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價值心法
-
>
從零開始學炒股:股票入門與實戰
-
>
女人財務自由之路:女人一旦了解理財投資操作.比男人多賺5%
-
>
世界投資經驗:點石成金--投資大師煉金術
-
>
巴菲特投資經驗:跟著巴菲特學投資
-
>
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
-
>
在股市大崩潰前拋出的人
財富思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824277
- 條形碼:9787515824277 ; 978-7-5158-2427-7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財富思維 本書特色
貧窮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自己局限于貧窮的思想。那種認為自己注定一生貧窮的人,很難逃脫貧窮的困境。因此,如果你想要創富,就必須擺脫一切貧窮、恐懼的思想,在你的內心植入財富的思維、創富的藍圖,讓自己勇敢地走向創富的康莊大道!
財富思維 內容簡介
這個世界上,有的人能夠讀懂財道,有較高的財商,有的人則較為匱乏。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一個人的財商并不是天生就具備的東西,它更大程度上來源于我們后天的學習與修煉。世界上的眾多大富翁,在擁有令人羨慕的財富背后,他們往往都有一種獨特的財富思維,更有與眾不同并令人向往的創富之道。有一句俗語云: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財富不會隨意增長,它是靠我們去爭取的,財道中永遠不變的邏輯是我們必須去努力與創造,并且想辦法使其累積與增值。當前是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偉大時代,而富有成效的創業、創新和創造將令你在創富之路上走得更遠。
財富思維 目錄
01 讀懂財富思維,引爆財富能量
別掉進財富的思維誤區中 / 002
財富起源:商業的本質是服務大眾 / 005
財富定律:財富愿與愛和誠信結伴而行 / 007
財富能量:天道酬勤,地道酬和 / 009
痛點思維:財富就藏在消費者的“痛點”之中 / 012
責任思維:能扛多大的責任,才配擁有多大的財富 / 015
02 認識自己,永遠是創富者的必修課
這個世界上到處是有才華的窮人 / 018
發現自己,跨越心中的財富鴻溝 / 020
你自己就是一座金山 / 022
你是世界上*有價值的產品,需要精心打磨 / 024
創富不是得到,而是學到 / 026
“閱讀”是人生的聚寶盆 / 028
03 創富路上別對自己說“不可能”
金錢不分高低貴賤,人人都能成為富翁 / 032
富翁是靠不斷學習+實踐總結造就的 / 034
創富的*大敵人永遠是“自己” / 037
時間真的就是金錢 / 039
不計一時之長短,方得來日之輸贏 / 041
向公眾承諾,有夢大聲說出來 / 043
說自己行的人,他往往真的行 / 046
04 內心強大的人,才能與財富結伴而行
過去不等于未來,做好當下才有未來 / 050
積極向上,讓自己成為如偶像一般的人 / 053
調整心態,融入角色 / 055
控制情緒,和氣才能生財 / 057
幫助別人解決問題,自己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 059
心懷感恩,笑對一切 / 061
堅持不懈,反復加強,永不放棄 / 063
05 創富不分早晚,現在正是時候
雷軍:40歲再開始,沒什么大不了 / 066
桑德斯:65歲創業,成就肯德基“王朝” / 068
褚時健:74歲創業的橙王 / 070
創富不分早晚,任何時候都有機會 / 072
鉆石在身邊,就看你什么時候去找它 / 074
只要心不老,人生就不會老 / 076
06 想創業嗎?那就闖一闖
捕捉產業趨勢,選好自己的行業 / 080
兼職創業和學習實地型創業 / 082
做好獨立創業前的準備工作 / 084
一定要學會做銷售 / 087
大勢不好,未必你就不好 / 089
盯住市場上的流行趨勢 / 091
創業就要“先下手為強” / 093
打造成功的商業模式 / 095
用*好的路演吸引投資人 / 097
盡量多看幾步才不會賠錢 / 099
07 創富五大維度之一:創業者都是產品經理
“爆品”的特點 / 102
創意固然可貴,但需求更加重要 / 104
不惜代價做好產品 / 106
一切以用戶體驗和感覺為中心 / 108
塑造品牌,設計模式 / 110
整合資源,打通產業鏈 / 113
08 創富五大維度之二:為客戶創造價值才有價值
創業的本質是便利別人 / 116
細分市場,聚焦用戶痛點 / 118
有了產品,鎖定客戶 / 120
滿足需求,打通客戶的價值體系 / 123
設計*好的成交流程 / 125
想辦法與客戶成為合作伙伴 / 128
09 創富五大維度之三:營銷是創業者的基本功
營銷,讓用戶感知企業的力量 / 132
借助事件來進行營銷 / 135
借力趨勢,用活自媒體廣告 / 137
用饑餓的方式來推動營銷 / 139
找準口碑營銷的引爆點 / 142
互動,拉近與用戶的距離 / 144
10 創富五大維度之四:團隊才能創造一切
小成就靠個人,大事業靠團隊 / 148
領導的核心是帶領團隊快速成長 / 150
為團隊成員打造梯形的晉升通道 / 152
打造合理的PK競爭方式 / 154
為團隊樹模范,立標桿 / 156
打造不敗的狼性團隊 / 158
11 創富五大維度之五:一流的機制才能成就一流的企業
制訂標準化的培訓流程 / 162
要有合理的薪酬機制 / 165
要有正確的組織架構 / 167
用好股權配置這桿秤 / 170
要有合理的監督和回饋系統 / 173
打造“以奮斗者為根本”的運營機制 / 175
12 達成創富目標的秘訣
繪制你的目標藍圖 / 178
把目標切成小塊,一點一點去實現 / 181
確定了目標,立即行動起來 / 183
不斷練習,不斷總結,不斷修正 / 185
從小事開始創富,讓財富像雪球一樣滾起來 / 187
附錄 財富習慣的七天養成法 / 189
財富思維 節選
01 讀懂財富思維,引爆財富能量 富人和窮人的區別,*顯著的特點是富人相信創造財富靠規律,窮人相信創造財富靠運氣。運氣不常有,規律卻永遠存在,富人之所以是富人,就是因為他們遵循著財富背后本來的思維模式和自然規律,并憑此真正打通財富之路,引爆財富能量,為創造財富添磚加瓦。 別掉進財富的思維誤區中 獲得財富,是一個人成功的標志之一。但現實情況卻是,這個社會好像只有10%的人實現了財富的高度自由,另外90%的人則過著與錢較勁的日子。 如何才能踏進財富殿堂?有人說,財富是一種思維方式。“解放思想,黃金萬兩;思想解放,萬兩黃金。”這句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很多時候,我們不能自如地掌控財富,其實就是因為我們陷入了一種有關財富的思維誤區之中。 對一般人而言,大家似乎每天都在過著讓自己“討厭”的“窮循環”:上班、工作、下班,但是掙來的錢卻好像永遠滿足不了自己的哪怕“剛需”。這些人很想擺脫自己這樣的“窮尷尬”,如果你告訴他們“你自己其實也能實現財富的高度自由”時,他們一定睜大了眼睛問你:“我一沒本錢,二沒機會,怎么能得到財富?” 事實果真如此嗎?當然不是。富人的思維永遠不會陷在自己“一沒本錢,二沒機會”的困擾中,他們即使回到和這些人一樣的位置,致富也是很容易的事。洛克菲勒曾經說過:“即使把我的衣服脫光,再放到杳無人煙的沙漠中,只要有一個商隊經過,我又會成為百萬富翁。” 洛克菲勒之所以敢這樣說,是因為他對商業有著遠超時代的認知。 洛克菲勒16歲時,在俄亥俄州的一家干貨店當普通職員,每個禮拜只能賺5美元。這時的洛克菲勒看起來就和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一模一樣。但是,他并未安于現狀。19歲時,洛克菲勒下海經商,倒賣肉類和谷物。22歲時,他進入石油業,不久開始創建標準石油公司。此時,洛克菲勒仍不滿足于這種儲蓄式的財富積累,他又超前地開創了史無前例的聯合事業——托拉斯。這個聚富機器*終讓標準石油成為全世界*大的石油企業,洛克菲勒也成了名副其實的“石油大王”。 洛克菲勒從底層崛起,在商業的步伐中逐漸積累,財富滾雪球般地成長。如果要說他和我們大多數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對財富思維認識的不同。 所以,解放思想很重要。世界上的財產從來都不會平均,有富就有窮,如果你的思維窮透了,那誰也沒辦法救你。窮人和富人*大的不同就是,富人允許自己的口袋變空,但不允許自己的腦袋變空,而窮人則允許自己的腦袋空,但不允許自己的口袋空。 當然,也有另外一部分人,他們的思維比大部分人有了一些進步,他們拿出了本錢,走在了創業的道路上。但是現實情況也讓他們過得很“悲催”,不斷遇到困難,被各種各樣的問題攪得焦頭爛額,似乎財富還是那么遙不可及。 這里作祟的也是思維方式。一些剛畢業的年輕人去創業,腦袋里還是“學生思維”,總認為事情是有標準有刻度的,或者是用書上學的知識去套創業中的事。殊不知,社會是一個更復雜的學校,并沒有既定的標準,也不是書本知識所能完全形容或是適用的,如果不能守住初心,耐住寂寞,認識到商業的本質、目的以及企業的方方面面,很容易栽倒在創業路上。 而對于有長期經營企業的創業者來說,思維的誤區則恰恰相反,他們不是局限在學生思維里,而是局限在了自己的慣性思維里,他們認為自己的經驗夠用了,又或者是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才不知道往長遠去看,不知道往財富、財商、財道的邏輯上去看,這時候,思維的局限就把財富擋在了自己關起來的大門之外。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互聯網和智能革命的沖擊,讓很多傳統的商業模式變得一下子找不著北。所以,不要認為以前成功的思維模式就是正確的,恰恰相反,它也許正是阻礙你前進的*大路障。 說到底,無論是普通的打工者,還是在創業路上跌跌撞撞的開拓者,很重要的一點,要想富起來,首先就要讓你的腦袋動起來,讀懂財富思維,引爆財富能量。如果你能解放思想,找到財富的內在思維方式,你也是可以獲得財富之力的。 財富起源:商業的本質是服務大眾 在獲取財富的途徑上,從事商業活動是我們普遍的認知。但是,在從事商業活動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的就是,商業的本質是什么?即我們需要從商業的實質來理解商業,才能讓我們找準商業的本來邏輯,為我們未來從事的商業活動鋪路,這是財富之路上任誰也繞不開的一個過程。 從企業的角度來講,我們可以把企業看成是一個為了獲取財富而搭建起來的系統。企業經營的核心就是掙得利潤,但這個利潤從哪里來?肯定是從客戶中來,那就需要企業通過好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客戶的需求,這才能讓客戶心甘情愿地為你的產品或服務花錢。 尤其是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這種“服務”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在互聯網的時代,以前那種賣方壟斷市場的格局已經被完全打破,變成了消費者主導市場的階段。這時,一個“個體”和一個“企業”的價值,是由連接點的廣度和密度來決定的,你的服務越好,用戶的感覺越稱心,你的價值就會越大。換句話說,你的價值是由你的服務水平決定的。 企業賺取財富無可厚非,但這不應該是商業人的主體思想,你放在頭腦里**位的,永遠應該是如何服務好你的用戶,而不是如何賺取利潤。有了前者,后者自然而然地就會獲得。而如果將后者放在首位,那你就可能并不會通過取悅顧客的途徑來創造利潤,也許這樣會讓你得一時之利,但終究不會是長利。 例如,2017年轟轟烈烈的環保評審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很多企業被勒令關閉或整改。從根本上來說,就因為他們忽視了商業的服務本質,而將賺取利潤放在了**位,為了追求利潤的*大化,他們才做了很多損害用戶利益的事,結果,受到損失的終究還是自己。 再舉個例子。有的人做微商,經常嚷嚷著招代理難,做零售難,從根本原因上來說還是因為他們沒有服務精神,滿腦子只想著怎么掙錢。反過來,如果做微商者能換一個角度,多為代理考慮,也許事情的發展就會完全不一樣。 因此,做商業,服務是**位的。正如馬云所說:“阿里巴巴的價值不在于每天的瀏覽量有多少,而在于能否給客戶帶來好的服務。” 馬云的阿里巴巴一開始立志要為中國的中小企業提供一種服務,這才有了淘寶和天貓。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阿里才推出了支付寶。在馬云的商業哲學中,永遠都是不管社會如何變遷,服務都是**位的,是阿里人必修的培訓課程。 所謂服務,就是做平臺的企業要為用戶提供優質的平臺服務,做產品的企業要為用戶提供*好的產品服務。無論是平臺型企業,還是產品型企業,都不能脫離了服務而存在,不然必會被社會和用戶所拋棄。商業人士不要一上來就想著賺錢,你需要等待,需要去為用戶思考,將用戶想要的東西體現在你的平臺和產品上。 商業如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也是商業通行的法則。做好了服務,用戶自會給你財富的反饋,而你再獲取財富就不費吹灰之力。有一句話說得好:“你服務的人越多,你的效能就越大。”每一個商業人士都應該常在心中這樣問自己:“我能向什么樣的用戶提供價值?我能向客戶提供什么樣的價值?我需要怎樣來向用戶提供這些價值?我提供價值的關鍵因素有哪些?我的收入來源在哪里?”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你就找到了財富的源起。 財富定律:財富愿與愛和誠信結伴而行 在幾百年以前,善于經商的猶太人就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有愛的、誠信的商人,才能積聚盡可能多的財富。長期以來,猶太人都秉承著這樣的信念。實際上,這也是一種通行的財富定律,付出愛、遵守承諾,不僅能給人以幫助,給社會以貢獻,還能提高一家企業的知名度,擴大企業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對這個企業和它的產品或服務留下深刻又美好的印象。 一家企業受不受歡迎,或者說一個商人受不受歡迎,愛心很重要。縱觀社會上一些成功的經商者,我們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舉措,那就是在發財致富中,他們也沒忘了盡己所能去幫助別人。他們之所以這么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擴大影響,增加人們的好感,算得上是一種生意經。 這個社會亙古不變的準則就是,只有你用心地去幫助別人,愛護別人,別人才會幫助你,愛你,如果你能愛護每一個人,那你也能擁有整個世界。 可能有的人并不理解這樣的財富觀。但實際上,它卻是一種財富智慧。因為愛是人與人之間*好的紐帶,*容易讓人們達成共識。雖然,企業是一種經濟組織,但同時它也是一種社會組織,有著社會屬性,因此企業除了盈利以外,還需要尋求自己與客戶、員工、供應商、合作伙伴、社區、環境和整個社會利益的高度統一。而維系這種統一的,那就是愛。 華為公司就很強調愛,他們的口號是“愛祖國、愛人民、愛事業和愛生活是我們凝聚力的源泉。”華為總裁任正非也說過:“君子取之以道,小人趨之以利。以物質利益為基準,是建立不起一支強大的隊伍的。” 于此就可以看出,愛對一家企業的重要性,愛對于積累財富的重要性。在現今社會,企業面臨著更加復雜的商業環境,市場競爭變得無序而白熱化,商業成本持續增高。很多人在這種局面下,總帶著“利”字去待人待事,這是肯定不行的。 除了愛,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誠信。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誠實守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對于一個商業從業者來說,更是如此。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指出:“大量而廣泛的實踐證明,在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企業文化再造是推動企業前進的原動力,但是企業誠信作為企業核心價值觀是萬古長存的,它是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石。” 的確如此,誠信給一家企業帶來的財富效應是顯而易見的。在現代經濟社會中,如果一家企業一諾千金,那就是它的一塊金字招牌,是能夠贏得消費者信賴的。同時,它也可以成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一張王牌。現在,有的商家總是打著華麗的宣傳口號來包裝自己的產品,可是在消費者使用之后卻發現并非如此,這時這款產品和它所在的企業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就會大打折扣。相反,有良好信譽的商家,則必然會在時間的推移中占優勢,更好地爭取到消費群體。此外,誠信也是企業寶貴的無形資產。在企業與大客戶談判時,擁有誠信資本的企業就更能促進談判的順利開展。當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時,有著誠信過往史的企業也能更容易地促使銀行放貸。可見誠信就是企業寶貴的無形資產,是企業在市場運營中新的資本形態。 愛和誠信都是積累財富的基本要素,三者往往結伴而行,要想獲得財富,就必須同時具備愛和誠信,缺了任何一樣,財富都不可能來叩門。 財富能量:天道酬勤,地道酬和 “天道酬勤,地道酬和。”這句話的意思是,上天會按照每個人付出的勤奮,給予相應的酬勞,而大地則會按照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程度,來給予相應的酬勞。 換句話說,就是上天會獎賞勤勞的人,大地會獎賞那些能與人和睦相處的人。 先講天道酬勤。財富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的,因此我們才會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日積月累的勤奮,也一定會讓人積累起不小的財富。 娃哈哈的創始人宗慶后,曾經自言自己成功的秘訣就是勤奮。宗慶后剛創業時,主要是賣紙張、文具和冷飲,服務對象是區屬的中小學。在此期間,只要學校打來一個電話,宗慶后就會蹬著三輪車把貨送上門。有的時候,宗慶后這樣冒著酷暑嚴寒跑一趟只能賺到幾塊錢,但他沒有任何怨言,勤勤懇懇地做著工作。 后來,娃哈哈做大了。宗慶后的勤奮勁頭絲毫沒有改變。除了工作,他幾乎沒有任何的休息時間。每天早上七點,宗慶后就會來到辦公室,一直工作到晚上十點多。即使是春節期間,他也堅持每天上班,每天讓自己生活在壓力之中,每天讓自己生活在勤奮之中。 那些在某些人眼中看起來遙不可及的財富,其實并非那么遙不可及,試想一下,如果你也能像宗慶后一樣勤奮的話,結果會怎樣。雖然,勤奮不是獲得財富之力的全部原因,但至少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你必須利用它。 相較而言,勤奮的財富值比金子更高。金子雖然珍貴,但金子不會失而復得,縱然一個人有黃金萬兩,但坐吃山空,*終也會有窮困的一天。相反,勤奮就成了永不枯竭的財源,勤奮的人會一點一滴地積累自己的財富,一點一滴地建立起自己的事業。 天才來自勤奮,富翁同樣來自勤奮。勤奮就好比是在耕種一塊貧瘠的土地,雖然一開始肯定是收獲少而付出多,但到土地耕熟了以后,你就會發現收獲源源不絕。你要記著,天道酬勤,上天一定會按照你的勤奮程度來給你相應的獎賞的,任何人都沒有例外。 再來看地道酬和。財富是群體的人創造的,企業要尋求利潤,商人要賺錢,就必須維護與員工、與用戶、與別人穩固的關系,這就是和睦。 在傳統的商業關系中,有這么一個重要的理念,那就是老板與員工和睦相處,買賣才能變得興旺發達。 著名徽商胡允源經營茶莊時,與別的茶莊老板虐待伙計不同,他特別知道體恤伙計。伙食上,他給伙計準備的飯菜總是大葷小葷不斷,工錢也非常豐厚,不時有紅包發送,伙計的紅白喜事,他也必然有“人情”。如此一來,伙計人人歸心,一門心思幫著胡允源賺錢。在胡允源苦心經營出來的這種和諧的內部氛圍中,他的茶莊生意也越做越大,甚至別家有能耐的伙計也紛紛來投靠他。 這便是與人和睦的財富能量。財富是有偏向的,大地不會平等地將其施予給每一個人,而是要看這個人是否有擁有它的價值,那就是能不能和別人建立起和睦的關系。現代社會早已不是單打獨斗逞英雄的時代了,沒有人能夠脫離社會孤獨存在。要想將社會上流通的財富蓄到自己的池塘里,*好的辦法就是聚合起一群人的力量,齊心協力,同創同享。 痛點思維:財富就藏在消費者的“痛點”之中 商業理念發展到今天,有一個繞不開的詞,那就是“痛點”。 所謂“痛點”,就是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的一些不良感受和糟點。如果一個創業者,或是一家企業,能夠找到用戶的這些不良感受和槽點,那就等于是抓住了商機。找到“痛點”后,企業在產品的性能、服務的形態上予以改進,讓用戶不再出現這類不良感受和槽點,那就等于是解決了用戶的“痛點”,這樣用戶必然欣喜若狂,成為你產品和服務的擁躉,當然你也就等于擁有了財富。這種圍繞“痛點”來展開思考的思維方式,就是“痛點思維”。 早在20世紀70年代,商業中就出現了一種定位理論,講究企業應該努力地去尋找那些對消費者有價值并且與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不同的價值點,并且通過一些營銷的措施來使其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一種特殊的影響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定位理論的目的就是要在市場上劃分出一個細分的地盤,實現差異化的競爭。 而要發掘這種差異化,就必得運用“痛點思維”。 我們從滴滴的成長就可以看出,運用“痛點思維”能為企業迎來巨大的財富變遷。 在滴滴沒有出現之前,人們出行,除了私家車,那就剩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打車兩種。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打車都需要等候。尤其是打車,不僅平時難等,有時遇上下班高峰或極端天氣,那簡直可以用一車難求來形容。在這種等待中,等車人也會變得焦躁不安,極不耐煩。 這就是用戶的“痛點”,如果能解決這種“打車之苦”,那等于是撿了一筆很大的財富。 滴滴的創業團隊正好看到了這個“痛點”。他們通過調研發現,人們等車的耐心時間是兩分鐘,一旦超出了這個時間,等車人就會有不良的服務體驗。因此,滴滴將所有的人力和物力集中在一個“快”字上,力求讓所有的用戶都能在90秒內打到車,而且用軟件叫車后,可以讓用戶不再茫然無措地立在風雨里,苦苦尋覓出租車的蹤跡。 結果,滴滴一上線就大受歡迎,吸附過來大量用戶,同時被吸引的還有資本。滴滴于2012年6月上線,在當年年底就獲得了金沙江創投的300萬美元融資。 從這個案例我們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在現代社會,財富就藏在消費者的“痛點”之中。創業者或企業家都必須培養自己的“痛點思維”。盡管現在社會上的產品紛繁復雜,但是每一種產品也都還有大量的用戶“痛點”需要滿足。如果你遇到的問題很多人也曾經遇到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可以解決的方案,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你就找到“痛點”了。 當然,這不是唯一的方法,“痛點思維”還可以從用戶的反饋中去獲取。通常,傳統企業想了解用戶需求,會經過層層的數據傳達,速度很慢,流程煩瑣,滯后情況嚴重。而在互聯網時代,商家完全可以和消費者互動起來,在互動中讓用戶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那些用戶抱怨、批評的聲音,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用戶“痛點”。 了解用戶“痛點”,不能等用戶喊出來,企業應該真正地用心去洞察用戶的需求,不僅要做調研,關注各種反饋數據,而且要換位思考,用心體驗,用心解決。 現在比較火的應用美圖秀秀,他們的員工,不管是產品經理還是其他成員,都會沖到一線,和用戶進行一對一的接觸。為此,他們通常會選擇網吧、咖啡廳、大學食堂這些用戶集中度比較高的地方,向他們詢問對自己產品的體驗,并從中收集到很多對產品的改進意見。正因為此,美圖秀秀推出的產品才頗受年輕人喜歡,并贏得了很多口碑傳播的效果。 總的來說,現在商業環境比起以前有了巨大的變化,這是一個拼服務、拼創意、拼思維的時代。但不管怎樣,“痛點思維”才是真正以用戶為中心的商業思維,只有把握用戶心理,解決用戶特點,才能做出讓用戶滿意的產品或服務,也才能積聚財富。 責任思維:能扛多大的責任,才配擁有多大的財富 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家企業,在創造利潤的同時,都需要承擔自己的某種角色,例如為員工、為社會謀福利,為群眾濟危解困。而在這其中,還存在一個正比例的關系——企業的責任和它的財富值,企業能扛多大的責任,才配擁有多大的財富。 企業存在于社會,就應當理所應當地承擔起對消費者、對國家、對環境的責任。隨著時代的發展,那種傳統的觀點“企業的責任就是為股東創造價值”已經越來越不合時宜。1984年,愛德華·弗里曼在其著作《戰略管理:利益相關者方法》中就提出了“利益相關者”的概念,強調企業不僅要保證自己的利益,也要保證客戶、員工、供應商、合作伙伴、社區、環境和整個社會的利益。 一個企業積極地承擔責任,不僅能給企業帶來良好的聲譽,同時也能讓企業得到行業的肯定、社會的認可,這些都能吸引財富流入企業。 例如阿里巴巴成立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營造公益社會,發展公益事業,促進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主要資助水環境保護、環境保護宣傳,支持環保類公益組織的發展。這些舉措都為阿里帶來了相當大的正面效應,贏得了群眾及政府的雙重認可。 再例如海爾始終貫徹“真誠到永遠”的理念,年復一年地默默奉獻社會,不僅資助建起海爾希望小學,還將公益事業延展到了全球,為失業人群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海爾在締造全球**品牌的同時,也把社會責任提升到了與自己品牌同等的地位。而這也讓海爾成為我國全球化品牌*成功的民營企業之一。 ……
財富思維 作者簡介
楊明子(原名楊復明), 福安天下商務創始人 企業家俱樂部柳州晚報部副會長 柳州電視臺《有夢大聲說》欄目總策劃 阿里商學院電商總裁班互聯網研修班專員 唐駿資本商學院柳州服務中心運營顧問策劃 他是一位商業奇才,13歲開始出門打工,19歲創業成立公司。曾經做過建筑工、餐廳服務員、送煤氣工人,擺過地攤,但從未放棄過創業的夢想。他敢于從零起步,從創辦實體企業到創立平臺公司,做到了從無到有,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 他在創業有成后,還不斷前往阿里、微軟、華為等商學院深造,尋求更多幫助他人創業、創富的方法。他積極幫助眾多商家策劃招商會,曾為輔導的招商企業達成數十萬、百萬甚至數千萬的招商業績。為了幫助更多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他還積極將阿里商學院及其他優秀課程引進當地,并多次擔任創業輔導老師,為眾多創業者提供互聯網營銷工具、方法與創富思維,幫助眾多創業者走出困境,獲得成功!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