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學科發展視野中的大學學術組織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44525
- 條形碼:9787519444525 ; 978-7-5194-445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科發展視野中的大學學術組織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本書特色
在學科邏輯的背景下,以大學科群或者大學科門類為基石構建學院,以二級學科為單位建立系,同時可以以前瞻性的學科為基礎成立特色學院;在管理邏輯的背景下,要強調院系相對獨立的實體性地位,合理分配學校、學院以及系的權力,堅持以學術權力為主導性力量。在學科邏輯與管理邏輯的雙重作用下,研究型大學的院系學術組織運作機制需要關注院系的用人機制、財務機制以及儀器設備共享機制的建立與效率提升。北京師范大學的“校中校”模式、浙江大學的“學部制”以及華中科技大學不斷完善的“學院制”是當前我國研究型大學院系學術設置改革的三種典型模式。三種模式都非常關注學科的中心地位,但是,總體說來院系中學科的寬窄度、關聯度和認受度還不理想,學院數量過多、學科容量過小以及學科結構失調;還由于不合理的資源分配與激勵方式的存在,院系設置異化為一種利益分配行為,所以院系學術組織的設置還存在盲目從眾與攀比以及同質化競爭等現象。
學科發展視野中的大學學術組織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內容簡介
《學科發展視野中的大學學術組織管理模式創新研究(精)》作者李峻教授從大學院系組織的學術組織屬性出發,以部分研究型大學的院系學術組織變革為案例,試圖構建一種以學術為中心的院系組織內部治理結構,從理論基礎、結構框架、指標體系等方面提出了院系治理結構的新路徑,為我國大學院系學術組織變革提供了設計構想和理論模型。從總體上來說,這部專著的創新之處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擺脫了傳統的圍繞大學各方利益需求、資源配置、決策執行和評估考核等分析思路,從大學的學術組織特性出發,以學術發展視角來重構和優化大學院系學術組織結構,為人才培養質量的優化和科研生產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實現途徑與價值提升通道;二是提出了我國研究型大學院系學術組織設置應該遵循的邏輯——知識分化與融合的學科發展邏輯以及知識管理與科層管理互補的內在邏輯。與此同時,作者還對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成長的基礎條件與生態化治理方略等問題提出了具有建設性意義的觀點。
學科發展視野中的大學學術組織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目錄
1.1 問題的提出2
1.2 研究現狀5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25
1.4 研究意義43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44
歷史與現狀 院系學術組織設置的歷程與反省49
2.1 現代大學院系學術組織設置的變遷歷程49
2.2 我國大學院系學術組織設置的現狀審視65
邏輯與理論 院系學術組織設置改革的依據82
3.1 學科邏輯:知識的分化與融合82
3.2 管理邏輯:知識管理與科層管理98
3.3 理論基石:院系設置改革的工具110
取向與原則 院系學術組織設置改革的基本構想116
4.1 研究型大學的特征探析117
4.2 院系學術組織設置改革的價值取向120
4.3 院系設置改革的基本原則125
理想與現實 院系學術組織設置的模式與實踐 132
5.1 大學院系學術組織設置的理想模式133
5.2 中國大學院系設置的實踐探索:多個案例的分析155
5.3 大學院系學術組織設置的反思169 ……
學科發展視野中的大學學術組織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作者簡介
李 峻 南京郵電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教育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南京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員,“工信部情報科學研究所考試項目”專家組成員。入選“江蘇省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與“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先后在《高等教育研究》《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高校文科學術文摘》等全文轉載與論點摘編;在湖南人民出版社與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專著2部;先后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江蘇省應用社會科學精品工程一等獎等獎勵6項;主持完成教育部、省級課題10多項。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