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穿透中國債務:公共產品經濟學邏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93897
- 條形碼:9787508693897 ; 978-7-5086-938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穿透中國債務:公共產品經濟學邏輯 本書特色
1.溫暖的公共產品。 公共產品是資本流通的主要通道和閥門,既能吸納貨幣也能釋放貨幣,既能吸收風險也能釋放風險,既是引發金融危機的基礎載體,也是超級債務化時代之錨。 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體系,代表著一個國家制度的秩序和溫度,代表著國家治理的靈魂,代表著我們會塑造出怎樣的民族靈魂。 2.債務杠桿拆除路徑。 去杠桿不應該是“一抓就死”的運動式,穩杠桿也不應該是“一放就亂”的放水式。 建立獨立、透明、有效、合理的公共財政與公共產品、公共服務供給體系,建立公共產品資產與公共財政資金一一對應機制,建立公共產品周期與公共財政周期一一對應機制,這才是去杠桿、穩杠桿的基石,也是構建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穿透中國債務:公共產品經濟學邏輯 內容簡介
我們總說摸著石頭過河,但是我國的公共債務和財政金融是一條很深的河,經過這么多年的循環往復,我們并沒有摸到石頭。這些石頭沉得很深,需要采用全新的工具和方法才能摸到。首先本書是一本專業的著作,從多層面、多角度進行了新穎的機理性分析,既突破公共產品領域的慣性思維和理論構架,又系統地勾畫了一套原創性的公共產品供給理論。針對我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和房地產債務,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分析工具和解決方案。同時本書也是一本大眾讀物,從大眾數學的視角分析了我國住房、醫療、教育、社保、基礎設施等公共產品與個人納稅、公共財政之間的關系,用公共理性解讀你我的公共生活。
穿透中國債務:公共產品經濟學邏輯 目錄
穿透中國債務:公共產品經濟學邏輯 作者簡介
鄭志軍,男,漢族,出生于1976年10月,居住在廣東深圳市。任中國經濟信息網研究院公共產品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專業從事公共產品、自然資源、環境資源等領域的經濟理論研究和實踐。鄭志軍是國內屈指可數的基礎經濟學理論專家,其理論具有原創性、基礎性,研究成果在我國各地政府得到廣泛的關注和認可,受到一百多個地方政府的邀請授課,與六十多個地方政府有合作研究項目。 李吉平,男,漢族,1955年9月出生,遼寧大連人。中央黨校世界經濟專業碩士畢業,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1999年至2003年,任國家開發銀行政策研究室主任,2008年9月至2015年12月,任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2014年11月至今,任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執行副會長。李吉平多年來站在國家開發銀行的視角,對我國公共產品、公共基礎設施領域的市場規律和金融產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入的理論研究。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