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tǒng)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巴爾干兩千年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301297643
- 條形碼:9787301297643 ; 978-7-301-29764-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巴爾干兩千年 本書特色
《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巴爾干問題的經(jīng)典之作
揭開歐洲的秘史
一帶一路的必經(jīng)節(jié)點 不可略過的史鑒
巴爾干兩千年 內(nèi)容簡介
巴爾干半島為什么會被稱為“歐洲桶”?為什么這個地區(qū)會成為歐洲很為動蕩的地方?有名地緣學家在游歷巴爾干諸國的深沉旅行中,回顧了巴爾干地區(qū)的漫長歷史,以深刻的洞察力、以冷靜犀利的紀實筆觸,呈現(xiàn)了這一地區(qū)復雜的歷史變遷和民族關(guān)系以及背后大國勢力的競相角力,從奧斯曼征服到科索沃戰(zhàn)爭,巴爾干一直扮演著歐亞政治版圖變化的重要力量。
巴爾干兩千年 目錄
序曲:圣徒、恐怖分子、鮮血與圣水
**部分
南斯拉夫:歷史的前奏曲
第1章 克羅地亞:“于是他們就可以去天堂”
第2章 舊塞爾維亞和阿爾巴尼亞:巴爾干“西岸”
第3章 馬其頓:渴望摘星的手
第4章 白色的城市及其預言家
第二部分:羅馬尼亞:拉丁人激情的釋放
第5章 布加勒斯特雅典娜宮酒店
第6章 多瑙河的煩惱之角
第7章 摩爾達維亞:習慣于仇恨
第8章:德拉庫拉的城堡那邊的土地:布科維納有壁畫的修道院
第9章 特蘭西瓦尼亞的聲音
第10章 特蘭西瓦尼亞的故事: 花衣吹笛人的孩子回到了哈默林
第11章 *后的一瞥:蒂米什瓦拉和布加勒斯特
第三部分:保加利亞:來自共產(chǎn)主義的拜占庭的故事
第12章 他人身體的溫暖
第13章 友誼的代價
第14章 惡與善
第四部分:希臘:西方新娘,東方新郎
第15章 告別薩洛尼卡
第16章“佐巴,教教我。教我跳舞吧!”
第17章 秘史
尾聲:通往阿德里安堡之路
巴爾干兩千年 節(jié)選
紅衣主教:圣人與魔鬼
1 他自律到不去親吻自己的未婚妻
斯蒂匹納茨的魂靈成為塞爾維亞—克羅地亞之爭的重要符號,而這個巴爾干地區(qū)*大的、*關(guān)鍵的民族仇恨都圍繞塞爾維亞-克羅地亞之爭展開。
斯蒂匹納茨紅衣主教是克羅地亞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和四十年代的風云人物,被當作打擊九十年代塞爾維亞的風云人物米洛舍維奇的武器,反之亦然。在薩格勒布,因為歷史沒有移動,所以,三十年代末和四十年代似乎仍然與現(xiàn)在一樣。在歐洲,如果要說在什么地方納粹戰(zhàn)爭犯罪的遺留問題尚未得到實質(zhì)性的解決,那么,這個地方就非薩格勒布莫屬了。
“薩格勒布”的意思是“在山的后面”,山通常是城市的上區(qū)所在地,上城則控制著地勢較低的下城。在山的高處,是俯瞰下城、堅固結(jié)實的薩格勒布大教堂。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小克里姆林宮,在13世紀被祝圣,19世紀末得到整修。該教堂是巴爾干*大的羅馬天主教建筑,并且是薩格勒布大主教管轄區(qū)所在地。
斯蒂匹納茨于1898年出生在薩格勒布西部的一個富裕的農(nóng)民家庭,是家中8個孩子中的第5個。參加**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他學習農(nóng)藝學,并成為天主教學生聯(lián)誼會的積極成員。1924年,他解除了與一位當?shù)嘏⒌幕榧s,成為神職人員,隨后七年,他就讀于設(shè)在羅馬的、耶穌會會士管理的著名的格里高利大學,而他富有的父親恰好也能負擔得起他上學的費用。畢業(yè)時,斯蒂匹納茨要求被派到一個小的教區(qū)。但是(毫無疑問,這應(yīng)歸功于他的學術(shù)資歷),薩格勒布當時的大主教安頓·鮑爾安排這位32歲的天才到大教堂的檔案室工作。
年輕的斯蒂匹納茨發(fā)現(xiàn),他在天主教學生聯(lián)誼會的伙伴遠遠不夠虔誠。在他成為神職人員之前的訂婚儀式上,斯蒂匹納茨甚至拒絕親吻他的心上人,并說:“這不符合圣禮。
根據(jù)斯蒂匹納茨自己的日記,他認為天主教關(guān)于純潔性的理想也應(yīng)當傳播到東正教的塞爾維亞。他說:“如果有更多的自由……塞爾維亞二十年之后將是信仰天主教的!
2 圣人與魔鬼
關(guān)于斯蒂皮納茨,克羅地亞人視之為英雄、圣人,而塞爾維亞人則視之為屠夫、戰(zhàn)爭罪犯。南斯拉夫政府里的一位官員在貝爾格萊德告訴說:“我們的判斷是確定的:斯蒂匹納茨是一個內(nèi)奸屠夫——名義上是神父,一只手為人們洗禮,另一只手卻用來殺戮!边@位官員接著告訴我,天主教的神父們?nèi)绾卧谒沟倨ゼ{茨的指揮下,在克羅地亞的恐怖分子要處決東正教的塞爾維亞人之前的幾分鐘,主持宗教儀式對他們進行強迫性的集體皈依,“于是他們就可以上天堂”。
20世紀80年代末期,由于年通貨膨脹率增長數(shù)十倍,貧窮的壓力逐漸加大,南斯拉夫聯(lián)盟分裂的趨勢日益明顯,原本就有沖突的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地亞人越發(fā)難以調(diào)和,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因此,人們就從越來越多的層面來解釋斯蒂匹納茨問題。
1989斯蒂匹納茨的私人日記節(jié)選在周刊雜志《達納斯》(Danas)上發(fā)表。日記所顯示出來的斯蒂匹納茨,盡管是一個在羅馬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卻深受農(nóng)民迷信思想的影響,而且相當看重共濟會的陰謀之類的觀念。
斯蒂皮納茨在二戰(zhàn)年代擔任過大主教,與此相關(guān)的諸多事實遠比其他任何單個的問題更具影響力,使得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地亞人——因而也包括南斯拉夫人——在心理上產(chǎn)生分裂。
3 與納粹的曖昧和決裂
1941年4月10日,緊跟著德國和意大利的侵略之后,法西斯主義的烏斯塔沙(Ustashe)就宣告成立“獨立的克羅地亞國”。斯蒂匹納茨大主教的反應(yīng)是“愉快的”,因為他覺得,在克羅地亞首次與羅馬教會建立聯(lián)系第13個百年之際創(chuàng)立一個“自由的”克羅地亞是上帝的恩寵。4月16日,他正式拜訪了烏斯塔沙領(lǐng)導人安特·帕甫里奇(Ante Pavelic)。
斯蒂匹納茨并非喜歡甚或相信德國人,他把納粹的意識形態(tài)稱作“異教的”思想。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已經(jīng)萌生了難以釋懷的對于共產(chǎn)主義思想的恐懼;而且,和與他同時期的梵蒂岡的官員一樣,他一想到那種意識形態(tài),就想到了俄國的東正教,并進一步聯(lián)想到了塞爾維亞的東正教。
到1937年,斯蒂匹納茨已經(jīng)明白了納粹是如何把他從小所熟知的傳統(tǒng)的排猶主義轉(zhuǎn)化成一種更為極端的東西。因此,從那以后,排猶主義的材料就從《天主教要聞》的激烈言辭和論述中消失。
可悲的是,這樣的模棱兩可是這位大主教的典型風格。例如,當烏斯塔沙的掌權(quán)者在攫取權(quán)力一個月之后,下令所有的猶太人佩戴特殊的徽章時,斯蒂匹納茨私下向內(nèi)政部長安德里賈·阿圖科維奇(后來在美國尋求庇護)建議說,也許猶太人應(yīng)當被要求花錢購買徽章,從而補償國家的生產(chǎn)成本,但不必非佩戴不可。斯蒂匹納茨接著要求所有針對猶太人和塞爾維亞人、尤其是兒童的措施,都應(yīng)當以一種“人道的”方式執(zhí)行。
在那一關(guān)鍵的節(jié)點上,斯蒂匹納茨的幼稚麻痹了他的感覺,以至于他的意識處在近乎于盲目的狀態(tài)。當他歡迎烏斯塔沙政權(quán)的時候,他說:“由于了解今日左右著克羅地亞人民命運的這些人……我們相信并期望,在我們獲得重生的克羅地亞,教會能夠在完全自由的狀態(tài)下清楚地表明永恒的真理和正義這些無可爭辯的原則!
這位大主教顯然沒有意識到,烏斯塔沙控制下的克羅地亞不過是游走在納粹德國和法西斯意大利之間的一個傀儡國家。斯特拉·亞歷山大在《三重神話》中注意到:“有兩件事情是非常清楚無誤的。他對于共產(chǎn)主義的恐懼,甚于任何東西;他發(fā)現(xiàn),很難踏實地相信克羅地亞邊界之外的任何東西是真實的,當然這始終不包括圣座在內(nèi)!
當烏斯塔沙的法西斯小分隊在鄰近的波斯尼亞把塞爾維亞東正教的婦女和兒童扔下懸崖的時候,當阿道夫·希特勒的軍隊正在大舉進攻莫斯科,建立集中營并犯下各種暴行的時候,斯蒂匹納茨依然在頗為堅定地宣告:“整個文明世界,都在與共產(chǎn)主義進行戰(zhàn)斗,因為它不僅威脅到了基督教,而且使整個人類的積極價值岌岌可危。”
大規(guī)模屠殺的報道逐漸讓斯蒂匹納茨感到痛苦不堪;結(jié)果,他慢慢地開始認清了真相并發(fā)出自己的聲音。1942年3月,在對學生的一次講話中,這位大主教聲明說:“如果對履行上帝的戒律缺少毫不含糊的尊重,自由就是一種空洞的假象!痹1942年4月的一個禮拜天,斯蒂匹納茨手拿面包和鹽在薩格勒布大教堂的臺階上迎候獨裁者帕甫里奇。斯蒂匹納茨盯著獨裁者的眼睛看了一會兒,然后鎮(zhèn)定而威嚴地說:“第六誡說,你不應(yīng)當殺戮!”不可一世的帕甫里奇暴怒不已,拒絕進入大教堂。
1943年3月,當烏斯塔沙命令所有剩下的猶太人都去警察局登記時,斯蒂匹納茨在一次面向公眾的布道中宣稱:“每一個人,不論他屬于什么種族或民族……內(nèi)心都攜帶著上帝的印記,因而擁有任何世俗的權(quán)力都不可剝奪的權(quán)利……”
六個月之后,斯蒂匹納茨說得更為直白:
天主教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種族天生就是統(tǒng)治者,什么種族注定就要受奴役。天主教所知道的任何種族和民族都是上帝的創(chuàng)造物……在天主教看來,中部非洲的黑人和歐洲人一樣,都同樣是人……因為犯罪而槍殺成百上千人質(zhì)的體制(烏斯塔沙就經(jīng)常這樣做),是一個根本沒有任何信仰的體制
終于,在大屠殺進行到中途的時候,這位大主教開始公開地與烏斯塔沙對峙。雖然遭受法西斯分子的不信任,斯蒂匹納茨仍然拒絕了所有逃避到羅馬的機會,盡管他完全清楚,不論哪一方獲得了暫時爭斗的勝利,他都會被當作現(xiàn)成的替罪羊。他也沒有完全斷絕與烏斯塔沙政權(quán)的聯(lián)系,盡管他也知道,這樣做會保全他的名聲。根據(jù)亞歷山大的說法,斯蒂匹納茨覺得,公開地與烏斯塔沙分道揚鑣,會使他“無力幫助任何人;而*重要的事情是挽救任何可以被挽救的一切”。隨著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的拖延,斯蒂匹納茨越來越得到了猶太人、塞爾維亞人和抵抗人士的信任,他們把他當作無望的地獄之中僅存的孤零零的同盟。
另一方面,直到戰(zhàn)爭的*后一天,斯蒂匹納茨仍然在組織反對宣誓效忠的游行,并繼續(xù)相信烏斯塔沙運動存在“誠實的”一面。一張照片顯示,晚至1945年2月22日,斯蒂匹納茨仍在與獨裁者帕甫里奇握手言談。他對待共產(chǎn)主義的態(tài)度是直接的、頑固的,絲毫也不顧及這樣的態(tài)度給他自己或他人可能帶來的危險;然而,他對待烏斯塔沙反人類罪行的態(tài)度,卻充滿了一再的妥協(xié)和矛盾的行為,因而讓人難以捉摸
在戰(zhàn)爭期間,他把一個猶太教拉比及其家人藏在大教堂之中。他遇到了烏斯塔沙的前警察局長,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幫忙掩護他躲避追捕。
4 為他人而戰(zhàn)
鐵托使斯蒂匹納茨成為克羅地亞的殉難者。1945年,鐵托佯裝不知斯蒂匹納茨早先對于烏斯塔沙的支持以及許多天主教的神職人員在詹森諾瓦集中營里與屠殺者的合作,兩次與斯蒂匹納茨會面。在這兩次會面時,他試圖脅迫大主教成立獨立于梵蒂岡的“國家天主教教會”,從而能夠像南斯拉夫的東正教教會一樣,對政府俯首帖耳。盡管斯蒂匹納茨很痛苦地意識到鐵托掌握著他與烏斯塔沙有聯(lián)系的證據(jù),但他仍然拒絕受鐵托的敲詐。他不僅沒有與梵蒂岡決裂,反而繼續(xù)譴責政府。斯蒂匹納茨的被捕和把他當作“戰(zhàn)爭罪犯”進行的裝模作樣的審判發(fā)生在1946年。
在波斯尼亞發(fā)生的強迫東正教教徒皈依天主教事件,激發(fā)了塞爾維亞人的嗜血欲望,也為政府毀滅大主教提供了手段。
事實上,在大部分暴行發(fā)生的波斯尼亞,斯蒂匹納茨絕對沒有辦法約束那里的神職人員。
鐵托的公訴人對這類細節(jié)并不感興趣。他于1946年9月26日在一次演講時解釋說:“我們逮捕了斯蒂匹納茨,我們還將逮捕所有反抗現(xiàn)在事態(tài)局勢的人,不管他喜歡還是不喜歡。”只有這時候的鐵托才是誠實的。曾是鐵托內(nèi)部圈子成員的米羅萬·德熱拉斯在事后說,斯蒂匹納茨“如果不是繼續(xù)阻撓新的政權(quán),是不會因為他在戰(zhàn)爭中的行為以及他與克羅地亞法西斯領(lǐng)導人安特·帕甫里奇的合作而被審判的”。
他被判在以上問題上都有罪。他在孤獨的監(jiān)禁中過了五年,然后被流放到他的原籍卡拉西克村。
1952年,由于認識到斯蒂匹納茨對一個鐵托壓迫下的教會的價值,教皇庇護十二世任命他為紅衣大主教。從那以后,所有來自梵蒂岡的跡象都表明,它始終把斯蒂匹納茨當作對抗鐵托政權(quán)的英雄。
斯蒂匹納茨說過,他已經(jīng)接受了自己的命運:即便烏斯塔沙不殺他,鐵托主義者也會殺死他。由于*初政治上完全的盲目性,斯蒂匹納茨已別無選擇,他自愿去做獻祭的羔羊,并不是出于魯莽的自以為是,而是為了他人去戰(zhàn)斗。
巴爾干兩千年 作者簡介
羅伯特·卡普蘭美國著名智庫Stratfor公司的首席地緣政治分析家。1952年生于紐約,長期為《大西洋月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新共和》《華爾街日報》《國際利益》等媒體撰寫評論,出版的著作有《阿拉伯人》《地球末日》《帝國的野蠻》《地中海之冬》《季風帝國》《地理的復仇》《在歐洲的陰影下》《南海困局》等。
譯者簡介 趙秀福 山東大學外語學院教授,翻譯作品《光明之子與黑暗之子》《杜威:宗教信仰與民主人本主義》《批評與文化理論種的關(guān)鍵問題》等。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