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2019)中國書法日歷:三希堂法帖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184885
- 條形碼:9787308184885 ; 978-7-308-1848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9)中國書法日歷:三希堂法帖 本書特色
² 中國首本以乾隆欽定《三希堂法帖》為內容的日歷,135位中國書法巨匠340件作品全包括! ² 北京故宮博物院宮廷碑帖專家王祎主編,逐帖點穴式解讀書法背后的歷史故和文化藝術蘊含! ² 品味中國字,讀懂中國心。每日一帖,一年學會如何讀懂一幅中國字! ² 《修心日歷》《金剛經修福日歷》等暢銷日歷策劃機構——九年有正公司歷時三年打造的新作品!
(2019)中國書法日歷:三希堂法帖 內容簡介
《2019中國書法日歷:三希堂法帖》是以中國書法經典為主題的文化臺歷,旨在讓讀者多一種學習傳統文化的掌中寶。它以“和乾隆大帝一起日品一頁《三希堂法帖》”為編輯宗旨,每天解讀一帖,彰顯古代中國皇家選擇標準,包括135位中國書法大師430余件作品,融日歷和文化、藝術讀
(2019)中國書法日歷:三希堂法帖 節選
如果乾隆看到這本日歷,會說什么呢?不管“朕”怎么說,作為編者,我們先作幾點說明。 **,日歷各帖排序和名稱,主要依據著名學者容庚先生編撰的帖目著作《叢帖目》,并據其他專著和論文進行了校正。 第二,每帖只選原作部分,而且是縮小版,短的選全作,長的選局部,題跋則一律不選。此舉除受日歷版面限制外,也意圖讓現代讀者回到藝術的原點,直面古代作品本身,獨賞書法之美。 第三,眾所周知,《三希堂法帖》雖為巨編,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也收入不少贗品或爭議性作品。對于它們,我們在命名時按慣例加“傳”字。 第四,對于大多數作品,解說力求簡要。我們認為,這本日歷側重提供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知識的路徑。有需要深度閱讀的讀者,可以再擇專門論著和全帖閱讀。 第五,各帖底本來自清末民初舊拓,原石現存北京北海公園閱古樓;日期集字來自匯刻乾隆一人書法的《敬勝齋法帖》,原石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在日歷編輯過程中,得到趙書明、樊坤等專家,以及李介一和王晴等出版人的指導和幫助,同時參考了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王連起等先生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致謝。據我們所知,以日歷方式重新編排《三希堂法帖》,這是**次,其中不妥乃至錯漏處,尚希博雅君子指正。
(2019)中國書法日歷:三希堂法帖 作者簡介
主編:王祎,男,漢族,1979年生于北京。文學碩士,現任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 2001年大學畢業后,供職于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從事碑帖藏品的科學保護、研究及展示出版工作,進行古代碑帖鑒定、古書畫史論的學習與研究。2008年-2011年,攻讀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系碑帖鑒定與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師從著名碑帖專家施安昌先生對碑帖拓本進行深入考鑒和系統研究。近年專注于清代宮廷法帖收藏:2010年,主持了“珍秘翰墨——清宮藏善本碑帖特展”。2012年獨立完成“故宮博物院科研課題”——“清代宮廷碑帖的收藏”。2015年,作為籌展組成員,參與主持“石渠寶笈特展”。發表論文:《明代藩府刻〈蘭亭圖〉卷及其變遷》、《元拓唐〈衛景武公李靖碑〉兼談唐〈李靖碑〉、〈李勣碑〉碑陰宋人題記》、《故宮博物院藏宋拓〈澄清堂帖〉》、《〈游似藏開皇蘭亭詩序〉版本探究》、《清宮舊藏〈淳化閣帖〉考鑒》等十余篇。參與了一系列大型出版物中碑帖部分的編纂、出版工作,如:《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米芾書法全集》、《蘭亭圖典》、《王羲之、王獻之書法全集》等。先后參加了“蘭亭國際學術研討會”、“梅景秘色——吳湖帆書畫鑒賞學術研討會”、“《石渠寶笈》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學術研討,并做專題發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