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生命的跳轉:當癌癥遇上心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7014544
- 條形碼:9787557014544 ; 978-7-5570-1454-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命的跳轉:當癌癥遇上心理學 本書特色
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有兩面性,“癌”亦如此。因此,當你沉于“癌”的“負”的影響中時,不妨試著重新開啟另外一扇窗,看看它的另一面,而納輝的這本書也許就是你需要打開的那一扇窗。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教授、程氏針灸第四代傳承人 程凱
當我們看到疾病背后的真相,也真正理解了愛的真諦,疾病就會失去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當愛被表達,當愛開始流動,就是療愈。
——身心能量療法創(chuàng)始人 肖然
作者用與癌癥抗爭及和解的經(jīng)歷向我們述說:愛之光始終指引著我們,并引導我們走出生命中的陰霾,走向愛。
——著名兒童心理專家 牟娟
作為一名中西醫(yī)結合腫瘤專科醫(yī)生,我欣喜地看到納輝由冰融化成水,我更想說“愛”是治愈癌的不二法寶,愛是深深的理解與接納,愛自己,愛家人,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青年名中醫(yī)” 吳潔
誰都難免遭遇病魔的侵襲。可是,我們始終要有這樣的信心:人類的意志比病魔更強大,家人的關愛,朋友的關心,自己的努力,很快就能戰(zhàn)勝病魔,贏得曙光。這就是本書給予我們的啟迪。
——《光明日報》(國際版)主編、高級編輯 劉莘
擁有樂觀,就擁有了力量。擁有樂觀,就擁有了希望的渡船,只要活著就有力量建造自己輝煌的明天! 希望納輝的書可以帶給大家希望和愛的能量!
—— FESCO國際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 何燕川
這里有痛,更有愛;愛被銘記,也在這里被傳遞……
——加拿大荷頓多元文化中心理事會Jessie Chen
生命的跳轉:當癌癥遇上心理學 內(nèi)容簡介
"在《生命的跳轉:當癌癥遇上心理學》中,作者講述了自己罹患乳腺癌后的治療和心路歷程,用親身經(jīng)歷與真實感受來化解大家對癌癥的恐懼,加深大家對生命的理解。
我覺得癌癥是位老師,它是一位教會我們“認清生命真諦”的老師,讓我們有效認清生活的真相后更懂得生命的意義。
沒有人可以為我們的身體埋單,只有自己可以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當我站在尊重生命的高度和自己對話時,我知道活下來再重建一切才有意義。都說21天養(yǎng)成一個習慣,我利用放化療的7個21天養(yǎng)成了7個新的習慣,我開始學習愛自己、冥想、用快樂填滿生活、融入大自然、品味美食、正念、活在當下。走過這一切,我終于看清了癌癥這份看起來相當難看的“禮物”,讓我看到了不是我們治愈了疾病,而是疾病改變了我們;讓我看到了自己所擁有的財富和資源,縮短了成為自己的時間,有機會用一生,活出不一樣的兩輩子。
——納輝"
生命的跳轉:當癌癥遇上心理學 目錄
推薦序2 讓陽光重新照進生活 03
推薦序3 過好更加美麗的后半生 05
自 序 癌,需要愛 07
上篇/病來
**章 風起——不抱怨的世界和人生 / 003
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也要活成幸福的典范 005
跳轉的生命,致命的診斷通知書 008
身體告訴我得病的真相 011
一段死而復生的視頻,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每天都有奇跡 014
穿刺檢查做不做 018
通過繪畫療愈等進行自我疏導 020
面對壞消息,親友的陪伴*重要 024
第二章 云涌——恩寵與勇氣,超越死亡 / 027
戲劇性的檢查結果 029
糊里糊涂的手術 032
無條件的愛,把我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035
我和我爸的和解,是對父愛的重新解讀 040
該不該告訴病人真相 043
接下來我該怎么辦?接納是一把鑰匙 046
第三章 接受——永遠不再害怕癌癥 / 051
為什么得癌癥 053
為什么選擇標準化治療 058
化療老外們的精神頭兒 062
放療醫(yī)生的觀點 064
營養(yǎng)師的建議 066
藥劑師的建議 068
化療之后的**餐 070
坐上加拿大的急救車 072
愛上現(xiàn)在的自己,剛剛好 075
下篇/ 康復
**章 放下——重遇未知的自己 / 081
認回自己,*該愛和寬恕的是我們自己 083
生病不要責怪自己,而應感謝自己 087
“幸與不幸”換個角度看 089
癌癥康復的關鍵 092
21 天養(yǎng)成一個新習慣 094
**個習慣:愛自己 097
第二個習慣:冥想 101
第三個習慣:用快樂填滿生活 103
第四個習慣:融入大自然 106
第五個習慣:品味美食 110
第六個習慣:正念 113
第七個習慣:活在當下 116
第二章 付出——每一種孤獨都有陪伴 / 119
學著放大生病中的“小確幸” 121
帶著敬畏之心,用生命陪伴生命 125
父母的愛 128
兒子的改變 130
友人“中槍” 133
完善的康復中心 136
藝術療愈——一個沒有評價的美麗世界 139
體驗康復訓練 143
化療結束,活著就是*大的幸福 146
向癌癥中心捐款,付出比得到更快樂 149
帶著溫暖上路 152
第三章 重建——生命的重建 / 157
請理解信任醫(yī)生 159
癌癥病人為什么會有悲傷感 163
親友的陪伴溫暖了那顆悲傷的心 166
如何面對“復發(fā)”這個恐懼 169
重生后的日子怎么過 174
如何對病人進行心理疏導 178
不能為病人做心理疏導也可以給他們一個擁抱 182
病人家屬也需要心理支持 185
心理學在我身上的奇跡 188
附錄 志愿者們的故事 / 195
富豪志愿者們 197
馬不停蹄的志愿者Gerry 199
讓我流淚的志愿者 201
做過CEO 的志愿者 203
患癌癥的志愿者 204
我的志愿者故事 206
后 記 人有一生,我有幸活了兩輩子 211
生命的跳轉:當癌癥遇上心理學 節(jié)選
推薦序1 愛的流動,是*好的療愈 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這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納輝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這本書,她是一個陽光開朗、積極向上的人。命運跟她開了一個玩笑,一個非常大的玩笑,但整個過程,她都頑強地走了過來。她沒有懼怕,她是迎著它走過去的。 在與病魔斗爭的過程中,她顯示了自己的力量,也體現(xiàn)了家庭的愛與支持對療愈過程有多重要。她有著愛她的父母與溫暖的家庭。癌癥多是因情緒而得的。疾病只是對愛的一種需要和渴望的表達。當有一天,我們看到疾病背后的真相,也真正理解了愛的真諦,疾病就會失去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當愛被表達,當愛開始流動,就是*好的療愈。疾病是人生的功課,痊愈是生命的本能。 這本書帶給世人的價值在于,用生命喚醒更多的生命。讓那些有愛的家庭能夠重新看待自己的親人,能夠改變更多的家庭。 其實每個生命都是自由的,需要自由地成長。就像一粒種子,種在土地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經(jīng)歷風雨。它不需要被賦予什么意義,或成為什么,它本來是什么,或本來的意義是什么需要被尊重。 這本書的價值還有一點,就是那么真實,那么源于生活,既普通又偉大。往往偉大就在生活和平凡當中。每個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如果我們想要得到愛,就要懂得尊重,尊重生命的自由。希望這本書能喚醒這份尊重,讓更多的家庭和諧,更多的人得到健康。謝謝作者! 身心能量療法創(chuàng)始人?肖然 推薦序2 讓陽光重新照進生活 望著夏日天空中飄下來的綿綿細雨,提筆為納輝即將出版的新書寫序,心情不免有些惆悵、沉重。 我和她相識于20年前,那時的她,供職于首都一家令人羨慕、聲名遠播的單位,是一個洋溢青春、充滿朝氣的外企白領。我雖然年長一些,可是和她能聊到一塊,是北京姑娘的那種包容和大氣把我們連在了一起。我們由開始的工作關系,發(fā)展到姐妹情誼,直至今日。在我所有旅居海外的親朋好友中,*讓我關心的,兒子是**位,納輝排第二位。這也是我*早得知她得病、知道她為了戰(zhàn)勝病魔經(jīng)歷的種種劫難、**個看到這本書的原因。 我為她出書感到由衷的高興,但真的不想為這本書寫序,不是因為它讓我流淚、難過(我是流著眼淚看,流著眼淚寫的),而是不甘愿她遭受這般痛苦。我很想為她的比如書名為《快樂,生活著》《哈哈!!大笑》之類的書寫個序,讓她永遠都被幸福包裹著。因為從我認識她的那天起,在我腦海里永遠定格的是那張笑臉。偏偏造化弄人,讓這么樂觀的一個人去面對那種驚恐和痛苦。真有老天爺嗎?是你的哪顆棋子擺錯了嗎?也許這就是生活?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人間百態(tài),啥事都能遇上。 這本書,角度獨特,敘事平實,說理透徹。字里行間,充滿了作者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和樂觀。從得病到治療,她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強烈的求生欲望,配合醫(yī)生的治療,應對病魔的挑戰(zhàn)。將“癌”視為“小病”,可見作者的樂觀和強大。如果我們無法選擇疾病,那么必須選擇面對疾病的態(tài)度。越堅強、越樂觀、越積極,希望就越大!此時的她,已不再是一位弱女子,而是一名堅強的戰(zhàn)士。決不輕言放棄,是她新的生活理念。通過戰(zhàn)勝病魔的親身經(jīng)歷,作者告訴我們:癌癥并不可怕,戰(zhàn)勝它,就是自我回歸的信使;戰(zhàn)勝它,就是資源和財富;戰(zhàn)勝它,能讓人有機會一生活出兩輩子! 當癌癥襲來,面對如驚濤駭浪般的恐懼和困惑,她用理智和智慧應對,分解、排除直至*后戰(zhàn)勝它,讓陽光重新照進生活。人們把這種女人比喻成會收拾屋子的女人,不管處于多么糟糕的情況,她總是保持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不管在哪里,豪宅也好,陋室也罷,她都能把它布置得非常靜雅且有情調。誰都難免遭遇病魔的侵襲。可是,我們始終要有這樣的信心:人類的意志比病魔更強大,家人的關愛,朋友的關心,自己的努力,能幫助我們戰(zhàn)勝病魔,贏得曙光。這就是本書給予我們的啟迪。 《光明日報》(國際版)主編、高級編輯?劉莘 為什么得癌癥 每個人都會生病,生病面前人人平等。癌癥這個標簽可以任意貼到醫(yī)生、成功人士、年輕人,甚至孩子的頭上。造成患癌的根源一直是人類的不解之謎,也是醫(yī)學、心理學等領域一直在探尋和期待攻克的難題。除了大眾常說的環(huán)境污染、食品安全、生活壓力、缺乏運動等因素之外,這里列舉了一些可能造成癌癥的觀點和因素,希望為那些追問患癌原因的糾結之心開啟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門,讓陽光照進心里。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環(huán)境、飲食、運動、心情等都會影響身心健康,進而導致癌癥的發(fā)生。我也一直在探討和思考癌癥的起因。 環(huán)境 加拿大很美,屬于美麗、溫柔、動人的國家,醉氧,好山好水,只是于我:更多的是重新適應全新的環(huán)境和生活,語言不通,沒有朋友,好寂寞—是那種腳下沒根、身后沒山、凡事都要自己扛、奮力向上攀爬的寂寞。 飲食 用一位做餐飲的朋友話說:加拿大的食品要求嚴格到令人發(fā)指的地步。加拿大食品安全世界有名,以牛奶為例,截至目前還屬于計劃經(jīng)濟,不出口,只滿足國內(nèi)人民需求。無激素、無藥物、無任何添加劑。 再說,平時我很少吃肉,油炸食品都不受我的恩寵,蔬菜水果才是我的喜好品。 運動 我一直堅持練氣功和瑜伽,但是說實話,出汗運動基本沒有。 心情 之前提過,**時間我就看到了我生病的起因:生活壓力大,無處釋放和訴說。從物理角度看:當外界壓力過大時,物體內(nèi)部會因壓強變大而膨脹。腫瘤就是這種膨脹的結果。 回過頭去看癌癥的根源,應該說是各種因緣具足之后,*后一根心理稻草壓倒了我。 除此以外,還有什么因素會導致癌癥的發(fā)生呢?肯·威爾伯的素食主義太太患癌后所著的《恩寵與勇氣》一書中提到如下觀點:癌癥帶來的心病,也是各種文化和次文化。 ·新時代的觀點:疾病是一門功課。你為自己制造了這種疾病,因為你需要學習重要的功課,以達到精神上的成長和演化。疾病是唯心所造,因此疾病也可以單靠心來治療。 ·醫(yī)學的觀點:疾病是由生物物理上的因素造成生物物理上的失序,大部分疾病不需要心理和精神上的治療,因為這樣的另類療法通常無效,而且可能延誤你接受正當?shù)尼t(yī)療。 ·心理學的觀點:以流行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壓抑的情緒會形成疾病,*極端的例子是:疾病就是想死的愿望。 ·整體治療觀:疾病是肉體、情緒、心智和靈性的產(chǎn)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息息相關、不可忽視。治療必須涉及所有層面。 ·佛家的觀點:疾病是這個世界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之一,詢問為什么會得病,就像問為什么會有空氣一樣。生老病死是這個世界的標記,這一切的現(xiàn)象都顯示了無常、苦與我,只有解脫和涅槃才能徹底轉化疾病。 ·科學的觀點:不論什么疾病,都有它的原因,其中一些是被決定的,其他的都只是意外。不論怎樣,疾病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得病只是概率和必然的現(xiàn)象。 這里再補充幾個觀點: ·中醫(yī)心理學認為:從整體健康角度看,疾病不僅僅是身體某個器官或某種功能出現(xiàn)了故障,而且可能是一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個固化的不可改變的信念或觀點、一種不和諧的家庭關系、一個未完成的事件造成的。如果是我們感到不能承擔的精神痛苦,就會轉而由身體去承擔,所以疾病只是一種訴說。當疾病消失,便完成了其使命。癌癥的定義就是不規(guī)則細胞無限制增長,頑強但無限延展,有生命力,頑強的特質就猶如我們自己,是我們執(zhí)著的品質,甚至是我們摯愛的朋友。癌癥并不是想要奪走我們的生命,它可能愛我們甚深、想和我們合為一體,讓我們成為它或者它成為我們。 ·中醫(yī)認為:癌癥是因為人體內(nèi)陽氣弱,不能夠運化和排解毒素造成的。從中醫(yī)“道”的層面來看問題—嚴格意義上來說,人體本無病,人體只有排病反應。當人體有了過多的毒素的時候,就好比人體有很多垃圾,勢必要找一個垃圾筐,癌癥病變組織就是這個垃圾筐,我們不能說垃圾筐是病。當身體里面有了過多的毒素,而人體的陽氣太弱,運行能力偏差,這些毒素無法代謝化解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癌癥。 ·英國精神病學家史蒂芬·格里爾提出了易患癌癥性格的概念,將之稱為c型性格(c是cancer的縮寫),性格特點為:不喜歡把破壞性和敵意性格表達出來,非常好的,溫順的,害怕堅持自己權益的人。格里爾認為,以“抑制憤怒,好人溫順”為特征的c型性格是導致癌癥的危險因素。心理免疫學研究表明,心理、性格和情緒因素在致癌中的作用是通過抑制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實現(xiàn)的,從而使癌細胞變異生長。 ·人類的功課:人類發(fā)展到今天,癌癥已經(jīng)是一種向全球蔓延和發(fā)展的疾病。如果說大多數(shù)人認為癌癥的產(chǎn)生與身心健康有關,那么過去的人難道身心就都沒問題嗎?癌癥是宇宙讓人類在這一階段需要攻克的功課。之前可能是瘧疾、肺炎、腦炎等疾病,而現(xiàn)在癌癥就是人類需要治愈的疾病,*終,人類治愈癌癥就如同治愈肺炎一樣簡單而有效。 在我生病之后,很多人也在分析我的原因,其中褒貶不一。既然可能有這么多原因,我只想說,請善待你身邊的病人,你的每一句問候、每一次幫助都是給予生命*溫暖的陽光雨露;而那些喜歡不負責任亂說話、不具備感同身受同理心的家伙,請你們走開,因為誰也沒有資格在別人生命的天空上指指點點。……
生命的跳轉:當癌癥遇上心理學 作者簡介
納輝 原名王若冰,北京人。曾任中國500強企業(yè)市場部負責人,并有數(shù)年高中物理教學經(jīng)驗。現(xiàn)定居加拿大,《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等數(shù)家中國主流媒體海外特約撰稿人,多倫多地區(qū)身心療愈課堂主講人。通過對心理學的深入研究,與加拿大的癌癥康復公益機構合作,傳播科學的身心健康療法。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