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IAS勵學文叢在跨文化邊界思索與爭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55984
- 條形碼:9787100155984 ; 978-7-100-15598-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IAS勵學文叢在跨文化邊界思索與爭辯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對美學、哲學、藝術以及思想史有興趣的讀者。 豐富的文化層次和獨特的文化視角,在碰撞中開闊出跨文化的視野與精神。這些論文的共同點是:鮮明的倫理關懷,和對人類社會、對歷史和文化的深情關切。學術乃天下之公器,本書旨在通過求知使人類社會更加美好。
IAS勵學文叢在跨文化邊界思索與爭辯 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錄25篇演講,內容涉及“技術、價值與治理”,“法律、經濟與社會”,“語言、符號與場所”,“文本、歷史與闡釋”,“美學與藝術難題”,“文學史與比較文學”,以及“古典藝術與現代藝術”七大版塊。“高研院學術午餐會”收錄了一些頗有特點的學術討論或對談,“學人伉儷說學術”則遴選了高研院特聘教授張伯偉伉儷的對談。具體而論,此書所收文章有些是關乎人類重大問題的宏大敘事,有些則是對一些特定歷史文本的深入解讀,但作者多從跨學科或多學科的廣闊角度加以審視,或小中見大,或大中見深,富有啟發性。包含了學者們或學術共同體的鮮明倫理關懷,彰顯出對人類社會、對國族、對歷史和文化的深情關切。學術乃天下之公器,本書旨在通過求知使人類社會更加美好。
IAS勵學文叢在跨文化邊界思索與爭辯 目錄
逃離人類紀//〔法〕貝爾納·斯蒂格勒
價值實現、危機與日常生活的轉變//〔美〕大衛,哈維
從社會控制到社會管理:中國治理模式的轉型//郭蘇建
法律、經濟與社會
反壟斷法對國有企業的適用//方小敏
德國抗制藥品安全犯罪:現狀與未來//〔德〕邢安德
語言、符號與場所
生命形式:表現語言的轉換//〔英〕斯科特·拉什
維特根斯坦、詞語的創造力和藝術風格的拓展//〔美〕加里·哈格伯格
元語言沖突與闡釋漩渦//趙毅衡
背道而馳的婦女解放與性別平等——中國女民兵宣傳畫(1958-1978)的圖像政治分析//王海洲
“場所精神”的回歸——《南都繁會圖卷》與“老城南保衛戰”//胡恒
文本、歷史與闡釋
孟子民本思想與內生現代性敘事——以宋代孟學王道思想與東洋近世說為討論中心//許育嘉
讀者還是觀眾——石刻景觀與中國中古政治//仇鹿鳴
中國經學史研究的傳統與門徑//〔美〕韓大偉
“陳寅恪對對子說”別解——兼論陳寅恪的文史之學//陸揚
朝鮮實學派文人的中國觀//〔韓〕宋載邵
美學、美育與藝術難題
中西美學與藝術比較//曾繁仁
論中國現代美學與儒家心性之學的內在聯系//杜衛
藝術的定義及其意義//高建平
文學批評與比較文學
古典藝術與現代藝術
高研院學術午餐會
學人伉儷說學術
IAS勵學文叢在跨文化邊界思索與爭辯 節選
《在跨文化邊界思索與爭辯/IAS勵學文叢》: 人們對此有一套符碼話語。例如,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停地在強調居者有其屋可以帶來社會穩定。然而人們喪失了抵押品贖回權會產生什么后果?郊區化帶來的環境災難又該如何處理? 突然,那些喪失贖回權的房主和那些感受到威脅的人做著各種瘋狂的政治舉動,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每個人都震驚了。為什么?你讓他們背上無法償還的沉重債務,所有的人都看不到未來(希臘的處境非常相似)。 我住在巴爾的摩很多年,當去年巴爾的摩上演慣常的騷亂時,我想起了1968年我剛到巴爾的摩時的情景。馬丁·路德·金剛剛被暗殺,所有的騷亂仍在繼續,巴爾的摩陷入一片火海之中。這么長時間之后,在這里,一切又重新上演。但是,當你看到取消抵押品贖回權的數據的時候,你知道,實際上,巴爾的摩曾經的經歷——特別是在非裔美國人口中建立的穩定性被破壞了,*后在抵押品贖回危機中被破壞殆盡,F在,美國的社會處于不穩定狀態。我們會想,如何對此做出系統的回應?在什么方面做出回應? 這就引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中國人面對這些困難時會怎么做?我有另一個自己很喜歡的理論,我稱之為“空間定位”(spatialfix);也就是說當一個地區出現過剩的資本和勞動力時,資本家會在其他地方將其消化。 這就是從19世紀中葉開始的經濟帝國主義。剩余資本和勞動力從大英帝國到美國,或者到澳大利亞和阿根廷等其他地區。剩余的貨幣資本向這些國家傾斜,使它們有能力建設鐵路和基礎設施,而這些建設反過來又需要英國產能過剩的鋼鐵和機車。這使得世界各地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得以建立,尤其在美國。這也是英國帝國主義經濟創造性的一面。 我想,大英帝國在其他方面表現得則很消極。英國人一直想壟斷印度的市場,但是這并不能幫助他們解決資本和勞動力過度積累的問題,因為印度市場的需求并不是很大。印度人被迫去生產各種各樣的東西,包括鴉片,他們賣給中國以換回白銀,隨后這些白銀被運回英國本土。英國人極力從印度和中國掠奪財富,但是并沒能幫他們創造財富。 但是英國無法控制美國,英國的剩余資本和勞動力來到美國,在這里建立了另外一個資本主義發展的中心。這樣就帶來了需求,消化了英國的商品。相比于剝削印度的財富,這種方式更好地解決了英國積累過剩的問題。唯一的問題是美國變得比英國更強,它也因此產生了剩余資本——如何處理它們變得令人頭疼。 現在中國也面臨著大量的剩余資本,這讓我特別擔心;資本能夠以貨幣的形式出現,它也能以物質生產的形式出現。中國的過剩問題主要是鋼鐵和水泥的產能過剩,那么這一問題如何解決呢?我聽說已經有很多努力去降低這些部門的產能。與此同時,中國也在尋找機會去轉移這些鋼鐵和水泥,已經想出許多辦法,其中一個就是內部消化。我不知道這是否可信,但是《金融時報》已經報道了一些相關情況,中國現在倡議在北京周邊建設一個可容納1.3億人口的大城市,這相當于英國和法國的人口總和。這里的一切都將是高速的,而且會消耗大量的鋼筋和混凝土。試想一下,這樣巨大的城市中的日常生活會是什么樣的? 但還不只這些,中國在向外四處投資,要把水泥帶到其他地方。在東非建設鐵路和高速公路,這里使用的都是中國的水泥和鋼鐵,包括大量的中國勞動力,盡管這里已經有大量的來自其他地區的勞動力。 ……
IAS勵學文叢在跨文化邊界思索與爭辯 作者簡介
周憲教授,南京人,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院長。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文學理論、美學、藝術理論和文化研究四個方面。有專著十幾部:《文化表征與文化研究》(第三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美學是什么?》(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審美現代性批判》(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當代中國審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等等。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論文百多篇。另外翻譯過很多文章,主編過大量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