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漢語方言學導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484299
- 條形碼:9787544484299 ; 978-7-5444-8429-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語方言學導論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語言文字工作者,大學師生等
本書內容條理清晰,對于漢語方言學的入門讀者來說,不啻為一部非常通俗易懂的導論性書籍,對于已經在從事方言研究的學者來說,其中豐富的語料也可以為自己的研究提供不少語料支持,對于教授漢語方言學的教師來說這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門性教材,即可作為課程的主教材,也可為作為補充性內容讓學生閱讀。
漢語方言學導論 內容簡介
《漢語方言學導論》(修訂版)論述了漢語方言學的基本理論問題,包括:方言的調查、記錄、描寫及方言地理、歷史、變異、接觸、比較、文字等。本書從普通方言學的立場出發,以漢語方言的事實為素材,討論方言的理論和方法問題。由于本書的作者親自調查并且研究心得較多的是吳語,故書中舉例時也多用吳語,這可以避免用錯語料,也可使讀者多受益。
漢語方言學導論 目錄
**章緒言1
**節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1
第二節方言與普通話和書面語6
第三節漢語方言學的對象和意義9
第二章方言的調查、記錄和描寫15
**節間接調查和直接調查15
第二節發音合作人和田野工作者17
第三節方言語音的記錄和描寫19
第四節詞匯和語法的調查31
第五節漢語方言調查方法問題36
第三章方言地理38
**節方言的劃界和分區38
第二節制約方言區劃的非語言因素49
第三節方言島51
第四節方言地理演變的特點66
第五節方言地圖70
第四章方言歷史79
**節記錄古代方言的材料79
第二節漢語方言的源流及其在地域上的發展85
第三節古代方言語音的構擬98
第四節古代方言區劃的擬測109
第五節方言的歷史層次116
第五章方言變異127
**節方言變異的觀察127
第二節語流音變129
第三節方言變異的原因132
第四節方言歷史演變的原因和方式134
第五節歷史音變規律及其例外140
第六章方言接觸144
**節方言的借用145
第二節方言的萎縮和轉用148
第三節方言的雜交151
第四節方言的兼用155
第七章方言比較158
**節方言的共時比較 158
第二節方言的歷時比較169
第三節現代方言比較與方言歷史研究175
第八章方言的社會語言學研究183
**節年齡差異的調查和比較183
第二節雙言現象185
第三節社會方言188
第四節方言地名191第九章方言文字194
**節方言本字和方言訓讀字194
第二節方言雜字196
第三節方言拼音文字201
第十章方言學史概要205
**節西方方言學史述略205
第二節傳統方言學時期213
第三節西洋傳教士的方言記錄和研究218
第四節民族學者的方言記錄和研究232
第五節描寫方言學時期235
附錄一英漢對照方言學名詞243
附錄二新舊約圣經方言全譯本書目(1949年前)249
漢語方言學導論 節選
漢語方言學研究對象是漢語方言,包括漢族使用的方言和若干少數民族使用的漢語方言,例如回族和滿族,散居在全國各地,使用當地的漢語方言;浙江和福建等地的畬族所使用的畬話接近漢語客家方言。 漢語方言學不以民族的共同語——普通話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但是不排斥研究普通話的基礎方言——北方方言和標準方言(standarddialect)——北京話。 漢語方言學不僅研究地域方言,也研究社會方言。與印歐語言比較,漢語的方言非常紛繁歧異,特別是長江以南,京廣鐵路以東的中國東南部的方言更加復雜,甚至一縣之內分布數種互相不能通話的方言,如福建的尤溪和浙江的平陽。漢語方言的分歧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很大。中國的方言學,自西漢末揚雄《方言》開始至今,絕大部分方言學著作都是研究地域方言的。地域方言的研究雖然已有悠久的歷史,但是迄今尚待調查或尚未研究的方言仍然很多,各類方言的綜合或宏觀研究還很欠缺。而社會方言的調查研究則剛剛開始。 漢語方言學不僅調查、記錄、描寫和分析方言,也研究方言地理、方言歷史、方言接觸、方言演變、方言比較等問題。本書計劃在前人研究漢語地域方言的基礎上初步探討上述諸問題。 漢語方言學研究對于語言學和文化人類學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并且還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漢語方言學對語言學的意義,可以分為理論語言學、語音學、詞匯學、語法學和歷史語言學等方面來討論。 ……
漢語方言學導論 作者簡介
游汝杰,溫州人,1981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研究生)。歷任復旦大學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言文字學”學科負責人、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漢語方言學和社會語言學。曾實地調查漢語方言近百種。出版專著《方言與中國文化》(主著)、《漢語方言學導論》、《西洋傳教士方言著作考述》等十多種,發表論文近百篇,刊于《中國語文》《方言》《民族語文》《語言研究》等學術刊物。曾獲省市以上學術研究成果獎12項。曾多次到香港臺灣訪問,并出訪歐美、日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