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華為終端戰略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185622
- 條形碼:9787308185622 ; 978-7-308-1856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為終端戰略 本書特色
在加速“藍海紅海化”的激烈市場競爭中,企業的成功還能靠天吃飯?踏入紅海而不被紅海所覆滅可能嗎?華為終端告訴我們:戰略管理才是真正的藍海! ——浙江大學創新管理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吳曉波 這本書以華為終端手機為切入點,讓人看到了更鮮活、靈動,也更加親近、溫暖的華為。從這樣的角度看這家全球領先企業,另有一番味道。 當變化成為常態,堅守就變得愈加珍貴。華為終端如何在五年時間內在消費市場完成了華麗轉身?從思維、技術到產品、品牌,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在面對取舍時,華為做出了怎樣的判斷?這些問題的答案,將在本書中一一浮現。而其敢于打破自己、后來居上的決心和毅力,是每一個企業學習的榜樣。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教授、副院長 劉德寰
華為終端戰略 內容簡介
是什么讓華為放棄為運營商定制生產的低端產品,開始研發高端智能手機?做智能手機,對以前從事B2B業務的華為來說,無疑又是一次創業的過程,要如何兼顧文化、戰略、產品三者間的關系?在時裝化的時代,華為又要怎么確定客戶需求? 作者在華為轉型研發高端智能手機、開始布局移動終端戰略的初期加入華為,經歷了華為手機品牌的蛻變發展全過程。全書以華為手機品牌的時間發展為主要脈絡,介紹了華為手機業務的組織架構、后臺資源支持、產品研發和終端銷售隊伍建設等各個方面,梳理了華為從B2B到B2C業務的轉型過程。華為終端的品牌運營、生態戰略布局和各方面管理經驗,值得更多的企業借鑒。
華為終端戰略 目錄
前言
**章 開局: 生死戰略
終端風雨縹緲 3
看見未來 5
以終為始,用戶** 13
終端“出世”,三分天下 15
選對的人,做對的事 17
天才離世,時代轉折 20
義無反顧,跳入紅海 21
第二章 定位: 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
兩大不確定因素 28
硬件時代,以薄為美 29
推倒重來 34
努力不等于成功 35
戰略就是做減法 38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45
第三章 試錯: 知前進,懂后退
供應鏈堵塞 56
品牌難立 62
別做杯中蒼蠅 66
管理失敗才是成功之母 69
第四章 破局: 產品轉型導火索
美的誕生 79
引線在用戶手里 86
不犯錯也是能力 96
第五章 選擇: 灰度哲學
站在風口上 107
幾家歡喜,幾家愁 110
華為正在走向必然死亡嗎? 113
榮耀迷局 115
別蒙著眼亂飛 118
榮耀新生 125
笨鳥不等風 130
第六章 爆發: 取勢明道優術
取勢大于明道 142
大屏之道 150
路找對了就要聚焦 156
引爆術 158
第七章 掌控: 尖毛草倒生長
扶不起的吸金娃娃 175
笑談憑爾去,風云麒麟出 184
用芯片掌握命運 192
第八章 站在未來看未來
開啟智慧手機大門 203
5G 時代,誰領風騷? 208
聚焦主航道 211
開放共贏 214
參考文獻 221
華為終端戰略 節選
*佳位置 實際上,戰略規劃和用兵打仗是相通的。從理論來說,戰略一詞原本就來自軍事,后來才在商業中普及。被奉為“戰略圣經”的《孫子兵法》中就寫道:“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紅海中的新來者,不管是出于謙卑的態度,還是因為勢單力薄,都不應該狂妄地挑釁戰局中的其他人。首先應該選擇一個不起眼的地方,以一種溫和的形象出現,一方面是盡量躲避受傷,另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觀察。如果太過張揚,就會導致對手過度警惕,甚至招來橫禍。 僅在地圖上比劃,無法真正了解對手。只有入局之后,才有可能近距離地認識它們,分析實際戰況。自古以來,謀劃策略都必須建立在了解敵我雙方情況的基礎上。既了解敵人的情況,又了解自己的情況,作戰的危險系數*低;不了解敵人的情況,只了解自己的情況,那么,勝負各半;既不了解敵人的情況,又不了解自己的情況,那樣必定失敗。 華為在剛入局之時,雖然嘴上喊著“爭**”的口號,卻走到了一個相對較弱的位置。重磅推出的系列新品沒有在市場中一炮而紅,遭到了許多諷刺嘲笑。盡管這不是華為有意而為之,但從現在來看,開局不利反而為華為爭取了自我修煉的時間。在對手不把你放在眼里,懶得來進攻你的時候,其實就是*好的自我升值時期。在重重磨練之后脫胎換骨,才能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看起來不利于進攻的位置,成了*佳的觀察位。在這個位置上,華為既可以練內功,也可以看到戰場上的一舉一動,精準地分析局勢和對手情況。況且,*初的占位并不代表*終的位置,在登上頂峰之前,位置會隨著周圍環境的改變不斷移動變化。只要心中牢記一開始就確定的“高端定位”,就不會被暫時的占位選擇所干擾。 我們要追求的不是*高位置,而是*佳位置。一些在當時看起來不太好的占位,從全局來看,其實是*佳位。如果我們每次都能站到*佳位置上,被打退了能找到掩護的地方,打了勝仗能趁勢而上,就能少受一點傷,少流一點血,游刃有余地向前邁進。 小步快跑 戰略是變化無窮的,戰略的藝術之美就在于此。任正非認為:“企業能否活下去,取決于自己,而不是別人,活不下去,也不是因為別人不讓活,而是自己沒法活。活下去,不是茍且偷生,不是簡單地活下去。活下去并非容易之事,要始終健康地活下去更難。因為它每時每刻都要面對外部變幻莫測的環境和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對內部復雜的人際關系。企業只有在不斷地改進和提高的過程中才能活下去。” 歷史上沒有永遠強大的國家,也沒有永遠弱小的國家;沒有常勝的將軍,也沒有永遠的敗將。一切因素都在不斷變化之中,不管是軍事指揮還是沒有硝煙的商戰,都必須時時留意戰場形勢的變化,根據變化采取相應的措施,把握有利的時機,創造制勝的條件。如果定在一個地方不動,那么戰爭還沒開始就會被消滅掉。 邁克爾·波特在《競爭戰略》一書中曾提到:企業首先應當做到準確定位,利用自己的能力對現有的競爭力采取*嚴密的防御措施;繼而通過戰略行動來平衡各種競爭力,進而提升企業的相對地位;預測決定競爭力的因素變化,并采取對策,在對手意識到這些變化前,選擇適合競爭力的戰略,在變化中求進步。 寫在紙上的理論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運作起來的時候,復雜程度難以想象。亦如軍事家孫武所言:“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處。” 常聽人談論說,華為*擅長跟隨策略,無論多么強大的對手,只要遭遇華為的跟隨,就難以擺脫。越是想甩掉,就越甩不掉。有人蔑視地認為,這算不上什么高超的策略,甚至認為這種行為并不光彩。但實際上,這就是博弈的學問,并沒有優劣之分。 如果你也能做到像華為那樣細致入微地觀察對手,比對手更了解對手,你也能成為第二個華為。如果你正好是華為的對手,彼此過招交戰時,一定會得到足夠的尊重。 然而,在華為快速挑動、試探的過程中,就有很多對手敗下陣來。究其原因,往往不是華為多么強大,而是對方自身出現了問題。*終的結果是,華為對對手的情況了如指掌,既知道對方的兵力強弱、活動規律、秘密武器,也知道對手的生死命脈之所在。這樣的了解,足以增加對手的慌亂。 我們可以從榮耀(Honor)手機和小米手機的一些營銷事件中,窺探到華為的戰術。 2014年3月17日,小米推出紅米Note,廣告語為: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2天后,華為榮耀推出新品榮耀3X,廣告語為:更美好的事情已經發生。 4月8日,小米舉辦“米粉節”;華為在同一天舉辦“榮耀狂歡節”。 小米舉辦“小米主題設計大賽”,口號為“這次,我們整點大的”;華為也舉辦“華為EMUI全球手機主題設計大賽”,口號為“這次,我們整點更大的”。 7月10日,小米公布“2014小米年度發布會”的消息2小時后,華為也公布了將在7月22日舉辦發布會的消息。 …… 概括來說,在榮耀的產品規劃上華為從產品布局上做到:小米有的榮耀有,小米還沒推的榮耀先推,小米要干的榮耀一起干。逐步把主動權掌握到自己的手里,也擾亂了對手的布局。
華為終端戰略 作者簡介
芮斌 在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任高管,曾主管華為消費者BG戰略,長期致力于企業戰略管理實戰研究,目前專注于投資和咨詢領域。 熊玥伽 優質內容提供平臺“考拉看看”聯合創始人,商業案例研究者,曾深入調研萬向集團、娃哈哈、TCL、傳化集團、萬事利集團等知名企業,并為其創作作品。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