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創業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894466
- 條形碼:9787503894466 ; 978-7-5038-944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創業學 內容簡介
《創業學/創新創業卓越人才系列化教材》系統總結了創業的基本理論與基本規律,論述了國內外的創業歷史與現狀,注重創業方法的可操作性與實踐性,注重創業初期的項目選擇與創業計劃的思維引導,以及創業調研的驗證、創業動力的激勵、創業融資的基礎等方面的內容,指導并促使創業者付諸行動,“干”永遠是成功的核心。《創業學/創新創業卓越人才系列化教材》理論新穎、思維獨到,激勵讀者知行合一、通過創業實現人生價值。 《創業學/創新創業卓越人才系列化教材》既可作為學術型本科、應用型本科的“創業學”課程教材,也可以作為高職高專各專業的“創業學(創業指導)”課程教材,也可作為創業教育的培訓用書或參考書,同時也適合社會人士閱讀。
創業學 目錄
前 言
第1章 創業學概論
1.1 創業的內涵
1.1.1 創業的概念
1.1.2 創業的本質核心
1.1.3 創業的特征
1.2 創業的現實意義
1.2.1 創業價值
1.2.2 創業的意義
1.3 創業的要素
1.3.1 人
1.3.2 財物
1.3.3 其他資源
1.3.4 機會
1.3.5 組織
1.4 創業的一般過程
1.4.1 創業過程的概念及解析
1.4.2 企業生命周期理論
1.4.3 創業過程的五階段論
1.5 創業教育
1.5.1 創業教育的概念
1.5.2 創業教育的作用
1.5.3 創業教育的基本目標
1.5.4 創業教育的歷史
1.5.5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特殊意義
1.6 創業與就業
第2章 創業的歷史與現狀
2.1 中國創業簡史
2.1.1 中國古代創業
2.1.2 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過程
2.1.3 中國的四次創業浪潮
2.1.4 自發的創業熱潮
2.1.5 創業政策環境
2.2 國外創業概況
2.2.1 創業在美國
2.2.2 創業在英國
2.2.3 創業在法國
2.2.4 創業在德國
2.2.5 創業在日本
2.2.6 創業在新加坡
2.2.7 創業在印度
2.2.8 創業在以色列
2.3 中國創業環境分析
2.3.1 中國創業總體情況分析
2.3.2 國際視野下的青年創業
2.4 國內創業發展概況
2.5 大學生創業現狀
2.5.1 大學生創業政策
2.5.2 大學生創業的現狀分析
2.5.3 大學生創業特點與引導
2.6 全社會創業狀況與展望
第3章 創新思維與創意實踐
3.1 創新概述
3.1.1 創新的含義與特點
3.1.2 創新的意義與價值
3.1.3 創新的分類與內容
……
第4章 創業學基本理論
第5章 創業環境與機會
第6章 創業素質
第7章 創業經濟學
第8章 創業動力論
第9章 創業分類與目標選定
第10章 市場調研
第11章 創業計劃
第12章 創業融資
第13章 創業者與創業團隊建設
第14章 工商登記
第15章 創業宣傳與營銷規劃
第16章 創業管理
第17章 創業政策與法規
創業拓展悟道:創業新思維
參考文獻
創業學 節選
《創業學/創新創業卓越人才系列化教材》: 2.1.4自發的創業熱潮 在中國,創業熱潮一浪高過一浪。1999年,一則消息從中關村開始迅速驚爆全國:4個大學生開了個公司(視美樂公司),此舉乃中國開天辟地**回,之后,又出現了魯軍、劉穎(仙云坊:中國教育網是排名**的娛樂、信息網站),這是**位停學創業的在校本科生。 大學相繼掀起了學子創業的高潮,在校生做推銷、家教已被視為小兒科,幾千上萬元的創業項目也并不稀奇。他們需要的不僅是做老板的獨立意識與實干精神,更包括對產業、科學與經濟社會的深層思考,開拓新領域、開發新產業的大勇氣和大智慧。 1997年,清華大學發起舉行首屆“清華大學創業計劃大賽”,歷時5個月,遞交了114份創業計劃,一些投資企業紛紛上門洽談。 1999年3月舉行的第二屆清華創業計劃大賽,3000多人參與了這項活動,其中多個創業小組在清華科技園注冊了公司,清華大學校園內掀起了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潮。北京澳柯瑪視美樂信息技術公司曾獲得了上海集團提供的5250萬元投資,上海一百和視美樂的合作為中國的風險投資與高科技企業的結合打開了嶄新的一頁,并創造了3個**:其一,視美樂公司首開在校大學生創辦高科技公司的先河;其二,上海一百開辟了上市公司通過風險投資參與高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新模式;其三,雙方合作是按照國際規范運作的中國**例風險投資項目。 清華大學出臺一系列倡導創業精神鼓勵學生創業的政策,如允許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業。2000年,清華創業園開園,為學生創業提供管理、引資和咨詢等各種支持。 1999年6月28日,北京大學政治系與行政管理系應屆畢業生創辦的北京新興偉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掛牌,這是一家專門從事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服務公司,靠信息服務賺錢,把素質教育當作產業來抓。 1999年7月,華中理工大學在校三年級學生李玲玲注冊了武漢天行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她注冊公司的10萬元資金是一家風險投資公司提供的。李玲玲是女性創業者,她引人注目,不僅是因為有6項專利發明,更是因為她是學生。 1991年,太原高新區建區,20多年來已聚集了全省50%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自主創新項目600余項,形成以煤化工、電子信息、新材料、文化創意、環保節能與新能源等為代表的富有特色的產業格局,成為山西省名副其實的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自主創新的重要載體。 山西省大學生創業園位于太原市小店區學府街華宇百花谷商業中心C座,占地面積約4400平方米。創業園作為省創新創業示范基地,重點為以大學生為主體的各類創業者提供低費用、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創業孵化平臺和發展空間,滿足處于不同創業階段創業者的服務需求。首批30個創業項目已通過評審正式入駐。 全省各地、各高校都有了自己的創業園、創業基地、開發區等。2.1.5創業政策環境 (1)創業環境逐步改善 ①1982年,修改《憲法》,明確了改革開放政策。 ②1988年4月,全國人大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增加了“國家允許私營經濟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存在和發展”的內容,為私營經濟正名。 ③1993年修憲,為市場經濟正名。 ④1999年,通過了《個人獨資企業法》,大大降低了個人自主創業的門檻,提出依法治國。 ⑤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報告充分肯定了一些“另類”社會成員的積極作用,提出了“要保護、要鼓勵、要表彰”他們。“另類”指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都是建設者。 關于創業,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創業機制,營造鼓勵人們干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的社會氛圍,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⑥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依法保護各類產權,包括私有財產權,要努力改善創業和就業環境。 ⑦2003年12月12日,中央建議“公民合法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總之,在中國內地,創業環境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好。 創業寬松,行業管制松綁,為民營企業創業提供了更多的創業渠道。 隨著人世后“國民待遇”規則的實施,企業準人范圍擴大,為小企業投資拓展了空間。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人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 ……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