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中國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影響因素及對企業價值影響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89315
- 條形碼:9787514189315 ; 978-7-5141-893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影響因素及對企業價值影響研究 內容簡介
進入21世紀以來,全面風險管理理念逐漸受到全球企業界的普遍重視,已經成為現代風險管理研究的重點和核心領域,也是企業發展戰略的新潮流與發展方向。 《中國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影響因素及對企業價值影響研究》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構建Logistic回歸模型實證分析不同產權制度下全面風險管理實施的關鍵影響因素。基于目標實現的視角,從戰略目標、經營目標、報告目標和合規目標四個方面構建了全面風險管理有效性指數,運用多元回歸模型,對全面風險管理有效性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檢驗。在分析風險管理對企業價值創造機制的基礎上,基于全面風險管理實施及其有效性視角,實證檢驗全面風險管理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中國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影響因素及對企業價值影響研究 目錄
1.1 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
1.2 研究目的和內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1.4 研究貢獻
第2章 理論回顧與文獻綜述
2.1 風險管理相關概念
2.2 風險管理的發展歷程
2.3 全面風險管理框架
2.4 風險管理的理論基礎
2.5 國外全面風險管理研究文獻綜述
2.6 國內全面風險管理研究文獻綜述
第3章 全面風險管理實施影響因素研究
3.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3.2 研究設計
3.3 研究模型設定
3.4 回歸結果與分析
3.5 研究結論及建議
第4章 全面風險管理有效性影響因素研究
4.1 問題的提出
4.2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4.3 研究設計
4.4 回歸模型分析
4.5 研究結論與啟示
第5章 全面風險管理對企業價值的影響研究
5.1 問題的提出
5.2 企業風險管理的價值創造機制
5.3 研究假設
5.4 研究設計
5.5 回歸結果與分析
5.6 結論與啟示
第6章 結論及研究展望
6.1 研究結論
6.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參考文獻
中國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影響因素及對企業價值影響研究 節選
《中國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影響因素及對企業價值影響研究》: 2.2.2 現代風險管理階段 進入20世紀70年代,由于利率管制、匯率管制的放松、利率波動、貨幣信貸危機、高通貨膨脹等眾多不確定因素使企業經營環境處于動蕩之中,金融領域出現了重大變化,投資者對收益的波動性表現出明顯厭惡情緒。同時,企業所面對市場環境也發生顯著變化,需求日益多元化,需求差異給企業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企業的外部環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具動態特征和不確定性。企業面臨的風險開始更加多樣化和復雜化。風險管理已經不再局限于金融方面,控制企業經營環境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已經成為管理的核心問題。風險已經成為保險理論、金融理論和企業決策理論等社會科學領域重要研究對象,風險管理受到空前的重視。在這個階段,風險管理的對象集中在業務和財務收入的波動性,對風險管理技術工具也在保險基礎上有所發展,金融衍生品工具得到使用并試圖來規避、轉移風險。Bodnar等(1995)關于美國非金融企業使用衍生工具的調查報告顯示:35%的企業使用了衍生工具,其中大規模企業使用衍生工具的比重達75%,中等規模企業使用比重為30%,小企業使用比重為12%;王志誠和周春生(2006)在對國際金融風險管理研究的綜述中指出.我國部分企業開始逐漸使用衍生工具進行風險管理。 通過資本市場與保險市場的相互結合過程中,一種全新的風險管理工具出現,另類風險轉移(ART)。ART也稱為結構性風險管理工具,是一種綜合了衍生品和保險兩者特征的風險轉移產品。ART其實質是非傳統風險技術、風險工具以及風險轉移產品的總稱。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結構性風險管理工具在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開始逐漸普遍使用。以結構性風險管理工具進行的風險轉移、防控過程中,由于其杠桿性的特征,也使得部分企業遭受了巨額損失。20世紀90年代,以損失為基礎的風險管理方法VaR(valueatrisk)被提出并受到業務部門和學界的重視。VaR方法的價值在于將風險標準化和數量化,現階段已經得到全世界的金融機構廣泛使用。 隨著國際金融和工商業的不斷發展,迅速發展的新經濟使企業面對的社會大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企業面臨的風險更加多樣化和復雜化,從墨西哥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拉美部分國家出現的金融動蕩等系統性事件,到巴林銀行、愛爾蘭聯合銀行、長期資本基金倒閉等個體事件,都昭示著損失不再是由單一風險造成,而是由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等多種風險因素交織作用而成的。人們意識到以零散的方式管理公司所面對的各類風險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在一個企業內部不同部門或不同業務的風險,有的相互疊加放大,有的相互抵消減少。因此,企業不能僅僅從某項業務、某個部門的角度考慮風險,必須根據風險組合的觀點,從貫穿整個企業的角度看風險。于是產生了全面風險管理思想的萌芽和發展,其標志是: **,在許多公司中,零散方式管理公司風險的管理者已被直接對董事會負責的高級風險管理專業人士所代替。到了1993年,CRO(Chief Risk Officer)首席風險總監的頭銜**次被使用。CRO的誕生,是風險管理由傳統風險管理向現代風險管理過渡的轉折點,標志著現代風險管理階段的開始。 第二,1995年由澳大利亞標準委員會和新西蘭標準委員會成立的聯合技術委員會經過廣泛的信息搜集、整理和討論,并多次修改,制訂和出版了全球**個企業風險管理標準——澳大利亞/新西蘭風險管理標準(AS/NZS4360,以下簡稱澳洲風險標準)。該標準的特點是適用范圍廣泛,為各行業各部門的風險管理提供了一個共同框架,在全世界國家和地區廣受歡迎。澳洲風險標準(AS/NZS4360)的正文包括五部分:一是應用范圍與概念;二是風險管理要求;三是風險管理概論;四是風險管理步驟;五是風險管理記錄和檔案。另外七個附件為風險管理實際操作提供了一套適合于各種機構和個人風險管理的方法和程序,滿足了綜合風險管理的需求。 ……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