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場學習與專業化革新:職業教育教師發展路徑探新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94158
- 條形碼:9787010194158 ; 978-7-01-01941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工作場學習與專業化革新:職業教育教師發展路徑探新 本書特色
本書將國際上已然興起的、主要聚焦于人力資源開發領域的“工作場所學習”(Workplace Learning)理論研究成果及其實踐范式引入我國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特定領域,是目前國內*本系統提出并綜合運用實證研究方法研究“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問題的著作。本書認為:職業教育深化改革呼喚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路徑實現從“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范式轉換,而工作場學習與“自下而上”的教師專業化革新取向深度契合,能夠成為系統提升職業教育教師專業水平的有力杠桿;但是,目前我國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在動機、策略、環境以及績效四個維度上均存在不同表現程度的流弊,整體暴露出斷裂式、碎片化、孤立性、低層次的困境;未來,職業院校需要扎根于校本脈絡、基于系統視野和能力建構取向整體設計職業教育教師的工作場學習機制。
工作場學習與專業化革新:職業教育教師發展路徑探新 內容簡介
本書將國際上已然興起的、主要聚焦于人力資源開發領域的“工作場所學習”(Workplace Learning)理論研究成果及其實踐范式引入我國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特定領域,是目前國內**本系統提出并綜合運用實證研究方法研究“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問題的著作。本書認為:職業教育深化改革呼喚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路徑實現從“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范式轉換,而工作場學習與“自下而上”的教師專業化革新取向深度契合,能夠成為系統提升職業教育教師專業水平的有力杠桿;但是,目前我國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在動機、策略、環境以及績效四個維度上均存在不同表現程度的流弊,整體暴露出斷裂式、碎片化、孤立性、低層次的困境;未來,職業院校需要扎根于校本脈絡、基于系統視野和能力建構取向整體設計職業教育教師的工作場學習機制。
工作場學習與專業化革新:職業教育教師發展路徑探新 目錄
《工作場學習與專業化革新——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路徑探新》
目錄
**章 緒 論
**節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二節 文獻研究與啟示
一、工作場學習的相關研究
二、教師學習的相關研究
三、職業教育教師專業化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 概念架構
一、工作場學習
二、職業教育教師
第四節 研究假設和視角
一、研究假設
二、研究視角
第五節 研究思路、方法和創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創新
第二章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意涵及理論模型
**節 工作場學習的立論探源
一、情境理性知識觀:理性嵌于情境之中
二、情境性理論:認知與學習的情境屬性
三、實踐認識論:在實踐中認知
第二節 工作場學習概念的省思與再構
一、工作與學習邏輯關系的三重隱喻
二、工作場所與學習關系的反思
三、工作場學習的本質解讀
第三節 工作場學習的發生機制
一、認知需求導向的學習發生機制:認知心理學的視角
二、認知場境導向的學習發生機制:社會文化活動理論的視角
三、認知共同體導向的學習發生機制:組織行為學的視角
四、工作場學習發生機制的再認識:整合性的視角
第四節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差異表征
一、屬于成人學習,呈現顯著的自我導向性
二、源于“為教而學”,彰顯明確的專業目的性
三、賴于“實踐性知識”,散發濃厚的實踐性韻味
第五節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雙層雙翼”理論模型:一個整合性分析框架
一、傳統學習理論模型的分析和借鑒
二、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理論模型的構建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動機
**節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動機的理論探析
一、學習動機經典理論:學習動機存在多重誘因
二、成人學習動機理論:職業動機影響學習動機
三、教師學習動機理論:內外因素交互作用
四、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動機“雙驅動”理論模型:一個測量框架
第二節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動機問卷”的編制與測量
一、研究目的和技術路線
二、測量項目的收集與編制
三、問卷項目的預測與篩選
四、正式施測
第三節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動機的特征歸結與差異表征
一、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動機的基本特征描述
二、不同類別中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場學習動機的特征比較
三、不同區域中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場學習動機的特征比較
四、結論與討論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策略
**節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的理論探討
一、學習策略研究的三重取向
二、工作場學習策略的維度劃分
三、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研究的取向和結構
第二節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的訪談研究
一、訪談研究的目的和技術路線
二、訪談問題的設計和樣本選取
三、訪談資料的編碼
四、訪談研究的結果與分析
第三節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的結構模型探索
一、“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問卷”的編制與測量
二、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結構的探索性分析
三、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結構的驗證性分析
第四節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的特征歸結與差異表征
一、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的基本特征描述
二、不同類別中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的特征比較
三、不同區域中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的特征比較
四、結論與討論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環境
**節 “工作場為學習場”隱喻的邏輯:三重視角
一、管理學視角:工作場所是人力資源開發的絕佳場域
二、心理學視角:工作場所為學習提供“文化制品”
三、人類學視角:工作場所提供人們在實踐中參與或共同參與的機會
第二節 學習環境的理論視閾
一、學習環境意涵的多重解讀
二、學習環境研究的三重取向
三、學習環境的已有測量工具
第三節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環境問卷”的編制與測量
一、研究目的和遵循原則
二、問卷項目的收集
三、問卷項目預測與篩選
四、正式施測
第四節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環境的特征歸結與差異表征
一、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環境的基本特征描述
二、不同類別中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的特征比較
三、不同區域中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的特征比較
四、結論與討論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績效
**節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的理論探討
一、工作場學習績效的內涵演繹
二、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的研究視角
三、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的模型建構:“宏觀知識論”的視點
第二節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問卷”的編制與測量
一、研究目的和技術路線
二、問卷項目的收集
三、問卷項目預測與篩選
四、正式施測
第三節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的特征歸結與差異表征
一、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的基本特征描述
二、不同類別中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的特征比較
三、不同區域中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的特征比較
四、結論與討論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學習環境與學習績效的關系
**節 工作場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學習環境與學習績效的關系假設
一、工作場學習動機與學習績效的關系假設
二、工作場學習策略與學習績效的關系假設
三、工作場學習環境與學習績效的關系假設
第二節 工作場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學習環境與學習績效關系的檢驗
一、工作場學習動機與學習績效關系的檢驗
二、工作場學習策略與學習績效關系的檢驗
三、工作場學習環境與學習績效關系的檢驗
四、結論與討論
第三節 工作場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學習環境與學習績效關系的 個案比較
一、個案學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的量化比較
二、個案學校教師工作場學習動機的比較
三、個案學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的比較
四、個案學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環境的比較
五、個案比較的發現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職業教育教師有效工作場學習的機制
**節 系統優化——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有效表征及其機制模型設計
一、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有效表征
二、職業教育教師有效工作場學習的整合機制模型設計
第二節 內在激勵——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動機催生機制
一、“境界向上”:塑造職業院校學習愿景催生組織學習動機
二、“眼睛向下”:創新職業院校工作設計催生個體學習動機
第三節 行動學習——工作場學習中職業教育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
一、“做中學”——職業教育教師作為“行動性實踐者”
二、“反思中學”——職業教育教師作為“反思性實踐者”
第四節 組織學習——工作場學習中職業院校組織知識生成機制
一、“向經驗教師學習”: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中的個體互動
二、“在共同體中學習”: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中的團隊互動
第五節 生態調節——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環境優化機制
一、“以學習為中心”: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理念
二、“生態制度”: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制度
三、“學習共同體作為學習環境”: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文化
第六節 知識管理——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提升機制
一、“生活史敘述”:職業教育教師個體知識管理機制
二、“創建學習型學校”:職業院校組織知識管理機制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結 語 尋求職業教育教師專業化革新的新意義
附 錄
附錄1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問卷
問卷A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動機問卷
問卷B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問卷
問卷C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環境問卷
問卷D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問卷
附錄2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訪談提綱
展開全部
工作場學習與專業化革新:職業教育教師發展路徑探新 作者簡介
林克松,男,1984年9月出生,江西玉山人,中共黨員。2014年6月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2016年6月獲得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后證書。現為西南大學教育學部講師,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近年來,主持省部級課題2項、校級課題3項;副主編教材1本;在《教育研究》等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6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獲得重慶市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