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一宵冷雨,半世浮萍 : 納蘭容若詞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050705
- 條形碼:9787547050705 ; 978-7-5470-5070-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宵冷雨,半世浮萍 : 納蘭容若詞傳 本書特色
他,是上帝的寵兒,是一世風流、至情至性的男子。他有俊朗、瀟灑的容顏,亦有橫絕的才華;他有令世人瞠目的極好家世,他不是人間富貴花,他是這阡陌紅塵中一朵花期短暫的曇花,綻放在顯赫的天皇貴胄之家。他文武兼備,文能吟風弄月、博通經史,武亦善于搏擊、精于騎射。他是一代帝王康熙身邊的御前一品帶刀侍衛、隨身近臣,他的頭上戴著“清朝第yi才子”的美冠。 他就是納蘭容若。 他的詞堪與南唐后主李煜、北宋晏幾道相媲美,所以被稱“清代的晏小山”。他是詞壇的一座豐碑,與陳維崧、朱彝尊并稱“清詞三大家”。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評說他:“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以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周頤在《蕙風詞話》中贊譽他為“國初第yi詞手”。
一宵冷雨,半世浮萍 : 納蘭容若詞傳 內容簡介
全書以清新婉約的文字敘述納蘭容若的人生故事, 描述他那驚人的才情、凄美的愛情, 解讀他浪漫、短暫又跌宕起伏的璀璨人生傳奇。書稿以納蘭容若的生平為主線, 與詩詞賞析相融合, 為讀者講述容若的人生、交友、仕途、愛情故事, 和讀者一起分享這位人間惆悵客非同尋常的人生傳奇, 細細品味納蘭心事。
一宵冷雨,半世浮萍 : 納蘭容若詞傳 目錄
我是人間惆悵客
**章
烏衣門第:濁世翩翩佳公子
有一種愛,叫人生若只如初見
別有根芽,他不是人間富貴花
容若顯赫的貴族身世
家中少年叫成德
啟蒙,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二章
花開相愛:一生一代一雙人
驀地一相逢
相思相望不相親
瘦骨不禁秋,總成愁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
第三章
疏影臨書卷:白衣飄飄是*好的年代
十七歲,但得白衣時慰藉,一任浮云蒼犬
十八歲科考,萬春園里誤春期
十九歲,嚙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
淥水亭:野色湖光兩不分
一曲金笳:征人自是無歸夢
第四章
知音和弦:情深我自拼憔悴
郊游聯句:人生別易會常難
張見陽:把酒留君君不住
朱彝尊:知君何事淚縱橫
顧貞觀:一日心期千劫在
︽金縷曲︾:絕塞生還吳季子
第五章
白首不相離:傾我一生一世念
盧氏:十八年來墮世間
琴瑟和鳴:微云一抹遙峰
盧氏病逝:別后心期和夢杳
與光同成灰:誰念西風獨自涼
第六章
悼亡:此情已自成追憶
青衫濕遍,憑伊慰我
一宵冷雨葬名花
心向佛門:拋卻無端恨轉長
生日和忌日:三載悠悠魂夢杳
續弦:下弦不似初弦好
側室:何事秋風悲畫扇
第七章
憶江南,心字已成灰
沈宛: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幾許
夢江南:十唱江南好
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
此夜紅樓,天上人間一樣愁
第八章
天涯行役:山一程水一程
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沙
北巡,夜深千帳燈
千里赴戎機:萬里陰山萬里沙
第九章
盛年謝幕:納蘭心事幾人知
一帽征塵,留君不住從君去
曾記年年三月病
絕筆闌珊,階前雙夜合
一宵冷雨,半世浮萍 : 納蘭容若詞傳 節選
有一種愛,叫人生若只如初見 這世間,有一種愛,叫人生若只如初見。 他的前世,便是一株不染纖塵的出水蓮,他懷揣著一顆剔透的水晶心,只為了這塵世間溫暖的煙火,降臨到這個喧囂的世界。 他的一生如那年那月*璀璨的煙花,綻放在人生*美的季節。 他宛若這世間*凡俗的男子,終也沒有逃過生命的短暫輪回。他空靈若雪的心事,化在他的妙詞里,寫在愛人的睡夢中,刻在朋友無法遺忘的心坎上。 這世界,他來了;這世界,他來過。他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他的每一滴情淚,恰如他的詞里寫的那樣:“灑盡無端淚”“淚咽卻無聲”。 現代詩人徐志摩曾這樣形容他:“納蘭容若君度過了一季比詩歌更詩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櫓聲的后面,以標準的凡夫俗子的姿態張望并艷羨著他。但誰都知道,天才的悲情卻反而羨慕著每一個凡夫俗子的幸福,盡管他信手的一闋詞就波瀾過你我的一個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焰火盛開,可以催漫山的荼縻謝盡。”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他的故事以華麗開始,隨著他突然暴卒落寞地結局。在這樣一個涼風習習的初夏之夜,泡一杯清茶,品幾闋好詞,偷偷在歷史的煙波里掬一捧錦瑟流年,望一望近五百年前的過去,望一望五百年前的容若,望一望那些僅屬于他的溫柔時光。 時光,在繾綣歲月里,老了又老;時光都來不及,來不及挽留住他匆匆的腳步,來不及細細體味他的風情、他的好,*耀眼的星辰便過早墜落了。 他功名輕取,然而這些在他眼里也不過是些俗物而已。他站在金字塔的頂端,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寫下曠世的詞章。《紅樓夢》里說,男兒是泥做的骨肉,女兒是水做的骨肉。 可縱使他是泥做的骨肉,他的心里偏偏沒有那些污濁不堪的東西,也沒有八旗子弟的紈绔與奢靡。 他像極了寶玉。他的愛情,何嘗又不是“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愛而不得,有時甚至守護不了,令他愁苦萬分。 若是人生真的能夠穿越或是重生,我愿意為他,長袖獨舞,舞盡這微醺的流金歲月,抬素手,拂卻他那展不開的眉間的濃重的心事。 十七歲,但得白衣時慰藉,一任浮云蒼犬 金縷曲?再用秋水軒舊韻 疏影臨書卷。帶霜華、高高下下,粉脂都遣。別是幽情嫌嫵媚,紅燭啼痕休泫。趁浩月、光浮冰繭。恰與花神供寫照,任潑來、淡墨無深淺。持素障,夜中展。 殘缸掩過看逾顯。相對處,芙蓉玉綻,鶴翎銀扁。但得白衣時慰藉,一任浮云蒼犬。塵土隔、軟紅偷免。簾幙西風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裘典。休便把,落英剪。 容若一襲白衫,手捧書卷大踏步向著光陰走來。他飄逸,他瀟灑,他自由自在,他百世無憂,且光彩奪目。青春的笑容都是一樣的,青春的夢想也和現世的我們大致相同。他勤奮好學,這是自小養成的習慣。他又和所有的八旗子弟一樣,弓馬嫻熟,將來為國家效力,那是他心中*遠大的理想。 康熙十年(1671),17 歲的容若已經入大清*高學府國子監讀書,得到校長徐文元的器重。 少年在家時自學的知識,加上徐文元這位大清文華殿大學士、國子祭酒的栽培,容若在知識的殿堂里,貪婪地吸吮著知識的甘露。在徐文元的眼里,容若是與眾不同的,所以徐文元在他身上自然比對別的學生多費了些工夫。容若總是那么幸運,幸運得讓人眼紅。 大清建國之初,康熙親政后,大力整頓朝政,懲辦貪污,發展民生和經濟。南方的明政權還沒有完全剿滅,以平西王吳三桂為首的三藩,明目張膽和大清分庭抗禮,和大清政府的矛盾是箭在弦上一觸即發。康熙在緊鑼密鼓地備戰,計劃平三藩。 這時的明珠,官兒越做越大,已經從刑部尚書調任都察院左都御史。這一年康熙委任了兩位儒學老師,一位是徐文元,一位是明珠。論才學徐文元做帝師實至名歸,但明珠就有些差強人意,明珠文化程度并不高,可他卻是朝野中對漢文化非常精通的儒臣。 不僅如此,到了年底,康熙又把明珠調任為兵部尚書。大清政權的鞏固,得依仗著明珠這樣的人。隨著父親不斷升職,容若這位豪門的貴公子也水漲船高,成為京城炙手可熱的人物。 在明代時,很多的王公大臣、達官貴人都在京城建造私人花園,到了清代,這股風氣更盛,許多王室便瞅上了北京西郊這塊風水寶地,紛紛在那邊置辦地產,大興土木,比如舉世矚目的頤和園、圓明園、暢春園等皇家行宮苑,“三山五園”綿延西郊二十里,風景秀麗如畫。 愛新覺羅家的園林事業辦得紅紅火火,朝中王公大臣一時間紛紛效仿,也在西郊蓋起別墅,美其名曰方便坐班,實則是為了享用。明珠自然不甘落后,選了海淀西山一角,瀕臨暢春園,蓋起了自己家的別墅,并給這座依山傍水的庭院取了個美麗的名字:自怡園。容若便將自己經常和好友聚會的場所冠名為“淥水亭”,就是今天的宋慶齡故居“恩波亭”。容若時常在這里和他的布衣朋友搞詩會、辦文學沙龍。那時北京城的文學界知名人士孫承澤,也在京郊蓋了一幢別墅,并舉辦了一場文學沙龍,這便是清初著名的“秋水軒唱和”。 這一首限韻詞提到的秋水軒,便是指這些文學翹楚們聚會的地方。 孫承澤本是崇禎年間的進士,后三易其主,和容若的另一位文學家朋友,被稱“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龔鼎孳一樣,本是明朝的官員,卻先投靠李自成后降清。他官兒做得不少,先后在太常寺、大理寺、兵部、吏部等處任職,可因為幾易其主,被人瞧不起,一度被清政府劃為貳臣之列,在官場起起伏伏十幾年也沒什么大的建樹。好在他還有自知之明,便辭官,開始了優哉游哉的隱逸生活,操起了著書立說的營生,時常賞書賞畫,以文會友。 恰好這一年盛夏,清初另一著名藏書家周在浚,來北京看望孫承澤,就住在孫承澤家。兩者都是文化界的名流,又都有共同的喜好,擅長填詞。一時間引來在京的更多文化界的文人雅士紛紛造訪,大家聚集在一起,執玉杯,品美酒,寫詩填詞助興,唱和對答。“一時名公賢士無日不來,相與飲酒嘯詠為樂”,好不熱鬧。 有“海內八大家”或“八大詩家”之稱的柳州詞派盟主曹爾堪,“見壁間酬唱之詩,云霞蒸蔚,偶賦賀新涼一闋,廁名其旁”,于是在旁邊寫了首《金縷曲》。 一時間龔鼎孳、紀映鐘、周在浚、徐倬等當時名流紛紛加入唱和,用《賀新涼》詞調一連舉行了好多次唱和活動,歷時近一年。 這場轟轟烈烈的唱和,很快風靡大江南北,全國各地文人們紛紛加入,聲勢越來越大,成為當時名噪一時的文壇盛事。 當時只是一時興起,來了靈感的曹爾堪,也沒想到會這么火,他偶然的一個舉動,竟然把全國的文化名人都調動起來,掀起了中國詞史上的熱潮,甚至成為一度改變康熙初年大清文壇風氣的新引擎。 當時清初文壇的人,身份也很復雜,有大明降清的舊文人,失意的,得意的,也有清朝新貴,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社會上或文化界的名流。彼此的身份不同,處境不同,心境也不同,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周在浚就把這些來自全國各地唱和的詞篩選后選取了176 首詞結集,取名為《秋水軒唱和詞》。容若的這首《金縷曲》便是他參與唱和的作品,也是用了秋水軒唱和中所限的剪字韻。這首詞的韻腳是卷、遣、泫、繭、淺、展、顯、扁、犬、免、典、剪。 我們都熟悉那個梅妻鶴子的林逋那首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開篇“疏影”,容若就告訴我們這是一首詠梅詞。容若筆下的素潔的白梅花就在月夜綻放。嚴冬在上,愁在心頭。月色斑駁,鋪灑在花枝上,房間里的燈光反而是暗淡了些許,梅花疏朗的影子,淺淺地映在他翻開的書卷上,此時容若一身病骨、一襲白衣,端坐在書案前飽蘸筆墨,一揮而就,寫出了這首清麗哀婉的詞。掩過殘,心事裊裊,仿若都化成枝頭的花瓣,芙蓉般沉靜,鶴翎般無瑕。 多少柔情多少淚,都深埋在心間嗎?今夜他與孤獨為鄰,佇立在月夜,多少心事多少恨,都交付給過往。 他筆鋒一轉,人世間那些說不清的滄桑無常,都汩汩傾瀉于筆端。他寫道:“但得白衣時慰藉,一任浮云蒼犬。”此處白衣,是酒的意思。“浮云蒼犬”取自陳維岳的《賀新涼?自遣》:“造化小兒紛簸弄,翻覆白云蒼犬。”杜甫也有詩句:“天上浮云如白衣,須臾改變如蒼狗。” 很難想象,17 歲的朗朗少年,會有這樣滄桑的心境,都說沾染了愛情,會讓人迅速成熟甚至為愛衰老。 酒入愁腸后,他心中家國天下的重負能否卸載?棱花歲月,不過眨眼一瞬間。時光流逝,歲月沉淀,一轉身便是一個光陰的故事。
一宵冷雨,半世浮萍 : 納蘭容若詞傳 作者簡介
柳七公子,另用筆名柳如眉,山東省作協會員,天涯煮酒大V。她筆下的歷史文字優美,格調亦莊亦諧,詩詞鑒賞文筆清淅婉約有小資情調。 已出版作品《蕭何的奮斗筆記》《待我相思放下,許你浪跡天涯》《zui美流年遇見zui美古詩詞》《青衣輕吟帝王詩,把酒說盡帝王史:帝王詩詞賞析》《中華成語故事》。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