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傳世名著典藏叢書三國志精華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5092658
- 條形碼:9787205092658 ; 978-7-205-09265-8
- 裝幀:書寫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世名著典藏叢書三國志精華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普通大眾 ★比《三國演義》更真實的三國故事,原汁原味,還原歷史。
傳世名著典藏叢書三國志精華 內容簡介
《三國志》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并稱“前四史”。記載東漢末年至西晉初約百年的歷史。《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曾在蜀漢任職.蜀漢滅亡。西晉代魏以后。被征入洛陽擔任著作郎的職務。《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三國志》開始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三書才合為一書,流傳至今。
傳世名著典藏叢書三國志精華 目錄
目錄
魏書
武帝紀
文帝紀
曹植傳
卞皇后傳
董卓傳
袁紹傳
呂布傳
張遼傳
張邰傳
樂進傳
于禁傳
徐晃傳
典韋傳
許褚傳
荀或傳
荀攸傳
賈詡傳
鄧艾傳
鐘會傳
華佗傳
蜀書
先主傳
后主傳
諸葛亮傳
關羽傳
張飛傳
馬超傳
黃忠傳
趙云傳
姜維傳
龐統傳
馬謖傳
魏延傳
蔣琬傳
法正傳
吳書
孫堅傳
孫策傳
吳主傳
周瑜傳
魯肅傳
黃蓋傳
程普傳
太史慈傳
呂蒙傳
甘寧傳
陸遜傳
陸抗傳
張昭傳
諸葛瑾傳
傳世名著典藏叢書三國志精華 節選
武帝紀 【題解】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在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的勢力,統一了北方大部分區域,并實行一系列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的政策,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曹魏建立后,曹操被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原文】 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后。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太祖少機警,有權數①,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國橋玄、南陽何颙(yóng)異焉。玄謂太祖曰:“天下將亂,非命世②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征拜議郎。 光和末,黃巾起。拜騎都尉,討潁川賊。遷為濟南相,國有十余縣,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斷淫祀③,奸宄逃竄,郡界肅然。久之,征還為東郡太守,不就,稱疾歸鄉里。頃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連結豪杰,謀廢靈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敗。 金城邊章、韓遂殺刺史郡守以叛,眾十余萬,天下騷動。征太祖為典軍校尉。會靈帝崩,太子即位,太后臨朝。大將軍何進與袁紹謀誅宦官,太后不聽。進乃召董卓,欲以脅太后,卓未至而進見殺。卓到,廢帝為弘農王而立獻帝,京都大亂。卓表太祖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④東歸。出關,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卓遂殺太后及弘農王。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歲中平六年也。 【注釋】 ①權數:權謀置變。②命世:世間知名。③淫祀:指不合禮制的祭祀,不當祭的祭祀,妄濫之祭。④間行:走小路。 【譯文】 太祖武皇帝,沛國譙縣人,姓曹名操,字孟德,乃西漢相國曹參的后代。東漢桓帝在位時,曹騰任中常侍大長秋,封為費亭侯。他的養子名曹嵩,繼承了他的封爵,曾官至太尉,但沒有人知道他是從誰家過繼來的。曹嵩生下了太祖。太祖從小的時候起就機靈能干,遇到事情會隨機應變,但放浪形骸,意氣用事,不注意德行和學業的修養,所以當時的人都沒有注意到他,只有梁國人橋玄、南陽人何颙兩個人能認識到他的雄才大略。橋玄曾對太祖說:“天下將大亂,沒有治國安邦之才不能拯救,能平定天下的,恐怕就是你吧!”太祖20歲時,被舉為孝廉,做了郎官,后又任洛陽北部尉,升任為頓丘縣令,被召入朝廷做議郎。 漢靈帝光和末年(183),發生了黃巾軍起義。太祖被任命為騎都尉統領羽林騎兵,討伐潁川的賊寇,后升為濟南國國相。濟南國轄有十幾個縣,各縣長官大都攀附皇親國戚,貪贓枉法,太祖上奏皇帝,罷免了其中八個官員。又嚴禁過分祭祀鬼神,使作奸違法之徒威風掃地,一時濟南國中秩序井然,安居樂業。過了許久,被召回朝廷任東郡太守,但沒有赴任,以生病為由回了老家。不久之后,冀州刺史王芬、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人網羅八方豪杰,密謀廢漢靈帝,擁立合肥侯為皇帝,他們聯絡太祖參加,太祖拒絕了。王芬等謀反事件果然失敗了。 金城人邊章、韓遂斬殺刺史、郡守,聚集十多萬人,大舉叛亂,一時天下動蕩。朝廷命太祖為典軍校尉。時逢漢靈帝去世,太子劉辯即位,由何太后掌握朝中的權力。大將軍何進便和袁紹商量將宦官殺死,太后沒有同意他們的做法。何進便召董卓入京, 想用董卓來脅迫太后,董卓的軍隊還沒有進入京都,何進已經被宦官殺死。董卓進京都后,廢皇帝為弘農王,另立劉協為漢獻帝,京都之中一片大亂。董卓上奏舉薦太祖做驍騎校尉,準備與他共掌朝政。太祖改名換姓,向東走小路逃往家鄉。出虎牢關,途經 中牟縣時,引起當地亭長懷疑,被抓回縣城。縣城中有人認出他,為他求情而被釋放。董卓此時已殺掉太后和弘農王。太祖到了陳留縣,變賣家產,募集義軍,準備征討董卓。十二月,才在己吾縣樹旗起兵,這時已是漢靈帝中平六年(189)。 ……
傳世名著典藏叢書三國志精華 作者簡介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后,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后,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并稱“前四史”。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