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后現代主義思潮與中國新時期小說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92468
- 條形碼:9787010192468 ; 978-7-01-01924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后現代主義思潮與中國新時期小說 內容簡介
本選題以中國新時期小說中出現的具有后現代主義特征、色彩的小說作品為主要觀照和討論對象,從理論分析與創作實踐兩個向度的結合性研究出發,以相關的西方后現代主義理論為參照物來對新時期小說的創作實踐進行剖析,并結合文本的細讀,深入探討西方后現代主義思潮與中國新時期的文學理論及文學創作之間的互動關系。本書稿嘗試構建一個宏觀的理論分析視角,來審視西方后現代主義思潮的沖擊和啟發對于新時期小說發展所具有的客觀積極性意義,同時也理性剖析西方后現代主義思潮帶給新時期小說創作的某些負面性消極影響。
后現代主義思潮與中國新時期小說 目錄
**章 西方后現代主義思潮在中國的傳播
**節 后現代主義及其文學思潮概述
一、何謂“后現代主義”?
二、西方后現代主義文學思潮概述
第二節 西方后現代主義文學及文化思潮在中國的傳播
一、中國對西方后現代主義文學及文化理論的譯介和研究
二、中國對西方后現代主義文學創作的譯介和研究
第三節 西方后現代主義文學及文化思潮對新時期文壇的影響
一、對新時期小說創作的影響
二、后現代主義文學及文化理論在新時期文壇的批評實踐
第四節 “后現代主義”在中國新時期語境中的自適性發展
一、中國新時期社會文化語境與西方后現代主義理論的契合
二、從''舶來品''到自主性成長:具有后現代主義特征的文學在新時期的發展
第二章 后現代主義文學思潮與新時期小說觀念的嬗變
**節 小說本體論的闡釋:從功能載體到審美客體的轉換
一、傳統的小說本體論闡釋:功能載體論
二、新時期的小說本體論闡釋:審美客體論
第二節 小說敘事論的延展:從方法論到本體論的突破
第三節 小說價值論的探討:功利價值與審美價值的權衡
一、功利之“用”:消解宏大層面的功利價值
二、審美之“美”:發掘多樣性的審美意味
……
第三章 新時期小說呈現的后現代主義影像
第四章 新時期小說的后現代主義藝術追求及特征
第五章 后現代主義視角對于新時期小說發展的價值
第六章 新時期小說的后現代追求之反思
結語 文學理想的可能性建構
參考文獻
后記
后現代主義思潮與中國新時期小說 節選
《后現代主義思潮與中國新時期小說》: 一、中國對西方后現代主義文學及文化理論的譯介和研究 中國對后現代主義的引進、譯介和研究肇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對于這種全新的思想和話語范式,中國學界首先是以對其文學理論或文學與文化理論的復合形態的關注和研究來展開的。 20世紀80年代初,董鼎山、袁可嘉等人就開始譯介西方后現代主義的相關文學觀點和文化理論,如《所謂“后現代派”小說》(《讀書》1980年第12期)、《關于“后現代主義”思潮》(《國外社會科學》1982年第11期)等,都對后現代主義理論話語進行了一定的介紹和評析。80年代中期,國內有些學者開始運用后現代主義的理論視角來評介西方文學或文論的*新成果,并且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一時期*具標志性的事件,就是1985年美國著名后現代思想家杰姆遜在北京大學所作的“后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的講座,其講稿也被譯成中文出版,這一類似“傳教儀式”的事件有力地推動了后現代主義文學及文化理論在中國的傳播。80年代后期,后現代主義理論話語的傳播進一步擴大,國內學者也加大了對后現代主義文學及文化理論的譯介力度。進入90年代,后現代主義理論話語在中國學界迅速擴散,并且出現了一批影響深遠的譯著或論著,如王寧1991年翻譯出版了荷蘭學者佛克馬、伯頓斯選編的《走向后現代主義》,王岳川、尚水1992年編譯出版《后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劉象愚等1993年翻譯出版了哈桑的《后現代的轉折》以及1996年利奧塔的《后現代狀況:關于知識的報告》、1997年杰姆遜的《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等經典性后現代理論著作的中譯本的出版,皆在國內產生了重要影響。發展到21世紀,后現代主義理論的有關譯著更為繁多,不僅出現了一些以后現代主義為主題的單行本,如王治河2002年翻譯出版大衛·格里芬所編的《超越結構:建設性后現代主義哲學的奠基者》,章燕、李自修2007年翻譯出版由維克多·泰勒、查爾斯·溫奎斯特選編的《后現代主義百科全書》等;還出現了許多系列叢書也對后現代主義表現出全面化的密切關注,如王逢振、希利斯·米勒主編的“知識分子圖書館”系列叢書中對德里達、保羅·德曼、杰姆遜等人著作的譯介,遼寧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劍橋集粹”系列以及周憲、許鈞主編的“現代性研究譯叢”等,都有對后現代主義理論論著的譯介。這些譯著資料,都將中國學界對后現代主義文學及文化理論的關注和了解推向了一個更為深廣的天地。 ……
后現代主義思潮與中國新時期小說 作者簡介
王源(1977-),山東濟南人,文學及文化研究雙碩士、文藝學博士。現任山東社會科學院《東岳論叢》編輯,副研究員,山東省首批簽約文藝評論家。主持山東省社科規劃課題一項,獲山東省劉勰文藝評論獎一項,在CSSCI來源期刊及雙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曾獲《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及《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摘。研究方向為文藝學、美學以及影視、傳播學等相關專業領域。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