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多彩中國節七夕節/多彩中國節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2100285
- 條形碼:9787212100285 ; 978-7-212-1002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多彩中國節七夕節/多彩中國節 本書特色
《多彩中國節》叢書選取了中國*有代表性的10個傳統節日,一節一冊,圖文并茂,漢英對照,旨在為海內外讀者通俗、全面地呈現中國絢麗多彩的節慶文化和民俗文化;放在一起則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一部全書,既有知識性、資料性、工具性,又有可讀性和趣味性。 彭新良、譚瑾編著的《七夕節(漢英對照)》為該叢書的其中一冊,詳細介紹了七夕節的起源和傳說,生動、細致地描述了中國人過七夕節的各種習俗,以及在全國各民族、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流布現狀。
多彩中國節七夕節/多彩中國節 內容簡介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于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很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本書通過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文化要素與精髓全面呈現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多彩中國節七夕節/多彩中國節 目錄
一、七夕節的由來
二、七夕節的傳說
三、七夕文化的發源地
第二章 七夕節的習俗
一、中國古代的七夕習俗
二、七夕的趣味乞巧活動
三、七夕的養生習俗
四、七夕節的其他習俗
第三章 七夕節的流布
一、山東的七夕節
二、廣東的七夕節
三、客家人的乞巧節
四、臺灣地區的七夕節
五、七夕節在海外的傳播
第四章 七夕節的特色節慶地
一、廣東東莞:望牛墩“七夕貢案
二、湖北鄖西:七夕之城,愛在天河
三、廣東連山:“七月香”壯家戲水節
四、河北天河山:七夕情侶節
結語
《多彩中國節》叢書后記
附錄:七夕巧果的制作方法
多彩中國節七夕節/多彩中國節 作者簡介
彭新良,法學博士,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靠前關系學院,現任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靠前節慶協會中國區副主席。2010年,開始創辦“中華節慶網”和《中華民族節慶》雜志,并擔任主編。主要從事文化傳播和文化外交、文化產業和文化軟實力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并擔任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客座教授。譚瑾,民族學碩士,云南大學民族研究院民族學專業畢業,現工作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長期從事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教學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