黑人奴隸杜桑
杰斐遜起草《獨立宣言》
廢君主建共和
自由的火焰不能熄滅
為自由夢想飛翔
為爭取自由抗日
為自由追隨革命
寧死不從敵命
伏契克拒絕引誘
“住到農民中間去”
“我要寫”
“在藝術的牢獄里過你的一生!”
絕食換自由
一首《囚歌》彰自由
革命到底,決不回頭
為了自由,攻堅克難我為先
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
北伐先鋒銘刻“主義之花”
“爾琢的犧牲,挽救了革命”
遵義城下灑熱血
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
人們對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鐵面無私斷案
護法斬外甥
霍光輔政為公
為民伸張正義
公而忘私的名臣
孔琳之明憲直法
陸杲不畏強御
以身殉國的剛直法吏
懲子不虧法
薛存誠持憲用則
斬子為公
法無二門的進士
不為勢力所屈的御史
秉公守法的循吏
鐵面懲權貴的清官
薛允升抗命斬太監
子文辦案
蓋勛的公與私
用思想詮釋自由
追求思想自由的圣人
寧做自由之龜
在哲學世界里徜徉
古典哲學的創始人
孟德斯鳩棄職轉著述
智哲的改革政治家
集大成的民主立憲者
主張廢除契約的民主主義者
黑格爾的哲學
廣收門徒傳授學術
遭嫉妒而死的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人的存在是自由的
授徒講學,潛心學術
超人的哲學思想
伏爾泰投身啟蒙運動
與世界很難和諧相處
柏拉圖的“理想國”
疑古問孔,旨在唯物
探索多門學科的亞里士多德
我思故我在
否認“君權神授”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
維新救國
教義創立的修佛王子
道教之祖
游學向佛的玄奘
潛心修行的禪宗
瑞恩的井
投向己方籃筐的進攻
閑話提升了收視率
堪比黃金的火車拐彎處
保持愿望的五十年
孔子育徒的故事
“背越式”跳高
一個青年的杰作
聰明的費爾夫
用畫筆描述心靈世界
追求自由的藝術
倡導青少年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故事:自由篇 節選
【故事】 反英武裝大起義的著名領袖馬赫迪1844年出生在 蘇丹棟古拉省拉 巴卜島一個貧苦的阿拉伯造船工人家庭,他從小就沒 有父親,和幾個哥 哥在尼羅河上游過著流浪生活。19世紀70年代的蘇丹 ,在英國殖民者 和埃及封建主的雙重壓迫下,人民生活極為痛苦。家 境的清貧,民族的 災難,在艾哈邁德幼小的心靈里打下很深的烙印。他 同情民眾疾苦,仇 恨外國統治者。 艾哈邁德從兒童時代起就很想讀書,終于找到一 個機會,在一所 古蘭經學校求學。他發奮學習,成績經常名列前茅。 艾哈邁德是一個 具有反抗精神的年輕的伊斯蘭教教士。據傳,有一次 他公開拒絕吃學 校發給學生的口糧,因為他認為這些口糧是政府從窮 人那里橫征暴斂 得來的,直到教師向他保證,這是自己地里種出來的 ,他這才同意就 餐。他的這一舉動,轟動了全校。艾哈邁德對現實社 會的種種腐敗弊 政更是憤憤不滿。有一次,他的師父穆罕默德·沙里 夫教長為兒子舉 行排場極為豪華的割禮儀式,艾哈邁德也參加了這次 儀式。他不滿這 種情景,當即向師父提出異議。但是,他卻因此冒犯 了師父,被革出 教門。艾哈邁德并沒有屈服,相反,更堅定了他同腐 朽勢力作斗爭的 決心。 1871年,艾哈邁德到阿巴島定居,以傳教方式在 群眾中進行宣傳 和組織工作。他通過宣講古蘭經教義,在民間宣傳樸 素的平等觀念,主 張在真主面前人人平等。他猛烈譴責一切富人、教長 、官吏和外國入侵 者的貪婪、殘暴,號召人民拒絕納稅,起來驅逐外國 侵略者。他的宣傳 深得人民的擁護。 1881年8月,艾哈邁德經過長期的準備工作,利 用伊斯蘭教關于 馬赫迪(即救世主)出現的傳說,宣布自己就是“救世 主”——馬赫 迪,號召人民起來和“邪惡勢力”作斗爭,在人間建 立真正的伊斯蘭 信仰和實現人間正義。他散發宣言,公開宣布要推翻 統治階級,建立一 個“普遍平等、處處公正的美好社會”,提出“寧拼 千條命,不繳一文 稅”的口號。這個口號,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蘇 丹農民具有極大的 號召力,鼓舞他們同本國反動統治者和英國殖民侵略 者進行英勇的 斗爭。 艾哈邁德的這一行動,使反動當局極為驚恐,蘇 丹總督派人去阿巴 島,要艾哈邁德立即放棄“救世主”的稱號,停止“ 叛逆”行動。艾 哈邁德嚴正回答說:“除了受命于神的權威之外,不 承認任何權威。” 統治當局派了兩連武裝來捕捉艾哈邁德。艾哈邁德以 馬赫迪的名義,號 召人民拿起武器,進行“圣戰”。他組織了一支以農 民、手工業者為主 體的三百多人的起義隊伍,手執長矛、魚叉和棍棒, 嚴陣以待。8月12 日凌晨,當政府軍偷襲馬赫迪所在的村莊時,埋伏在 四周的起義者,出 其不意地沖殺出來,打死官兵130人。馬赫迪武裝起 義正式開始。這是 一次爭取社會解放的起義。 初戰勝利后,馬赫迪的起義隊伍轉移到地勢險要 的卡迪爾山區,建 立根據地。接著,他向各地派密使、發書信進行廣泛 宣傳鼓動,號召均 貧富,反壓迫,趕走英國侵略者。 反動派為消滅起義者,多次派重兵“圍剿”卡迪 爾山區,均遭慘 敗。1881年年底,法紹達省長拉希德指揮1400多人的 “討伐軍”,前 去襲擊起義軍,結果全軍覆沒。1882年6月,一支 3500人的“討伐 軍”,在優素福·帕夏的率領下,氣勢洶洶地向根據 地撲來,結果,中 了起義軍的埋伏,又被全部殲滅,優素福當場斃命。 兩次大勝仗,極大 地鼓舞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斗志,起義隊伍迅速擴大到 15萬人。馬赫迪 率領他的主力軍,向蘇丹第二大城市烏拜伊德發起進 攻。事先,他曾派 出3名使者向該城統治者招降,均被活活絞死。統治 者的殘暴,激怒了 起義的群眾,在為戰友報仇的口號聲中,起義軍直撲 該城的西南角,馬 赫迪身先士卒,奮勇殺敵。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戰斗 ,1883年1月17 日,終于攻克了烏拜伊德城。英國殖民者驚恐萬分, 先后從埃及派遣5 萬多士兵到蘇丹參戰。這年9月,英軍11000余人,在 希克斯將軍的率 領下,侵入蘇丹,準備奪回烏拜伊德城。馬赫迪采取 了堅壁清野,切斷 后路、打進敵軍內部進行分化瓦解和設埋伏圈襲擊等 辦法,使敵軍陷入 絕境。在城南的希甘會戰中,英軍終于被馬赫迪的4 萬優勢兵力所殲, 希克斯被擊斃。此后,革命的烽火席卷蘇丹的西部和 南部,至1884年 年初,整個南部地區宣告解放。 1884年1月,英國殖民者派出老奸巨滑的戈登任 蘇丹總督,戈登 一到蘇丹,就散布謊言,說他同情蘇丹人民,將下令 給蘇丹“獨立”。 他還寫信給馬赫迪,要與馬赫迪交“朋友”,“共商 ”蘇丹大事。馬 赫迪當即回信,堅決地表示:“我是眾所期待的當之 無愧的馬赫迪, 是先知的繼承人,我無須接受你委以的……君主之任 ”,“向我們投 降,你才有生路”,表現出一個革命者崇高的民族氣 節。與此同時, 馬赫迪繼續擴大反英武裝隊伍,決心消滅戈登的軍隊 。10月22日, 起義大軍抵達距喀土穆不遠的恩圖曼城下。經過兩個 多月的鏖戰,終 于在1885年1月26日攻陷了喀土穆城,蘇丹人民的死 敵、曾經鎮壓 過我國太平天國運動的劊子手戈登,被起義戰士用長 矛刺死在總督 府前。P9-12 ……
倡導青少年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故事:自由篇 作者簡介
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是經中央編制委員會批準設立的正局級事業單位,擔負面向青少年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使命,通過網絡、影視和新媒體手段,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引導青少年,用絢麗的青春時尚凝聚青少年,用先進的網絡文化服務吸引青少年,正在成為共青團向廣大青少年供應健康向上網絡文化產品的新媒體集群平臺。 目前,中心已經形成了以桌面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特色影視產品、創意文化產業為核心的四大平臺。中心所屬的未來網是黨中央交付團中央主辦的未成年人專屬網站,承擔著為廣大未成年人提供健康向上、生動活潑、寓教于樂的網絡產品和服務的重要任務,是引導未成年人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展,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網絡主陣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