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演進·迭代·反哺:青年文化的當代闡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23384
- 條形碼:9787565723384 ; 978-7-5657-233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演進·迭代·反哺:青年文化的當代闡釋 內容簡介
本書涉獵的青年文化研究包括青年文化的范式, 青年與電影和音樂, 青年與旅游文化, 青年與志愿者服務, 青年與文學這幾個領域。青年文化研究的范式問題, 是青年研究以至于青年文化研究的*本根的問題。本書在方法范式、研究立場、研究視角等方面注重跨理論、跨學科相融合的方法, 保持開放性的方法范式及態度, 汲取其他理論模式和研究路徑的長處, 多角度多視閾的研究青年文化。
演進·迭代·反哺:青年文化的當代闡釋 目錄
導論中國當代青年文化研究的可能性
**章 中國當代青年文化研究狀貌
**節 全球化對青少年影響的文化研究
第二節 青年文化研究的現狀與反思
第二章 音樂中的青年文化研究
**節 “你還聽搖滾樂嗎?”
第二節 昔日“先鋒”今安在?
第三節 媒介與搖滾樂先鋒性
第四節 搖滾樂“文學文化”的建構
第三章 電影中的青年文化研究
**節 韓寒電影中的青年亞文化符號解讀
第二節 《后會無期》
——一個青年文化癥侯的樣本
第三節 “謊言”之下的“真實”
——韓寒文化形象解析
第四章 旅游中的青年文化研究
**節 復雜聯結:全球化與旅游文化
第二節 紅色旅游與志愿者文化的融合發展
第三節 香港青少年游學旅游的多重價值詮釋
第五章 志愿服務中的青年文化研究
**節 中國志愿者組織與政府合作的合法性
第二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械那嗄晡幕
參考文獻
附錄
演進·迭代·反哺:青年文化的當代闡釋 節選
《演進·迭代·反哺:青年文化的當代闡釋》: 二、青年文化研究的現狀 。ㄒ唬┣嗄陙單幕芯砍蔀榍嗄晡幕芯康闹饕绞健 鴥鹊那嗄晡幕芯砍晒,關于青年亞文化的理論來源、文化研究與伯明翰學派之間關系闡釋方面的論文,在文化研究論文中所占的比重極大。以2010年至2016年中國知網(CNKI)7大資源庫(期刊、學術輯刊、報紙、國內外會議、碩博士學位論文)為范圍進行檢索,我們發現以“青年亞文化”或“青年亞文化研究”為主題詞的記錄共339條,如當前熱門的“亞文化與審美”“影視與亞文化”“當代流行電影”“流行音樂”“伯明翰學派”等相關的文獻正與日俱增,學界尤其熱衷于對亞文化本土化問題的探討。 當代研究者對青年文化的理論性研究多以亞文化研究為主,青年文化研究者大多從亞文化理論人手,對青年亞文化理論進行譯介,并對具體青年亞文化現象的研究進行檢視。對于亞文化現象的研究也多是對青年亞文化理論的嵌套,使亞文化理論先行,造成青年文化實踐研究滯后于亞文化理論的研究。因此,這種研究方法導致青年亞文化的研究更多帶有理論硬套實踐的情形! ≈袊那嗄晡幕谛旅浇檎Z境中已經漸成氣候,中國青年文化研究也隨著互聯網的盛行而形成了分水嶺。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間,可以被稱作“前互聯網時代”,這一時期的中國本土青年亞文化研究主要涉及三個層面,即“現象研究”“理論譯介”“本土話語”。對青年文化現象(如校園文化、搖滾樂等)的研究,普遍存在主動向“宏大的社會和文化主題”靠攏,而未能“從青年亞文化自身組織結構與社會結構的關系、青年亞文化內部的互動、青年亞文化實踐主體的身份認同等方面的剖析中揭示其意義或價值”①,青年文化現象研究呈現為大背景下的小敘事,部分研究流于淺表! ‰S著全球傳播網絡的激增和媒介信息流動的加劇,文化的融合趨勢更加明顯,青年亞文化的發展進程逐步加快,亞文化逐漸成為當代青年的生活方式之一。學界對互聯網時代的青年亞文化有著不同的闡釋,有的研究者認為,研究采用的理論話語局限于英國伯明翰學派的青年亞文化理論,“表現出單一、僵化、整體上明顯滯后于網絡青年亞文化個體和群體實踐的窘境”②,網絡青年亞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所涉及的關鍵詞是“青年群體”“主張或觀點”和“新媒體”,其與主導文化、商業利益不再涇渭分明,他們彼此互為對象,互為存在。③事實上,學界的研究多普遍注重宏大的社會和文化現象,卻未能真正以青年亞文化與社會結構的互動、青年亞文化對主導文化的沖擊為切入點剖析青年亞文化的實踐意義,從而造成國內當下青年文化研究與青年亞文化研究的“水土不服”。 ……
演進·迭代·反哺:青年文化的當代闡釋 作者簡介
楊晶,蒙古族,內蒙古赤峰人,2009年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藝學博士學位;2010-2012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博士后。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青少所副研究員,北京作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青年文化、全球化理論、旅游文化與傳媒等方面的研究。已在《文藝理論研究》《江西社會科學》《民族文學研究》《社會科學戰線》《旅游學刊》《中國青年研究》《高校理論戰線》《文化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主持北京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香港青少年游學旅游與國家認同研究”(2014年)。已出版著作兩部:《剛性之美:蒙古族審美觀念研究》(專著)、《生存與表意策略:魯迅與出版》(合著)。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