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唐詩選注 本書特色
1. 本書作者為葛兆光先生
不僅是因為葛先生的名氣,而是因為,這本書確確實實是葛先生年輕時候花了很大氣力才做出來的。正如后記中所說:“大概是1990年吧,我四十歲出頭,在編輯、教書和研究之余暇,很花了一點兒力氣,遍翻《全唐詩》、各種唐詩選本,以及各種唐詩評論資料,分門別類地記了好些筆記本,然后弄出這部唐詩的選注本。”
2. 本書內容之精彩
(1) 選詩。從唐人開始,唐詩不知道被選了多少次,所以,“選詩”確是吃力的工作。作者以自己的眼光,兼采“勞模”和“代表”的雙重標準,盡可能多選“好詩”和“名篇”。
(2) 小傳。作者為每首詩都寫了作者小傳。小傳看似簡單,以為只是短短幾句話介紹詩人生平及其詩風,但葛兆光先生在此之外,還希望能夠讓讀者明白詩人在詩史進程中的位置。
(3) 注釋。與錢鍾書先生的《宋詩選注》一樣,都是寓評于注,極為精彩。對詩歌的語言、意境、句法各有側重,古人的分析和自己的解說并存,有助于讀者在更深層次上理解并欣賞詩歌。
唐詩選注 內容簡介
《唐詩選注》共收唐詩二百八十首,凡七十八家。按照詩史的軌跡與詩人的特色挑選具代表性的作品,進行注釋和鑒賞。此書是將批評鑒賞、疏通字句意義、補充文化常識、梳理文學史發展、展示詩歌繼承借鑒關系等融為一體,熔為一爐,內容異常豐富,是一種新的閱讀體驗。
唐詩選注 目錄
唐詩選注 節選
2018年新版后記
要給近三十年前的這部舊著寫《新版后記》,不免也有一些感慨。
大概是1990年吧,我四十歲出頭,在編輯、教書和研究之余暇,很花了一點兒力氣,遍翻《全唐詩》、各種唐詩選本,以及各種唐詩評論資料,分門別類地記了好些筆記本,然后弄出這部唐詩的選注本。*初書名不是《唐詩選注》,因為只是一套古詩詞選本之一,所以叫《唐詩卷》。1991年全書編完,由于各種原因,到1994年才在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據說出版之后還頗受歡迎,于是,出版社把它單獨挑出來出版,改了名兒叫《唐詩選注》。此后的四分之一個世紀里,這部書曾先后被當作高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參考書和大學自主招生時寫論文的指定讀物,其實,能多讓高中和大學的年輕人讀,這倒符合當初我編選注釋這部唐詩選本的初衷。
一般說來,選注古典詩歌,不外乎是選詩、寫傳和注釋這三件事情。選詩是一個“再經典化”的過程,選什么不選什么,不僅體現選者的眼光,也塑造讀者的趣味;小傳不止是介紹作者,實際上還給讀者提供歷史背景和詩史脈絡,讓讀者盡可能回到那個時代體會古典;注釋則在疏通文意和解釋典故之外,也在暗示或引導讀者的聯想和感受。這部《唐詩選注》之所以還算受歡迎,也許就是因為對唐詩的篩選、給詩人作的小傳,和對詩歌作的注釋,大概還過得去。但歸根結底,我心里明白,更主要還是沾了唐詩的光,畢竟無論什么時代,人們都愿讀唐詩。所以,這部書初版后的若干年中,先后在浙江文藝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多次重印。
去年,中華書局的徐俊先生表示愿意再版這部舊書,我當然非常高興。因為瑣事繁雜和精力不濟,沒有作任何修改,只是在這里補寫了這篇說明性的《后記》,還請讀者諒解。
2018年8月18日
唐詩選注 作者簡介
葛兆光,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曾任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現任上海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資深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東亞與中國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國思想史》(兩卷本)、《增訂本中國禪思想史——從六世紀到十世紀》、《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何為“中國”:疆域、族群、文化與歷史》、《想象異域:讀李朝朝鮮漢文燕行文獻札記》等。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