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企業稅務籌劃-原理與方法-(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64462
- 條形碼:9787300264462 ; 978-7-300-2644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企業稅務籌劃-原理與方法-(第二版) 內容簡介
《企業稅務籌劃:原理與方法(第2版)/經濟管理類課程教材·稅收系列》從企業的角度出發,運用大量的實例,著重強調了稅務籌劃和避稅的不同之處,如何真正從稅務籌劃的角度增加企業的利潤。全書共分八章。
企業稅務籌劃-原理與方法-(第二版) 目錄
**章 稅務籌劃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企業稅務籌劃的可行性分析
**節 納稅義務的差異性
第二節 稅法漏洞
第三節 稅法盲區
第三章 稅務籌劃的原則
第四章 稅務籌劃的基本方法
**節 避免應稅收入(所得)的實現
第二節 推遲納稅義務的發生
第三節 利用關聯交易轉移收入或分配利潤
第四節 通過企業分立降低稅負
第五節 控制企業的資本結構
第五章 稅務籌劃的環節
**節 投資成立企業
第二節 組建企業(選擇公司組織形式)
第三節 為企業籌資
第四節 經營企業
第五節 企業出口
第六節 企業重組
第六章 國際稅務籌劃
**節 國際稅務籌劃的特殊性
第二節 國際稅務籌劃的工具及手段
第三節 我國企業“走出去”的稅務籌劃
第七章 反避稅
**節 政府對避稅的態度
第二節 反避稅的主要措施
第八章 轉讓定價的稅務管理
**節 關聯企業的判定
第二節 同期資料
第三節 轉讓定價方法
第四節 轉讓定價調查及調整
第五節 預約定價安排
主要參考書目
企業稅務籌劃-原理與方法-(第二版) 節選
《企業稅務籌劃:原理與方法(第2版)/經濟管理類課程教材·稅收系列》: 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通常要預測競爭對手和市場的各種變化,而在稅收管理和稅務籌劃的過程中同樣要預測政府的稅制變化。如果企業能夠預測未來稅制的變化,那么就應調整自己經營活動發生的時間,以便讓納稅義務發生在對本企業*有利的時間段。例如,若企業預測下一年企業所得稅的稅率要降低,那么一些原計劃在下一年采購的項目或開支的費用就應當提前到本年度來安排,也就是讓企業將更多的應稅所得推到第二年實現。比如我國2008年實行企業所得稅制度的改革,企業所得稅稅率由33%調到25%。作為一家企業,如果2007年能預測到這次大的稅制調整,它在2007年就應大量進行一些必要的費用開支,將一些2007年后需要的費用開支也提前花掉(當然,要在稅法允許列支的范圍內),比如加大研發費用支出,從而降低2007年的企業所得稅稅負;即使2008年或之后的費用支出水平下降、利潤率上升,但由于稅率降低,其稅負的提高可能也會低于2007年稅負下降的幅度,從兩年或多年的時間段算大賬,企業所得稅的稅負還是下降的。再如,2008年12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關于全國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70號),決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固定資產發生的進項稅額,可根據增值稅的相關規定,憑增值稅專用發票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納稅人允許抵扣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2009年1月1日以后(含1月1日)實際發生,并取得2009年1月1日以后開具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上注明的或者依據增值稅扣稅憑證計算的增值稅稅額。如果一家企業(一般納稅人)能夠預測到這個政策的變化,它在2008年就不應當大量采購機器設備,因為此時采購的機器設備不僅不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而且所發生的進項稅額也不能用于抵扣。相似的情況就是“營改增”,比如金融業一直繳納5%的營業稅,如果改繳增值稅,稅率為6%,考慮到價外稅的因素,折合成原來的營業稅稅率為5.66%;但是,如果企業有充分的進項稅額用于抵扣,其流轉稅的稅負就不會增加,甚至可能降低。所以,金融企業在即將進行“營改增”時也不應當大量外購貨物、勞務或不動產,否則“營改增”后就沒有那么多進項稅額可用于抵扣,其流轉稅的稅負很可能提高。 預測的原則不僅體現在預測稅制的變化上,還可能體現在預測企業自身經營狀況的變化上。因為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經營業績與國家的宏觀經濟是息息相關的,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企業很難獨善其身。例如,自2015年以來,我國經濟形勢面臨很大的困難,2015年前兩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均為7%,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為6.9%,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為6.8%,2016年**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為6.7%;2015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比2014年下降2.3%。在宏觀經濟失衡、國民經濟整體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企業下一年的利潤往往是下降的,甚至會出現虧損。此時,企業從稅務籌劃的角度考慮,就應當盡早購置一些設備以增加當年的折舊額,或者是把未來幾年的項目開支提前實現。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在今后發生巨額虧損的年度,折舊額和費用開支都不能有效沖減應納稅所得額。也就是說,企業在經濟形勢好的年度要多花錢,而在經濟形勢不好的年度要少花錢。至于以后年度經濟形勢的好壞,則需要企業準確地進行預測。 在稅收上體現預測的原則,還表現在“營改增”上。從2012年開始,我國在上海實行“營改增”,而后試點地區逐漸擴大;在行業上,剛開始只是在交通運輸業和六個現代服務業實行“營改增”,隨后又逐步推廣到郵政業、電信業和廣播影視業,即所謂的“3+7”(三大行業、七項服務)。從2016年5月1日開始,“營改增”進一步擴大到建筑安裝、金融保險、生活服務、銷售不動產等所有行業,實現了增值稅的全覆蓋,而營業稅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在2016年5月前,即使企業不知道全面推行“營改增”的準確日期,也應知道“營改增”在不久的將來會全面實行。這樣一來,對于那些即將實行“營改增”的企業(如建筑企業、金融企業等)來說,在稅收上需要遵循的原則就是推遲購買貨物或勞務。如果這些企業在“營改增”前外購了貨物、勞務以及不動產等,既不能取得增值稅進項稅額的發票,也不能抵扣其應當繳納的營業稅。特別是在“營改增”前,如果企業大量購買了貨物、勞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則“營改增”后企業的外購規模就會下降。這樣的采購周期與“營改增”所需要的采購周期正好相反。正是由于絕大多數企業都預測到了“營改增”,而且在此之前都停止了大規模的采購活動,因而在客觀上給經濟增長帶來了負面影響,所以國家在2016年年初就決定盡快讓“營改增”落地,并選擇了5月1日作為生效日期。 ……
企業稅務籌劃-原理與方法-(第二版) 作者簡介
朱青,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財政稅收理論、中國稅制、國際稅收、稅務籌劃及社會保障;早年曾在歐盟委員會預算司和關稅司實習,并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管理學院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系作高級訪問學者;目前還兼任中國財政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稅務學會理事和北京市稅務學會副會長;同時擔任國家稅務總局特邀評論員、國家稅務總局全國稅務領軍人才導師、國家稅務總局揚州稅務進修學院特聘教授;編著(含合著)有《稅收經濟學》《國際稅收》《企業轉讓定價稅務管理操作實務》《稅收管理》等多部稅收領域的教材。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