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基礎與路徑選擇/曾剛等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88959
- 條形碼:9787010188959 ; 978-7-01-01889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基礎與路徑選擇/曾剛等著 內容簡介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基礎與路徑選擇》以筆者曾剛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項目“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研究”為依托,從復合生態系統論、壓力-狀態-響應模型、評價指標體系等學說和分析方法的視角出發,系統地論述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基礎,并結合東部中等發達的山東萊蕪、東部發達的上海奉賢和長江三角洲地區進行的大量田野調查資料,從一體化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生態特區、人地關系協調等方面,論述了我國不同類型區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和路徑選擇。 此外,《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基礎與路徑選擇》還介紹了美國伯克利和克利夫蘭、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等國外生態城市、生態島嶼建設經驗,并闡述了域外經驗對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基礎與路徑選擇/曾剛等著 目錄
**章 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
**節 全球發展趨勢
第二節 我國發展需求
第二章 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基礎
**節 生態文明基本架構
第二節 生態文明的理論體系
第三節 生態文明分析方法
第三章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現狀:問題與成因
**節 生態文明建設基礎條件
第二節 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問題
第三節 成因分析
第四章 長三角區域生態文明建設之道:一體化發展
**節 長三角區域發展現狀特征
第二節 長三角區域發展面臨的問題
第三節 長三角區域發展對策建議
第五章 上海奉賢生態文明建設之道:產業轉型升級
**節 奉賢產業轉型升級的條件評價
第二節 奉賢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
第三節 奉賢產業轉型升級的舉措
第六章 山東萊蕪生態文明建設之道:新型城鎮化
**節 萊蕪新型城鎮化建設條件評價
第二節 萊蕪新型城鎮化建設基礎與布局
第三節 萊蕪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舉措
第七章 崇明生態島生態文明建設之道:生態特區
**節 崇明生態島發展現狀評價
第二節 崇明生態島建設的背景與內涵
第三節 崇明生態島建設指標體系構建
第四節 核心指標篩選與參考閾值
第五節 指數計算方法與初步計算結果
第六節 崇明生態島指標體系及其應用
第七節 崇明生態島建設成效
第八章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之行動:步驟與保障
**節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國行動”的戰略部署
第二節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保障體系建設
第九章 國外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與啟示
**節 國外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經驗
第二節 國外典型生態島嶼經濟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基礎與路徑選擇/曾剛等著 作者簡介
曾剛,男,1961年11月生,湖北省武漢市人,1982年7月獲湖北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92年7月獲德國Justus Liebig-University Giessen區域規劃學博士學位,F任華東師范大學區域經濟學終身教授、二級教授、A類特聘教授、人文地理學和區域經濟學博士生導師、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院院長、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兼任華東師范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特聘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評審專家以及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理事、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常務理事及區域創新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地理學會長江分會副會長/世界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任《經濟地理》、《世界地理研究》副主編以及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等刊物編委。先后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與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海市科技攻關項目和重大決策咨詢項目、德國DFG項目等。先后在國外出版著作6部、國內出版著作8部,在中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在生態文明與區域發展模式、企業網絡與產業集群、區域創新與技術擴散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贏得了有關方面的關注和好評。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