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醫者仁心-中華傳統醫德讀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416216
- 條形碼:9787566416216 ; 978-7-5664-162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醫者仁心-中華傳統醫德讀本 內容簡介
《醫者仁心:中華傳統醫德讀本》按照醫學史的時間順序編寫,分為八個章節,分別為:醫學創始期醫德思想的萌芽及初步孕育:先秦時期;早期醫德規范的確立:秦漢時期;傳統醫德思想的理論化和體系化:魏晉南北朝時期;傳統醫德思想的拓展:隋唐五代;傳統醫德思想的成熟:宋朝;傳統醫德思想的創新:遼金元時期;傳統醫德思想的豐富與完善:明朝;中西醫德的沖突與融通:清朝。每一章節首先綜述這一歷史時期醫德發展進程及成就,然后按照“醫家簡介”“醫史佳話”“醫德傳承”“歷史評述”的章節體例展開,“醫家簡介”遴選醫德與醫術均備受推崇的中國傳統醫學有名醫家,簡介其生卒年、醫學貢獻與歷史地位;“醫史佳話”以生動、有趣的逸聞趣事和醫療實踐案例還原血肉豐滿的醫史人物;“醫德傳承”重溫醫學文獻,側重傳統醫德觀點的介紹和總結,展現傳統醫德的人性光輝;“歷史評述”評述總結傳統醫學發展目前有名醫家的歷史地位及醫德發展軌跡。
醫者仁心-中華傳統醫德讀本 目錄
神農氏
黃帝
岐伯
俞跗
扁鵲
文摯
第二章 早期醫德規范的確立――秦漢時期
華佗
張仲景
淳于意
董奉
郭玉
蘇耽
壺翁
第三章 傳統醫德思想的理論化和體系化――魏晉南北朝時期
王叔和
皇甫謐
葛洪
陶弘景
楊泉
姚僧垣
第四章 傳統醫德思想的拓展――隋唐五代
許智藏
巢元方
孫思邈
王燾
鑒真
劉禹錫
宋清
第五章 傳統醫德思想的成熟――宋朝
錢乙
龐安時
董汲
宋慈
張銳
陳自明
第六章 傳統醫德思想的創新――遼金元時期
劉完素
張元素
張從正
李杲
羅天益
羅知悌
曾世榮
朱震亨
張景岳
第七章 傳統醫德思想的豐富與完善――明朝
劉純
寇平
萬全
李時珍
徐春甫
龔廷賢
陳實功
李梃
第八章 傳統醫德的深化與總結――清朝
喻嘉言
傅青主
葉桂
徐大椿
趙學敏
陳修園
王清任
費伯雄
王士雄
張錫純
醫者仁心-中華傳統醫德讀本 節選
《醫者仁心:中華傳統醫德讀本》: 望診齊桓侯 扁鵲路過齊國都城臨淄的時候,見到了齊國的國君齊桓侯。他看齊桓侯的氣色不好,就斷定他生病了,便直言不諱地對他說:“你有病在膚表,如不快治,就會加重。”桓侯聽了不以為然,說:“我沒病。”扁鵲見他不聽勸告就走了。這時,桓侯對左右的人說:“凡是醫生都是貪圖名利的。他們沒有本事,就把沒有病的人當有病的來治,以顯示本領,竊取功利。”過了五天,扁鵲又來見齊桓侯,一番觀察之后,對齊桓侯說:“你的病到了血脈,不治會加重的。”桓侯聽了很不高興,根本沒有把扁鵲的話放在心上。再過五天,扁鵲又來見齊桓侯,經過細致觀察,嚴肅地對他說:“你的病進入腸胃之間,再不治,就沒救了!”齊桓侯聽了很生氣,當然也沒有理睬扁鵲的話。等到扁鵲第四次來見桓侯時,他只瞥了一眼,就慌忙跑開了。看到扁鵲不理睬自己,齊桓侯就派人詢問。扁鵲說:“病在膚表,用湯熨可以治好;病進入血脈,用針灸可以治好;病到了腸胃,用酒劑也能治愈。如今齊桓侯的病已經深入骨髓,再也沒法治了,我只好躲開。”又過了五天,齊桓侯果然病重,派人請扁鵲來治,扁鵲早已逃離齊國,而齊桓侯因誤了治病時機,不久就死了。 早在兩干四百多年前,扁鵲就能從齊桓侯的氣色中,看出病之所在和病情的發展,這是很不簡單的。所以,漢代著名醫學家張仲景贊賞說:“余每覽越人人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 起死回生 有一次,扁鵲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路過虢國,恰遇虢太子病重,人們以為他死了,正在舉行大規模祈禱活動。扁鵲找到中庶子(太子的侍從官),問道:“太子患什么病?”中庶子答道:“太子中邪。邪氣發泄不出去突然昏倒就死了!”扁鵲進一步了解了太子發病的情況,信心百倍地對中庶子說:“你進去通報虢君,就說我能救活太子!”但中庶子不信扁鵲能起死回生,不肯去通報,而且嘲諷扁鵲說:“你無上古名醫俞跗的本事,還說能救活太子,就是不懂事的嬰兒也知道你是騙人的!”扁鵲氣憤地說:“你這是從竹管里望天。老實告訴你,我秦越人不等切脈、望色、聽聲、審察病人形態,就能說出病的部位。不信,你去太子那看看,他此刻耳朵該會鳴響,鼻翼該會扇動,從其大腿摸到陰部也該是溫熱的。”聽到這里,中庶子不禁目瞪口呆。因為扁鵲雖沒有見到太子,但通過多次詢問,對太子的病情已了如指掌,說得頭頭是道,說明他確實有本事,不可小看。中庶子只得進去通報了。虢君得知消息,趕快出來接見扁鵲,說:“我久慕先生大名,只是無緣拜見;先生路過我這小國,幸虧主動來救助,實在是寡人的幸運!有先生救助,我兒就能活命;沒有先生救助,就只有把他的尸體埋在山溝了。”說著,“流涕長潸”,哭得很是悲切。扁鵲告訴虢君,太子患的是“尸厥”(類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制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扎了一針。過了一會兒,太子就蘇醒過來。接著扁鵲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肋下做藥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來。后又服二十天湯藥,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此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而他卻實事求是地說,并非他能把死去的人救活,而是病人根本就沒有真正死去,他只不過用適當的治療方法,把太子從垂死中挽救過來而已。 ……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