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故事拿破侖時代(上下)(精裝)/文明的故事11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41342
- 條形碼:9787545541342 ; 978-7-5455-413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明的故事拿破侖時代(上下)(精裝)/文明的故事11 本書特色
(1)榮獲普利策獎50周年新版,全球2000萬家庭收藏的傳世經典,令羅振宇“驚嘆”,令高曉松“感慨”,令季羨林“敬佩”,令泰戈爾“共鳴”,被譽為“20世紀的《史記》,人類文明的《離騷》”,任志強推薦給潘石屹,人類“認識你自己”的書。
(2)理想國經典巨獻,在“理想國譯叢”之后,新辟“理想國經典館”系列,開館之作是杜蘭特經典巨著《文明的故事》。可團購,套裝共11卷加送1個訂制紙箱(另也有11卷單行本面世),均有精裝書衣,護眼閱讀的紙張,精心裝幀的圖片。
(3)為什么要讀《文明的故事》?因為它提供給你一個整體的歷史觀,不是碎片化和專業化的。德爾菲神諭說:認識你自己。杜蘭特說:認識我們自己的文明。靜下心來展讀人類的命運,讀完之后你會更謙遜。什么年齡來讀《文明的故事》?18歲時正好,錯過18歲還有28歲,還有38歲,如果你48歲了還有雄心讀,也正常,作者撰寫這套超過1000萬字的書,寫到90多歲。把書放在家庭書架上,甚至孩子若有興趣,會自己去發現。
☆【北京大學終身教授 季羨林】——西方學者稱威爾?杜蘭特的《文明的故事》是一部把無羈的熱情和橫溢的才華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文化史的不朽巨著。臺灣學者譽之為 “20世紀的《史記》,人類文明的《離騷》”是很有見地的,絕不是溢美之詞。
☆【“羅輯思維”主講 羅振宇】——它是一個人的歷史,跟《史記》、《離騷》一樣,是把個人心性、見識、憂憤、哲思都注入到寫作中;它是一部文明大典,這個世界歷史,被他梳理成了東方文明、希臘文明、羅馬和基督教文明、文藝復興、歐洲文明幾大鏈條,這種站在歷史之巔俯瞰的綜合概括能力,讓人驚嘆不已。
☆【“曉松奇談”主講 高曉松】——美國歷史學大師、普利策獎獲得者威爾?杜蘭(Will Durant,1885—1981)有一句名言:Most of history is guessing,the rest is prejudice(按:中國人總說歷史是鏡子……)
☆【“何帆的北大讀書俱樂部”主講 何帆】——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威爾?杜蘭特(Will Durant)和其夫人阿里爾?杜蘭特(Ariel Durant)花了50年時間,寫了1500萬字,完成了一部氣勢恢宏的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文明的故事》)。
文明的故事拿破侖時代(上下)(精裝)/文明的故事11 內容簡介
◎ 本卷《文明的故事11:拿破侖時代》內容簡介
《拿破侖時代》,是“理想國經典館”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收官之作。
當然,拿破侖是一位史無**的獨裁者,他也是人類歷史上*具魔力的夢想家與實踐家。讓我們保全自由!讓我們保全平等!歐洲在他15年的統治下向前推進了半個世紀。不過,拿破侖一直努力使人民接受他對政治自由所下的定義:定期舉行其結果必然是贊成開明專制的公民投票。他說:“權力是我的情婦。我努力奮斗征服了她,絕不容許別人從我身旁把她搶走,甚至向她求愛也不可以……”
北京大學終身教授季羨林推薦道,《拿破侖時代》的*后篇章是《歷史的教訓》,它濃縮了《文明的故事》全部11卷的精華,凝聚畢生治史心血,詳細說明了地理條件、經濟狀況、人類本性、宗教活動、盛衰定律等在歷史之中所扮演的角色,集中表達了杜蘭特博士對世界文明史的獨到見解,“他成功了,我很敬佩他”。
【本卷封面圖案】拿破侖一世的紋章,采用了法蘭克查理曼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兩個帝國的多種象征標志圖案。
◎ 《文明的故事》叢書簡介
《文明的故事》(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美國作家、哲學家、歷史學家威爾?杜蘭特與其夫人阿里爾的代表作,費時近半世紀寫就,是為我們普通讀者撰寫的大型歷史著作。其中第10卷《盧梭與大革命》獲得1968年普利策獎(非虛構類),杜蘭特夫婦因此書榮獲1977年美國總統自由勛章。
這是一部流暢優美的“故事”總集,敘述生動,在世界范圍廣受歡迎。歷史折疊了時間和空間。全書共計11卷,超過1000萬字,近千幅精美插圖,俯瞰110個世紀里人類心智的成就,堪稱一部人類文明的“傳記”,涵蓋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宗教、哲學、教育、藝術、音樂等領域。萬物生長,文明是龐大的社會歷程,它把錯綜復雜的人類文明梳理成東方文明、希臘文明、羅馬和基督教文明及文藝復興、文明變遷等幾大鏈條。它將浩瀚的歷史細節整合為我們可以理解的知識,克服歷史敘述中日益嚴重的碎片化和專業化,致力于提煉出一種整體的歷史洞察,期待給予當代人以鮮活的啟發,像古希臘神廟箴言一樣“認識你自己”。
文明的故事拿破侖時代(上下)(精裝)/文明的故事11 目錄
【上冊】
**部 法國大革命
**章 革命的背景(1774—1789)
法國人民/政府
第二章 國民會議(1789.5.4—1791.9.30)
三級會議/巴士底監獄/馬拉(1789)/舍棄(1789.8.4—8.5)/赴凡爾賽(1789.10.5)/革命的憲政(1790)/米拉波償還債務(1791.4.2)/赴瓦雷納(1791.6.20)
第三章 立法會議(1791.10.1—1792.9.20)
戲劇中的角色/戰爭(1792)/丹東/大屠殺(1792.9.2—9.6)
第四章 國民公會(1792.9.21—1795.10.26)
新共和國/第二次革命(1793)/馬拉之死(1793.7.13)/ “偉大的公安委員會”(1793)/恐怖時代(1793.9.17—1794.7.28)/溫和派(1794.7.29—1795.10.26)
第五章 督政府(1795.11.2—1799.11.9)
新政府/年輕的拿破侖(1769—1795)/約瑟芬/意大利的旋風(1796.3.27—1797.12.5)/共和歷12月18日的政變(1797.9.4)/東方的幻想(1798.5.19—1799.10.8)/督政府的沒落(1797.9.4—1799.11.9)/拿破侖的崛起(1799.11.9)
第六章 大革命下的人生(1789—1799)
新的階級/新道德/風俗/音樂與戲劇/藝術家/科學與哲學/書籍與作者/斯塔爾夫人與大革命/回顧
第二部 法國大革命與英國
**章 英格蘭在忙碌
另一種形式的革命/底層/憂郁的科學/羅伯特·歐文(1771—1858)
第二章 英國的生活
階級/政府/宗教/教育/道德/禮儀/英國的劇場/總結
第三章 英國的藝術
藝術家/建筑/從漫畫到康斯太布爾/特納(1775—1851)
第四章 英國的科學
進步的通衢/物理學:拉姆福德與揚/化學:道爾頓與德維/生物學:伊拉斯謨·達爾文/醫學:詹納
第五章 英國的哲學
托馬斯·潘恩論基督教/葛德文論正義/馬爾薩斯論人口/邊沁論法律
第六章 文學的轉變
報紙/書/簡·奧斯汀(1775—1817)/威廉·布萊克(1757—1827)
第七章 湖畔詩人(1770—1850)
環境/華茲華斯(1770—1797)/柯勒律治(1772—1794)/騷塞(1774—1803)/柯勒律治(1794—1797)/三人組合(1797—1798)/抒情民謠集(1798)/流浪的學者(1798—1799)/格拉斯米爾的田園生活(1800—1803)/愛情、勞動、鴉片(1800—1810)/哲學家柯勒律治(1808—1817)/華茲華斯的巔峰期(1804—1814)/高門圣哲(1816—1834)/論遺世獨立派/騷塞(1803—1843)/華茲華斯的獨白(1815—1850)
第八章 反叛的詩人(1788—1824)
褪色的污點(1066—1809)/歐陸大旅行時期的拜倫(1809—1811)/倫敦之獅時期的拜倫(1811—1814)/婚姻試驗時期的拜倫(1815—1816)/雪萊的青年時期(1792—1811)/雪萊的私奔(1811—1812)/雪萊的私奔(1812—1816)/拜倫和雪萊的瑞士假期(1816)/拜倫在威尼斯衰朽(1816—1818)/雪萊家長(1816—1818)/雪萊的巔峰時期(1819—1821)/拜倫的愛情與革命(1818—1821)/對照/比薩詩篇(1821—1822)/雪萊的祭物(1822)/拜倫的轉變(1822—1824)/生存者
第九章 英格蘭的鄰邦(1789—1815)
蘇格蘭人/愛爾蘭人
第十章 皮特、納爾遜和拿破侖(1789—1812)
皮特與大革命/納爾遜(1758—1804)/特拉法爾加角(1805)/英國的世紀(1806—1812)
第三部 拿破侖與歐陸
**章 伊比利亞半島
葡萄牙(1789—1808)/西班牙(1808)/亞瑟·韋爾斯利(1769—1807)/半島之戰(1808—1812)/結果
第二章 意大利及其征服者(1789—1813)
1789年的意大利/意大利與法國大革命/拿破侖治理下的意大利(1800—1812)/國王與教皇/戰爭之后/卡諾瓦(1757—1822)/再見吧!意大利!
第三章 奧地利(1780—1812)
開明的專制君主(1780—1792)/弗蘭茨二世/梅特涅/維也納/藝術
第四章 貝多芬(1770—1827)
在波恩度過的少年時代(1770—1792)/進步與悲劇(1792—1802)/英雄的歲月(1803—1809)/情人/貝多芬與歌德(1809—1812)/*后的勝利(1811—1824)/劇終(1824—1827)
本卷附錄:上冊插圖
【下冊】
第五章 日耳曼與拿破侖(1786—1811)
神圣羅馬帝國(1800)/萊茵邦聯(1806)/拿破侖的日耳曼諸省/薩克森/普魯士:腓特烈的遺產(1786—1787)/普魯士的崩潰(1797—1807)/普魯士的再生(1807—1812)
第六章 日耳曼民族(1789—1812)
經濟/信仰者與懷疑者/日耳曼的猶太人/道德/教育/科學/藝術/音樂/劇院/戲劇家
第七章 日耳曼文學(1789—1815)
革命與反響/魏瑪/文學/浪漫的狂喜/情感之聲/施萊格爾兄弟
第八章 日耳曼哲學(1789—1815)
費希特(1762—1814)/謝林(1775—1854)/黑格爾(1770—1831)
第九章 大陸邊緣各國(1789—1812)
瑞士/瑞典/丹麥/波蘭/歐洲的土耳其帝國
第十章 俄國(1796—1812)
背景/保羅一世(1796—1801)/君主的教育/年輕的沙皇(1801—1804)/亞歷山大治下的猶太人/俄國的藝術/俄國文學/亞歷山大與拿破侖(1805—1812)
第四部 拿破侖的升沉
**章 執政府(1799.11.11—1804.5.18)
新憲法/執政府的戰役/改造法國(1802—1803)/光榮之路/大陰謀(1803—1804)/拿破侖稱帝(1804)
第二章 新帝國(1804—1807)
加冕(1804.12.2)/第三次同盟(1805)/奧斯特利茨之役(1805.12.2)/繪制地圖者(1806—1807)/耶拿、埃勞、弗里德蘭(1806—1807)/泰爾西特(1807.6.25—7.9)
第三章 龐大的領域(1807—1811)
波拿巴家族/半島之戰(1807.10.18—1808.8.21)/冠蓋云集愛爾福特(1808.9.27—10.14)/半島之戰(1808.10.29—1809.1.16)/富歇、塔列朗與奧地利(1809)/婚姻和政策(1809—1811)
第四章 拿破侖其人
外觀/心智/性格/將軍/統治者/哲學家/他究竟是什么人?
第五章 拿破侖時代的法國(1800—1815)
經濟/教師/軍人/道德與風俗/雷卡米耶夫人/法國的猶太人
第六章 拿破侖與藝術
音樂/建筑與雕刻/畫家/戲劇
第七章 反對拿破侖的文學
檢查制度/斯塔爾夫人(1799—1817)/貢斯當(1767—1816)/夏多布里昂(1768—1815)
第八章 拿破侖時代的科學與哲學
數學與物理學/醫學/生物學/何為心智?/保守思想的潮流
第九章 遠征莫斯科(1811—1812)
大陸封鎖/法國的不景氣(1811)/備戰(1811—1812)/莫斯科之途(1812.6.26—9.14)/火燒莫斯科(1812.9.15—19)/歸途(1812.10.19—11.28)
第十章 厄爾巴島(1813—1814)
至柏林/至布拉格/至萊茵河/轉折點/至巴黎/和平
第十一章 滑鐵盧(1814—1815)
路易十八/維也納會議(1814.9—1815.6)/厄爾巴島/不可思議的旅程(1815.3.1—20)/重建/*后之役
第十二章 圣赫勒拿島
第二次遜位(1815.6.22)/第二次復辟(1815.7.7)/投降(1815.7.4—8.8)
第十三章 結束
圣赫勒拿島/哈德遜·洛爵士/了不起的伙伴/了不起的獨裁者/*后的戰斗
第十四章 總結(1815—1840)
家庭/回國/回顧
結論 歷史的教訓
**章 躊躇
第二章 地球與歷史
第三章 生物學與歷史
第四章 種族與歷史
第五章 性格與歷史
第六章 道德與歷史
第七章 宗教與歷史
第八章 經濟與歷史
第九章 社會主義與歷史
第十章 政府與歷史
第十一章 戰爭與歷史
第十二章 成長與衰退
第十三章 真有進步嗎
本卷附錄:下冊插圖
展開全部
文明的故事拿破侖時代(上下)(精裝)/文明的故事11 作者簡介
威爾?杜蘭特(Will Durant,1885—1981),美國作家、哲學家、歷史學家,普利策獎(1968年)、美國總統自由勛章(1977年)獲得者。
早年與胡適均曾師從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1917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前期著作以《哲學的故事》一書暢銷成名。此后著作亦以其鮮明主張的自由和公平,贏得東方讀者包括亞洲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的尊重。后半生更以莫大的毅力和勇氣撰寫《文明的故事》,超級馬拉松般持續近半世紀,曾環球考察實地歷史(包括廣東、上海等地),*后一段寫作行程幸有金婚伴侶杜蘭特夫人執筆加入,終于留下這一部傳世之作。
杜蘭特博士亦可謂20世紀*會講故事的人,講完了“哲學的故事”,再講“文明的故事”。終其一生,他都熱情地致力于將哲學和知識從學術的象牙塔中解放出來,化復雜為易懂,我們讀者獲益良多。
他說,歷史的教訓,就是我們總也記不住教訓。在人類的進程上,直線往往是兩點之間*長的距離。而從成功到一敗涂地,也只是歷史的一念之差而已。歷史不是一個可以被推進或抵抗的進程,這也是歷史周期律反復證明的。
經典不愧為經典,幾乎沒有人對文明做過這樣細致的滴水研磨(有別于此前的斯賓格勒《西方的沒落》、同時代的湯因比《歷史研究》、此后的麥克尼爾《世界史》),而《文明的故事》位列史上*成功的史學系列,成為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啟蒙讀物,亦使初版者美國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傲然于全球出版界。90年代以來,全書11卷制作成完整的英語有聲讀物,繼續啟示新一代以博雅智慧迎對21世紀的未來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