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派詩人在英語世界的接受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88613
- 條形碼:9787516188613 ; 978-7-5161-886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現代派詩人在英語世界的接受研究 本書特色
以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等人為代表的中國“現代派”是白話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隨著國內外交流的日益增加,海外學者關于中國“現代派”詩人的研究也不斷深入,成果日益豐碩。為了借鑒國外對中國“現代派”詩人的研究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界的相互交流,對中國“現代派”詩人在國外的接受進行總結就顯得更為迫切。本書的目的即是站在跨越異質文明的角度,對英語世界關于中國“現代派”詩人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總結,希望能夠促進中外學界的交流與對話。
中國現代派詩人在英語世界的接受研究 內容簡介
以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等人為代表的中國“現代派”是白話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隨著國內外交流的日益增加,海外學者關于中國“現代派”詩人的研究也不斷深入,成果日益豐碩。為了借鑒國外對中國“現代派”詩人的研究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界的相互交流,對中國“現代派”詩人在國外的接受進行總結就顯得更為迫切。本書的目的即是站在跨越異質文明的角度,對英語世界關于中國“現代派”詩人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總結,希望能夠促進中外學界的交流與對話。
中國現代派詩人在英語世界的接受研究 目錄
緒論
一 選題原因
二 研究目的及學術價值
三 課題的研究現狀
四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五 創新點
六 難點分析
**章 中國“現代派”詩人作品的英譯研究
**節 發軔期:1949年以前
第二節 挫折期:1949—1979年
第三節 繁榮期:1979年至今
第四節 中國“現代派”詩人詩論的翻譯
第五節 中國“現代派”詩人作品的英譯特色
第二章 英語世界對中國“現代派”詩人的生平研究
**節 英語世界關于戴望舒的生平研究
一戴望舒的詩歌生涯
二 不幸的詩人,幸運的讀者
三 獨抒情性。卻心懷天下
第二節 英語世界關于“漢園三詩人”的生平研究
一 卞之琳生平研究
二 何其芳生平研究
三 李廣田生平研究
第三章 英語世界關于中國“現代派”詩人作品的國外淵源
研究
**節 戴望舒詩歌創作中的國外淵源
一 作為西方文學的翻譯家和學生的戴望舒
二 法國浪漫派的影響
三 法國象征派的影響
第二節 卞之琳詩歌創作中的國外淵源
一 卞之琳對國外文學作品的閱讀與翻譯
二 國外文學對卞之琳詩歌創作的影響
第四章 英語世界關于中國“現代派”詩人作品的本土淵源
研究
**節 中國傳統文化因素對中國“現代派”詩人的影響
一 中國“現代派”詩人少年時期接受的中國古典教育
二 中國“現代派”詩人作品中傳統文化因素研究
第二節 早期白話詩人對中國“現代派”詩人的影響
第五章 英語世界關于中國“現代派”詩人詩歌的創作手法
研究
**節 中國“現代派”詩人的詩歌形式研究
一 戴望舒和卞之琳關于詩歌形式的不同態度
二 卞之琳詩歌形式研究
第二節 中國“現代派”詩人詩歌中的“環形結構”研究
一 奚密關于“環形結構”的定義及其效果研究
二 奚密關于中國“現代派”詩人作品中“環形結構”的研究
第三節 中國“現代派”詩人詩歌中的“戲劇化”手法研究
一 卞之琳詩歌中的“戲劇化”手法研究
二 何其芳詩歌中的“戲劇化”手法研究
第四節 中國“現代派”詩人詩歌中的隱喻手法研究
第六章 英語世界關于中國“現代派”詩人詩歌中的主題與意象研究
**節 中國“現代派”詩人詩歌主題研究
一 戴望舒詩歌中的懷舊主題研究
二 中國“現代派”詩人詩歌中的愛情主題研究
第二節 中國“現代派”詩人詩歌中的“非傳統”意象研究
一 戴望舒詩歌中的“非傳統詩學意象”研究
二 卞之琳詩歌中的“非傳統詩學意象”研究
第七章 英語世界關于中國“現代派”詩人詩風轉變的研究
**節 戴望舒詩風的轉變
一 **次轉變:從《雨巷》到《我底記憶》的轉變
二 第二次轉變:從《我底記憶》到《災難的歲月》
第二節 卞之琳詩風的轉變
一 卞之琳詩風轉變的萌芽期
二《慰勞信集》時期的卞之琳
第三節 何其芳詩風的轉變
結語
一 英語世界關于中國“現代派”詩人研究的啟示
二 英語世界關于中國“現代派”詩人接受的瑕疵
三 本書的不足之處及后續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中國現代派詩人在英語世界的接受研究 作者簡介
王樹文,男,1982年生,河南太康人。周口師范學院文學院講師,比較文學與世界專業博士,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外國文學和中國現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